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武漢市民營經濟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2萬億元。而據“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湖北民企前三強中的九州通醫藥集團(以下簡稱九州通)與恒信汽車集團,均扎根漢陽龍陽湖畔。
龍陽湖畔已成為武漢民營企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記者史偉 攝
這個昔日城中村湖泊周邊,已成為武漢民營企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5年來,環湖崛起千億民營經濟帶:2024年九州通營收超1500億元,恒信汽車集團超800億元。兩個“龍頭”從龍陽大道起步,成長為“參天大樹”,帶動大健康與汽車后市場形成聚集效應,催生出兩條千億產業鏈。
龍陽湖畔,如今聚集起1.1萬家企業,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99%,較2020年增長88%。
兩個“鏈主”引發磁吸效應
一座寫字樓投用兩年引來9家營收億元企業、20余家千萬元企業;40多家4S店扎堆逐鹿一條街……
8月1日8時剛過,九州通總部大廈,湖北九州醫藥供應鏈有限公司企業運營中心負責人張淑平站在等電梯的隊伍里。
大廈內22部電梯雖分低層、中層、高層3個電梯廳,但依然不能滿足樓內4000多名員工的需求。為緩解早高峰時段電梯擁擠,這座大樓的員工按8時、8時30分、9時3個時段錯峰上班。
張淑平是8時30分上班的員工!霸谶@里工作一年多,明顯感覺街上的人和商鋪都更多了。產業集聚、環境舒適、交通便利,對人才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睆埵缙礁惺茴H深。
九州醫藥供應鏈醫療設備供應項目。 圖片來自漢陽區融媒體中心
“背靠‘鏈主’九州通,起步就有覆蓋全國96%地區的物流體系和充足上下游資源!痹摴究偨浝韰菃唇榻B,肩負打造湖北省醫藥供應鏈平臺的使命,自2023年10月在漢陽成立以來,平臺已匯聚全國3.6萬家醫藥企業、39萬種商品,累計交易額達220億元。
與九州通總部大廈一街之隔的九州通健康城,大廳滾動播放148家入駐企業名錄,涵蓋大健康、金融服務、軟件開發等多個行業。運營方總經理曹斌介紹,寫字樓投用僅兩年,入駐率超95%,其中億元營收企業9家、千萬元級企業20余家,員工超3000人。
智谷圍術期醫學研究院是2023年底入駐這里的一家機構。一位負責人說,他們研發的AI自動插管機器人等3個項目已進入轉化環節!耙劳芯胖萃ǖ膶I人才和資源共享,成果轉化更順暢,兩家合作企業也將入駐!
九州通健康城的商業街區,一直處于滿租狀態。一樓臨街的一排門店,九州上醫館正在裝修。這家10年前開業的中醫診所,如今發展出尋茶十二方、康復館、膳食館等多項中醫生活服務品類。九州通副總經理、九州上醫館董事長朱志國介紹,背靠九州通這棵“大樹”,好醫好藥集中配送,中醫連鎖品牌的口碑得到市場認可。今年,九州上醫館已在全省開設12家,成為全省規模最大、連鎖數量最多的中醫連鎖,營收有望突破2億元。
漢陽區龍陽街道黨工委書記肖瀟介紹,九州通從2014年營收411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518.10億元,作為“鏈主”帶動效應顯著:九州通健康城作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引進5個省級以上科創平臺,年產值132億元;龍陽湖片區聚集300余家醫藥企業,形成智慧醫療等特色板塊,推動漢陽大健康產業向2000億級目標邁進。
龍陽大道的汽車產業集群同樣亮眼,2012年成立的恒信汽車集團,連續6年穩居湖北民企前三,帶動區域汽車銷售集群規模近千億元。如今這里云集40余家4S店、50余個品牌,成為湖北最大汽車銷售集群和新能源車企必爭之地。
水清岸綠喚醒靜謐湖畔
老廠房變身文創園,建材門面變身咖啡館、時尚餐廳;全國首個拓高樂來了,武漢最高摩天輪也來了——
從九州通總部步行5分鐘即達龍陽湖,湖水澄澈,野鴨游弋。岸邊一棟紅磚三層小樓格外醒目,面湖門面滿是創意餐飲、咖啡館等,這個“武公文創園”的前身是一個30多年歷史的被服廠。
3年前,時年64歲的武公被服廠創始人劉同新做出抉擇:放棄每年500萬元的租金收益,投資3000萬元把老廠房改成文化產業園。劉同新坦言,他改造老廠房的初衷,是因為龍陽湖生態岸線的變化,“現在龍陽湖變得這么美,留一塊‘大傷疤’在湖邊,太不像樣”。
曾經雜草叢生的“村中湖”,自2018年起啟動生態修復,2022年起龍陽湖公園半島園區、環湖綠道先后亮相,水清岸綠的景致吸引著資本的目光。
2024年6月,改造中的文創園啟動招商。街道干部隔三岔五領著客戶來考察,順利簽下兩筆意向合同后,劉同新信心更足。當年10月,武漢融眾百域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華中MCN數字產業基地)落戶,以“基地+校園”培養為基礎,為全國數千家新媒體企業培養電商直播領域人才。隨后,設計師事務所、咖啡館、創意餐飲、民宿等業態紛紛入駐。
