董宏宇
焦裕祿干部學院的成功經驗,不僅是一套成熟的辦學模式,更是一種精神傳承與創新實踐的典范。對標先進,我校的對外培訓工作需在傳承中創新、在借鑒中突破,以更鮮活的內容、更高效的管理、更優質的服務,走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發展之路。
一、深挖紅色富礦,讓培訓內容“立得住”“傳得開”
焦裕祿干部學院的課程,以焦裕祿精神為核心,將精神特質轉化為可感知、可學習的教學內容!赌茫乖5摗肪褪且婚T綜合運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黨性叩問、感悟提升等方式設計的沉浸式課程。這種“精神具象化、理論場景化”的設計,讓抽象的黨性教育變得可觸可感。而隨州的紅色資源同樣是一座有待深挖的“富礦”。這里鐫刻著新四軍第五師浴血奮戰的英雄史詩;這里遺留著紅軍戰士們不畏艱險、翻山越嶺的長征足跡;這里回蕩著江漢公學為革命育才的鏗鏘誓言;這里傳承著張體學等老一輩革命家“一心為民、艱苦奮斗”的赤子情懷。我們要系統梳理這些資源,在已有的現場教學基礎上,綜合運用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訪談式等新式教學方法,優化完善形成“鮮活的黨課”。唯有讓紅色資源既有歷史厚度又有現實溫度,才能讓培訓內容真正“立得住”“傳得開”,成為對外培訓的獨特競爭力。
二、強化聯動協作,讓培訓資源“聚得攏”“用得活”
焦裕祿干部學院跨區域合作辦學的模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有本院研究焦裕祿精神的專家,還選聘了500余名兼職教授,成立了11個專家工作室,建立了“大練兵”“傳幫帶”“聯合備課”等培養機制。這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資源整合思路,值得我們借鑒。對外,我?杉訌娕c周邊地區黨校、干部學院的合作,進一步豐富和優化對外培訓師資庫和課程庫;對內,可以聯動本地職能部門,邀請一線干部、先進模范上講臺,構建“校內教師+校外專家+實踐導師”的師資庫,讓培訓資源從“分散碎片”走向“聚合增效”,真正實現“聚得攏”“用得活”,為對外培訓注入持續動力。
三、嚴守政治底線,讓培訓方向“不偏航”“不走樣”
焦裕祿干部學院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既大膽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又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庸俗化、娛樂化傾向。既滿足學員多樣化、個性化的培訓需求,又嚴明政治紀律規矩,加強院風教風學風建設。我校在對外培訓中也要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教學活動開始前,要嚴格審核教學內容,教學案例要選用中央主流媒體報道的典型;教學活動過程中,班主任要全程跟班管理,對模糊認識要及時澄清,對錯誤觀點要堅決糾正,杜絕發生意識形態相關問題。在學員管理服務上,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厲行勤儉節約,弘揚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讓嚴謹學風、嚴實作風貫穿培訓全過程,確保教育培訓“不偏航”“不走樣”。
四、做優精細服務,讓培訓體驗“暖人心”“留得住”
焦裕祿干部學院嚴格落實“四崗聯動”全員帶班工作機制,“四崗”為組織員、班主任、聯絡員、駐班老師,要求所有教職工都要參與其中。不僅要參加開班、結業和教學監督活動以及突發情況的上報處理,還要積極聽取培訓班的反饋意見,及時進行整改。點滴細節,體現了服務的溫度,彰顯了人文關懷。在干部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服務品質已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這啟示我們要在“細節處見功夫”。我們要細化“對外培訓服務規范”,在培訓中全程跟班服務,隨時幫助學員解決困難和問題;在培訓結束后將學員的意見建議收集起來,用于下一步改進工作。只有將管理服務的細節做到極致,讓學員在嚴謹的培訓中感受到我們的熱情與誠意,才能進一步提升對外培訓的“回頭率”,讓培訓體驗“暖人心”“留得住”。
。ㄗ髡呦惦S州市委黨校一級主任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