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芳婷 通訊員武組
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需要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武漢市認真落實“干部素質提升年”要求,著力構建“1+3+N”落實體系,扎實推進“六大行動”組織實施,圍繞支點建設干部能力提升所需,制定“學習提能”“實踐強能”“考核促能”3個專項方案。市專項工作小組組織各成員單位對照“六大行動”制定114項細化任務清單,為干部隊伍政治覺悟、大局觀念、履職能力與責任擔當的全面躍升按下“加速鍵”。
今年上半年,武漢市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5.5%。這份殊為不易的“期中答卷”,正是武漢市扎實推進“干部素質提升年”,以干部隊伍能力躍升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對標一流學思踐悟拓視野
人工智能人才新政真金白銀投早投小
“敢與好的比、敢與快的賽、敢與強的競高低!”4月中旬,武漢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實訓班在深圳舉辦,52名科創與產業一線干部將深圳改革開放前沿經驗帶回武漢。
武漢市對標學習深圳市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經驗做法,市領導帶隊深入考察,形成了《對比分析報告》和學習對標深圳三年行動計劃,武漢各區、企業、高校紛紛明確對標學習對象,制定趕超計劃。
一場直擊靈魂的“思想練兵”如火如荼開展。全市掀起110場專題學習熱潮,全市干部在“大學習、大研討、大比拼”中進一步凝聚共識。
新洲區團委副書記李云貴調入區人工智能園區專班后,勇闖新賽道,主動對接服務30余家企業,成功協助簽約引進2個算力項目,深度跟進京東科技、百度智能云等巨頭。目前,新洲區智算中心項目加速建設,人工智能算力產業園雛形初顯!拔ㄓ谐掷m學習提升,方能扛旗爭先。我將以更強本領投身新洲二次創業浪潮!”李云貴堅定地表示。
武漢市人才工作局出臺《武漢市大力支持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發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各類人才在漢創辦人工智能企業,每年遴選不超過50家初創企業,根據經營發展和技術創新情況,給予相應企業最高100萬元創業資助。
“我們將持續學習對標國內先進城市,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加快把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助力武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蔽錆h市人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踐一線淬煉硬核本領
“泵站醫生”晝夜守安瀾
拒絕“紙上談兵”,在實干中淬煉真金,于一線砥礪鋒芒,武漢干部奔向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科創實驗室,在破解難題中打開工作新局面。
今年高考期間,黃浦永清片區3個高考考點周邊水位在暴雨沖擊下急速攀升,數小時后將有數千名學子趕赴考場。
江岸區排水管理站副站長徐超徹夜未眠守在泵站指揮中心,憑借經驗果斷調整預案,提前啟動4臺水泵全力抽排,考點周邊水位被牢牢壓制在安全線之下,一條條趕考之路暢通無阻。
2025年汛期,他累計駐守泵站800小時、超30晝夜,創下“零重大內澇、零電氣事故”雙零紀錄的實績。
徐超的實干作風與技術突圍,正是武漢市力促廣大干部本領全面升級的一個生動注腳。
實踐一線成為淬煉場。武漢大力推進“六個一線”實踐鍛煉,組織546名干部到改革攻堅、科技創新、經濟發展、企業管理、急難險重、基層治理等“六個一線”實踐強能。260名專業干部奔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調研取經,開拓視野。
專業能力鍛造硬支撐!熬珠L上講臺”“處長講產業”等內訓活動掀起頭腦風暴,為干部隊伍賦能充電,激活干事創業的新思路新動能。深化“干部專業能力提升計劃”,依托發改、經信、科創等8個重要部門,圍繞49個專業方向,對328名年輕干部采取理論研學、導師領學、崗位跟學、異地訪學、晾曬比學等培養舉措。
頭雁引領夯實基層底座。創新開展“黨的聲音我來傳”“新時代成就我來贊”“美好家園我來建”“先鋒榜樣我來當”等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深講透習近平總書記對武漢的深情厚望,教育引導黨員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時代考題復雜艱深,發展命題日新月異!案刹克刭|提升年”的要旨,正是鍛造能破題的本領能力。廣大干部唯有淬煉“逢山開路”的闖勁、錘煉“遇水架橋”的巧勁、磨煉“滴水穿石”的韌勁,才能在轉型發展的攻堅戰場上劈波斬浪,將支點建設的藍圖化為現實。
實考實績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企業家考官為自己挑選“服務員”
“孵化本地企業和招商引進,你更看重哪個?”“哪些行業能與垂直大模型深度結合?”東湖高新區舉行人工智能+辦公室干部遴選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與10余位光谷人工智能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化身“考官天團”,向21位年輕干部拋出直擊產業痛點的考題。
企業家擔任考官,為自己挑選“服務員”,這場“揭榜掛帥”遴選,讓企業家熊鵬航直呼“新奇”。“我們根據產業需求,親自挑選懂政策、懂產業、懂創新的‘服務員’,以后政企溝通更高效!
以精準考核為抓手,激勵約束并重,聚焦考準考實干部履職表現,樹立實干實績的導向。
圍繞落實支點建設“七大戰略”,創新實施“一區一策”、“一企一策”差異化考核,告別“一把尺子量到底”,精準設置目標要求和考核權重。
將考場搬到一線:深入征地拆遷現場、科技創新前沿、經濟發展主戰場掌握“第一手”情況,建立考人與考事信息共享平臺,用績效指標的“硬杠杠”衡量班子運行和干部表現。
強化典型引路:評選表揚全市公務員先進典型,追授萬松、蔣仲超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激勵廣大干部立足崗位、敬業奉獻。同時,進一步細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為擔當者撐腰,讓受處理干部“重振旗鼓”。
以正向激勵為抓手,樹立重品行、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組織開展“荊楚雷霆行動”專項執行活動及時獎勵工作,深入發掘一批在專項執行活動中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獎勵公務員集體記三等功1個、嘉獎3個,公務員個人記三等功5名、嘉獎15名,進一步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考核“指揮棒”精準發力,有效破解“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難題,催生干部作風新轉變、干事創業新活力。
東西湖區干部主動作為,制定營商環境提升方案,推動出臺九大產業政策。舉辦融資對接會17場,為近300家企業牽線搭橋,達成授信意向約6000萬元。
江岸區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在全市首創“AI數字警察”,將戶口辦理等高頻業務壓縮至10分鐘內,精準服務2000余名群眾。
隨著“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走深走實,一批批優秀黨員干部如破土勁竹般拔節生長,在產業升級、城市更新、基層服務等前沿陣地顯擔當、提效能、當先鋒,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匯聚生生不息的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