劉同新算了一筆賬:經營建材市場,每平方米租金25元左右。運營文創產業園,每平方米租金最高可以達到60元,1萬多平方米的園區可容納40多家企業。
2023年,國際知名體育品牌拓高樂決定投資3000萬美元在龍陽湖畔建設武漢體育娛樂中心項目。
國際知名體育品牌拓高樂落戶漢陽。 圖片來自漢陽區融媒體中心
“從簽約到項目推進,我們一直感受到‘武漢速度’和一流的營商環境!蓖馗邩讽椖控撠熑私榻B,在武漢市招商辦及漢陽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簽約到建筑主樓結構封頂只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發改、規劃、建設、園林、水務等部門和龍陽街道持續跟進,主動為企業解決水電接入點確認、土地合同協調等工作。
從2021年開始,拓高樂就在全國布局多個城市簽約項目,但最先開業的是武漢拓高樂。
“考察很多地方后,我們一眼就被龍陽湖的優美生態景觀吸引。臨湖地理位置和生態,意味著武漢項目將永久擁有由自然景觀構成的獨特風景。我們希望結合龍陽湖景觀和拓高樂優勢,給更多家庭和年輕人帶來風靡全球的科技體育娛樂與大眾休閑體驗!蓖馗邩分袊鳦EO尼古拉斯·查平說。
沿著10多公里長的環湖綠道,擁有武漢最高摩天輪的恒達歡樂世界、龍陽湖低空飛行營地等文旅項目今年也先后亮相,沿湖逐漸形成“生態—文旅—健康”產業閉環。
創新生態吸引民企扎根
大健康、汽車、科技、文旅等產業“各美其美”,萬余民企環湖形成千億經濟帶!
入駐漢陽區5.5醫藥健康創新園半年,武漢星雪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雪數據)的員工人數翻了一番。公司總經理裴兵華說,公司專注于“AI+醫療服務”,選擇落戶漢陽,是因為這里大健康產業集聚,人才、資源、客戶都更多,更重要的是這里有好的創新生態。
裴兵華介紹,星雪數據開發的AI智能全流程病歷質控系統,目前已在武漢同濟醫院等10余家醫院投用。今年,公司與漢陽科技創新研究院共同成立智能AI醫療大模型應用創新單元,按漢陽區相關扶持政策,最高有望獲得300萬元的科創資金投入。入駐漢陽以來,公司營收規模增長了90%以上。
長江日報記者探訪多個寫字樓和園區發現,創新驅動是龍陽湖畔民企發展的鮮明特征。
九州通、恒信汽車集團等龍頭企業投入研發、推動數字化轉型,為民營經濟注入活力。7月15日,九州通董事長劉長云作為全國5位民營企業家代表之一,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表示:“要以創新鍛造新質生產力,扛起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據介紹,九州通2024年營業收入中有1251.59億元來自數字化醫藥分銷與供應鏈業務。九州通每年近3億元的數字化投入,帶來47項智能化創新成果,催生出管理超萬種器械的“骨科嫦娥”系統、優化基層配送的AI助理“智九哥”等項目,通過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推動產業降本增效,助力湖北“萬億級”大健康產業發展。
肖瀟認為,片區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得益于創新生態培育,除傳統產業外,文旅、科技服務等新興產業也找到沃土。
百度飛槳(武漢)人工智能賦能中心位于四新大道新陽廣場G棟。 圖片來自漢陽區融媒體中心
漢陽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以百度飛槳等4座樓宇為載體,賦能汽車、大健康、文旅場景,實現生活服務智慧融合。目前百度飛槳中心已匯聚16家AI企業,為229家武漢企業提供技術支撐。
湖對岸的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通過“股權基金招商+場景落地”引進低空頭部企業峰飛航空。這家全球唯一擁有噸級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雙認證的企業,在此建設總裝基地,計劃2027年實現年產200架目標,屆時將形成集研發制造等六大功能于一體的eVTOL“航空樞紐”。
“一流營商環境是城市核心競爭力,能為企業厚植沃土。”漢陽區有關負責人說。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祚雄則認為,龍陽湖千億民營經濟帶是民企與城市共生共榮的典范,印證了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從昔日“城中村”到千億產業聚集地,從“湖區”到“福地”,這里的蝶變故事證明:企業與城市雙向奔赴,厚植的營商沃土終成企業的發展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