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敲黑板!劃重點!快來圍觀!
“隨味爭鋒·十大名店·名菜·名小吃”
評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報名
報名即有機會獲得免費推廣
讓全隨州知道“你家最香”
今天帶大家“云試吃”
這6款報名參賽的特色隨州菜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好
臘月的風剛起
隨州人的鼻尖就該捕捉到那縷肉香了
陽光要溫柔曬,風要慢慢吹
把時光的味道一點點揉進肉里
前胛肉帶勁,后座肉豐腴
三肥七瘦的配比
肥的不膩,瘦的不柴
一切都是剛剛好
切開時油花會輕輕顫
咬下去是肉香裹著酒香的醇厚
這根香腸早已不是普通吃食
是隨州人年貨清單上的“硬通貨”
是異鄉游子收到包裹時
能瞬間紅了眼眶的鄉愁
祝氏餐飲三十年的火候
熬的不只是香腸
是一整個隨州的年
地菜帶點野趣的鮮,香菇透著陽光的香
馬蹄脆生生地跳出來
雞蛋碎裹著它們抱成團
最妙的是那層“外衣”
——隨州特有的泡泡青
完美鎖住餡料的汁水
捏成麻將大小的方塊,煎到兩面金黃
咬開時會“滋”地冒鮮
老人愛它的家常,孩子貪它的香脆
不用花哨的名兒
就憑這口“土生土長”的鮮
把隨州的煙火氣都包進了菜里
隨州的葛粉磨得細
像把山間的晨霧都碾進了粉里
點睛的是那抹綠與紅
薄荷葉帶著露水的涼
魚籽咬破時會爆開一點鮮
湯清得像山澗水,盤白得像中秋月
夾起一顆,葛粉的Q彈裹著魚籽的鮮美
涼絲絲滑進喉嚨
把隨州的山清水秀都含在了舌尖
揭開鍋蓋時
白汽裹著菌香漫過園林的小徑
那香氣里有雞樅菌的脆、羊肚菌的鮮
還有竹蓀吸飽湯汁后“噗”地咬破的滿足
這鍋湯就像園林里的月
清清淡淡,卻越品越有滋味
“來鍋菌王,多擱點竹蓀!”
現在,這鍋湯成了伴山飲月的暗號
食客們懂這口鮮里藏著的
是山林沒說出口的話
和時光熬出來的暖
玉明大酒店的灶上
廣水滑肉和魚頭是老相好
慢火咕嘟著,魚頭的鮮一點點滲進湯里
滑肉吸飽了湯汁,變得軟嫩又帶勁
舀一勺湯泡飯,滑肉在嘴里輕輕化
魚頭的鮮從舌尖漫到胃里
這哪是一鍋菜
是隨州人把山的饋贈、水的滋養
熬成了最熨帖的暖
原本是魯南、蘇北、皖北的漢族名菜
鄒記老師傅把它改出了隨州的魂
五谷散養雞帶點野性,剁塊炒到皮皺
加了秘料燜得骨肉酥爛,卻還自帶嚼勁
鍋邊的隨州特色小吃“火燒饃”是亮點
咬開金黃的外殼
麥香混著焦香在舌尖炸開
每一口都能聽見“咔嚓”的酥脆
掀蓋時香氣直抵天靈蓋
雞肉裹著鮮香,饃蘸著湯汁
這煙火江湖
是筷子夾起的快意
是舌尖記住的隨州味
老手藝在案板上
揉捻出時光的肌理
家常味在煙火里
熬煮成鄉愁的記憶
這些沾著煙火氣的隨州菜
是老手藝的堅守
是家常味的執著
更是煙火隨州最鮮活的名片
文末互動
你心中“最有板眼兒的隨州菜”是什么
快來評論區
和我們一起聊聊吧
策劃/文字 | 陳巧巧
設計制作 | 陳巧巧 徐娟
審核 | 陳凡 監制 | 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