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汪琪
從空中俯瞰荊門高新區,一棟棟連片的橘黃色廠房,十分顯眼。
它們就是億緯鋰能荊門基地(億緯動力公司)的標志性建筑,總面積達4000多畝。
2012年,億緯鋰能荊門基地落戶,打開了荊門鋰電產業之門。
13年里,億緯荊門基地快速裂變擴產,工廠從1個增至18個,產能從3GWh(吉瓦時,1吉瓦時等于100萬度電)飆升至169GWh,公司年產值也突破400億元,帶動荊門鋰電產業飛躍式發展。
億緯廠區鳥瞰(掇刀融媒體中心供圖)
12個廠區18個工廠
V圓柱電池單月產量突破1億只
7月2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億緯動力十八工廠,只見巨大的鋼結構廠房里,一個個方形鐵鋰電池整齊排列,隨著生產線不斷運轉前行,被送至下一個生產線。整個工廠展現出很高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十八工廠2023年建成投產,主要生產LF230和LF100兩種型號的磷酸鐵鋰電池,分別廣泛用于儲能和商用車。
“近十年來,幾乎每年都有大項目開工、投產。”億緯動力總裁周紅艷介紹,2012年,億緯鋰能創始人劉金成回鄉投建第一條電池生產線,標志著億緯正式落戶荊門高新區。201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億緯鋰能搶抓動力電池行業風口,在荊門成立全資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全面布局動力儲能電池領域。隨后,億緯動力公司先后實施多輪大規模投資。其中,2023年投產的六、七、八、九廠區,是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達166億元,產能規模73GWh。
如今,億緯鋰能荊門基地廠房從幾十畝擴到4000畝,產能從3GWh飆升至169GWh,員工數量從幾百人增加到上萬人,產值從1億元增長至400億元。
規模擴大的同時,產品也在不斷創新。
2015年,公司推出圓柱三元電池、動力儲能電池等產品;2021年,推出兼具安全性和經濟性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及磷酸鐵鋰圓柱電池;2022年,推出大鐵鋰電池、鋰金屬二次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系列新產品。
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讓公司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
今年3月起,億緯鋰能V圓柱電池單月產出突破1億只,最大年產能規模超15億只,發布并投產行業首個容量600Ah以上的MB56系列磷酸鐵鋰電池。同時,其儲能及商用車電池出貨量呈高增長態勢,其中商用車電池市場占有率從2020年的4.6%提升至目前的16.07%。
超級工廠國內單體最大
帶動公司產值沖刺千億元
7月21日,荊門高新區億緯鋰能超級儲能工廠內,一臺臺智能機械臂轉動不停,一塊塊電池在生產線上流轉。
這是國內單體最大的儲能電池工廠,占地700畝,一期于去年12月建成投產,年產能15GWh,年新增產值60億元。
“這種新型電池每塊重11.3千克,容量比現在市場上用得最多的鋰電池大一倍!痹诔壒S內,億緯鋰能副總裁彭愛成指著一種新型儲能電池說。
億緯鋰能超級工廠規劃總投資108億元,計劃年產能60GWh,年產值達240億元。工廠2023年8月開建,去年底一期投產,年產能超15GWh,年新增產值60億元。工廠主要生產MB56大容量鋰電儲能電池,單體容量達628Ah(安時),可廣泛用于大規模船舶動力、電力儲能等領域。以電動船舶為例,使用MB56電池,航行里程可比普通電池提升約40%,電池壽命也比一般電池長。在電力儲能領域,MB56電池可用于光伏、風電儲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超級儲能工廠二期今年1月開工,如今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肮S充分融合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實現效能提升和極致制造!爆F場技術人員介紹,通過集成化與數智化設計,超級工廠能夠顯著提升產能效率且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依托數字孿生技術建成虛擬化工廠,鋰電池制造實現全過程透明化,生產流程得以精準控制。
去年,億緯鋰能荊門基地產值突破400億元。超級工廠建成后,公司產能將達212GWh,公司年產值加速沖刺1000億元。在億緯的帶動下,34家鋰電配套頭部企業扎根聚集,荊門這張“華中鋰電之都”招牌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