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荊門發展壯大產業集群的號角嘹亮,產業從“單項冠軍”到“系統集成”躍遷,從“流量洼地”變身“要素磁極”循環,一個個產業就像一臺臺發動機,推動著荊門產業加速發展,“集”優成勢、“群”力升級,書寫“從資源依賴到創新驅動”的轉型傳奇,打造內陸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荊門范式”。
盛夏的荊門,發展壯大產業集群的號角嘹亮。長城汽車生產線上每2分鐘下線一臺新車,格林美的三元前驅體材料源源不斷發往全球,億緯鋰能儲能電池組的智能車間精準送達秩序井然,玲瓏輪胎荊門智能工廠實現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這些火熱場景,正悄然重塑著荊門產業版圖,成為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
荊門全景 張兆宇 攝
時光不語,鐫刻不凡。荊門以“鏈式創新+生態重構”引擎驅動,2024年GDP增速6.7%,新能源產值突破852億元,成為全國動力儲能三強,億緯動力超級工廠全球單廠產能第一。從“拼搶精神”突破地理局限到“實驗室經濟”重塑競爭力,這座城市正書寫“從資源依賴到創新驅動”的轉型傳奇,打造內陸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荊門范式”,筑牢產業集群的硬脊梁。
產業躍遷:
從“單項冠軍”到“系統集成”
細察荊門產業圖景,呈現出明顯的“鏈式進化”特征。
長城汽車荊門基地量產爬坡,帶動17家核心配套企業落地,形成從電池負極材料到整車制造的完整閉環。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特飛所與濟南低空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日前簽訂銷售合同,該所自主研制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改進型成功獲得首筆2架訂單,這標志著AG50改進型正式進入市場。
“領雁”AG50改進型飛機
作為全國首批、湖北唯一的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荊門搶抓產業轉型、沿海產業轉移機遇,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牽引,以研發制造能力提升為核心,以低空場景運用為抓手,加緊謀劃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選擇“政策+制造”雙輪驅動,既保留特種飛行器研發優勢,又發力電動飛艇、氫能航空器等新賽道。當“祥云”飛艇掠過金色花海,當晨龍飛機穿梭于鄂州花湖機場航線,荊門在萬億級低空經濟藍海,丈量城市轉型的高度。
樞紐重塑:
“流量洼地”變身“要素磁極”
2024年12月8日,備受矚目的荊荊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今年下半年,呼南高鐵襄陽到荊門段、滬渝蓉高鐵武漢到宜昌段將相繼開通。荊門也將“恢復”昔日交通重鎮的榮光,迎來新一輪經濟“加速度”的開始。
聚焦“精”字發力,荊門化工循環產業園構建“分企施策”服務機制,以精準把脈、靶向治療的方式,為企業用工短缺、融資困難等關鍵要素需求,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同時,精心搭建產業鏈對接會、企業家沙龍等資源互通平臺,推動園內企業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長城汽車荊門分公司 圖片來源:掇刀融媒
深耕“質”的賽道。以防水材料產業鏈為例,通過引進東方雨虹、科順防水兩家行業龍頭,形成了以高端防水卷材、新型涂料為主打的特色產業鏈。今年前5個月,長城汽車荊門基地生產整車67503輛,同比增長15.6%,圍繞其形成的越野整車及零部件省級產業集群持續壯大。
數字轉型揚帆。作為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荊門持續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明確提出了“4211”現代化產業體系,賦能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目前,荊門AI環評成功開發后,環評報告編制工作已在廣東、陜西、貴州等地布點運行,為我國數字環保建設積累實踐經驗。
延鏈成群:
迸發現代產業體系新活力
聚焦動力儲能電池、石化特種油品、特色農產品這三大特色優勢產業,一個鏈條串聯一片企業,一個鏈接新生一個產業集群,一個平臺并聯數個產業,一個底座撮合百個需求,一個系統激活多方聯動,延鏈集群,持續綻放。
荊門石化 資料圖
一個鏈條串聯一片企業。動力儲能電池供應鏈平臺的組建,是我市供應鏈體系建設的一大亮點。建發集團、億緯動力、格林美、長新智能和荊門交旅集團等龍頭企業強強聯合,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運營供應鏈平臺。
一個鏈接新生一個產業集群。以供應鏈思維為引領,積極推動荊門石化“油轉特”,深挖“油轉特”重大項目的帶動作用。藍月亮、巨邦化工等一批延鏈補鏈項目成功簽約開工,千億石化產業的愿景即將成為現實。
一個平臺并聯數個產業。農產品供應鏈平臺圍繞“聚焦荊門特色優勢農產品,實現單品突破”的工作部署,錨定荊門特色單品——荊門風干雞,集中精力搭建“一只雞”供應鏈平臺。依托“i荊門”智慧城市公眾服務客戶端,打造全市一站式惠農服務專區——“鄂惠農”荊門專區,其中板塊“產銷對接”中的特色供應鏈為“一只雞”提供了供需撮合、信息發布等功能。依托科創供應鏈天網平臺,億緯動力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兒茶上清丸成為全省首個獲批的“非遺”國家一類中藥新藥,“楚寶黑頭羊”成為全省首個自主培育的國家級山羊新品種。
格林美 資料圖
產業集群的荊門實踐,“含綠量”與“含金量”始終同頻共振。格林美打造的全球首個鈷鎳廢棄物循環利用基地,每年減少礦產開采量相當于2個西湖體積。荊門石化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使特種油品能耗下降40%。
數據揭示出更深刻的變革:荊門高新區單位GDP能耗連續三年下降5%以上,但工業產值年均增幅達18%。這種“剪刀差”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邏輯,也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路徑。
產業集群,綠色迭代。一個個產業就像一臺臺發動機,推動著荊門產業加速發展,“集”優成勢、“群”力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