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夜,西陵區CBD商業中心、大洋百貨周邊便迎來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時刻。
人聲鼎沸的CBD-大洋百貨商圈中央大街美食一條街。 通訊員朱靈 攝
31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里,3942家市場主體、超萬名從業人員匯集,日均接待客流超2萬人次,單是CBD小吃街每年就接待消費者多達300萬人次。
繁華背后,治理挑戰同樣突出。
2025年8月3日晚,宜昌市西陵區的鐵路壩小吃街因夏季避暑游客激增,迎來客流高峰。記者 付蓓蓓攝
這一核心商圈所在的西陵區學院街道氣象臺社區(含12個小區、4725戶共8682名居民)曾面臨公共空間緊張、新就業群體流動大、商戶與居民間矛盾突出等問題。
對此,西陵區學院街道氣象臺社區以黨建為引領,開啟了一場多方協同的治理實踐。
“以前這夜市,真是想起就頭疼!辟u炸串的老周擦了擦手上的油,感慨道,“那會兒誰都想多占塊地,你擺得往前點,我就挪得更靠外,同類攤位擠在一塊兒,為了搶客源互相壓價!薄皼]有統一管理,顧客投訴多,我們自己也做得累!苯洜I燒烤攤的楊師傅回憶道。
“多走訪多溝通,找到利益共同點了,矛盾就好化解。”氣象臺社區黨委書記周蓉丹介紹,在社區黨委協同與聘請第三方管理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定期召開商戶議事協商會等措施下,小吃街實現收費、劃線、管理、攤位鎖定及設備設施標準“五統一”,并建立了群眾訴求反映、議事、辦事、公約遵守、雙向評價等機制。“現在大家有機會坐下來一起商量怎么把夜市搞好,矛盾少了不少。投訴量同比下降82%,商居矛盾化解率提升至98%。”
7月22日,意爾康店長王昆琴和18位員工在CBD購物中心5樓“蜂巢”進行技能服務培訓。 通訊員李晶晶 供圖
7月22日,意爾康店長王昆琴和18位員工在CBD購物中心5樓“蜂巢”進行技能服務培訓,“社區提供的這個場地真是幫了大忙,不僅讓培訓更正式,也不會影響店里的生意!睋趵デ俳榻B,這20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由社區免費開放給商戶進行商務接待、會議培訓、新品發布等活動,“提前預約登記就行,流程很簡單。”
“把資源送到商戶門口,就是要讓商戶們少跑腿、好辦事!敝苋氐ふf,這處場地配備了數字屏幕、空調、桌椅等設備,自2021年以來,共開展各類活動200余場次。
社區的暖心服務,也激發出商戶的反哺熱情。
“老汪茶舍”公益茶攤通訊員李晶晶 供圖
8月3日,盡管持續高溫,周末的小吃街上依然人潮涌動,黃作山抱著兩箱礦泉水正往冰柜里補充,汗珠順著臉頰滾落也顧不上擦!啊贤舨枭帷膼坌囊蠹医永m傳遞!”他邊說邊利落地碼放水瓶。
25年來,汪成偉用一杯杯清茶溫暖了整個社區,如今這份溫情正通過“紅色合伙人”機制不斷擴散。以“老汪茶舍”志愿服務組織為樞紐,社區持續發動商會企業加入“紅色合伙人”隊伍,通過“讓利共建”模式,形成“商戶支持社區—社區回饋商戶”的良性循環。2022年,小燕子酒樓店主黃作山加入社區“紅色合伙人”隊伍,主動承擔起小區出口處的垃圾撿拾、道路疏通等工作。“在社區做生意30年了,能為大家做點事我很開心!秉S作山說。
2025年8月3日晚,宜昌市西陵區的鐵路壩小吃街因夏季避暑游客激增,迎來客流高峰。記者 付蓓蓓攝
“紅色合伙人”商戶作為社區志愿者憑積分兌換專屬折扣的點位,在“618社區公益節”等社區活動免費贊助志愿積分兌換禮品,此外他們還根據居民需求提供志愿服務。
“這種以商戶有意愿、能參與的志愿服務模式可以更好地激發轄區商戶企業的主人翁意識。”周蓉丹介紹,“紅色合伙人”成立至今,已從當初的17戶,發展至150余戶。不僅滿足不同居民在醫療健康、飲食安全、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需求,也促進了社區經濟融合發展,提升商圈服務品質。
商戶們的積極反哺,也帶動了新就業群體參與社區治理的熱忱。
2021年秋,一次意外火情讓每天穿梭在商圈的外賣員們有了新身份!八麄兲焯熳呓执铮遣皇强梢园l動他們參與基層治理?”周蓉丹的這個想法,很快催生了“氣象游俠”志愿服務隊。
從小在社區長大,從事外賣送餐工作的張開元成了社區的第一名“氣象游俠”!绊樖值氖,”他一邊整理餐箱一邊說,“送餐路上看到問題,拍個照發群里就行。”
如今,像張開元這樣的“氣象游俠”已有80余名,他們在途中隨時記錄安全隱患、調解簡單糾紛,成為商圈、小區的“流動網格員”。此外,“氣象游俠”還和社區的獨居老人建立了“窗簾之約”!懊刻炖_窗簾,就是向社區報平安!崩辖址皇Y明揚說,在這個社區,早晨的窗簾開合已成為特殊的“平安信號”,讓銀發群體多了一份安心。
這場從社區、商戶到新就業群體與居民的共治實踐,本質上是讓治理回歸到“人的聯結”,這種聯結讓冰冷的城市建筑群重新升騰起“熟人社區”的煙火氣,也讓每個群體都能在社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從而實現了由“管理”到“共治”的質變。
(記者范玉峰、張亮紅,通訊員李晶晶、高暢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