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浪潮奔涌不息,變革的脈搏強勁有力。
漢江之濱的古城襄陽,到處激蕩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浪潮。
建筑工地上塔吊頻頻揮臂,車間里機械手精準抓取,政務服務大廳中鍵盤敲擊聲奏響效率強音——這座城市的發展答卷,字里行間鐫刻著一個醒目的“變”字。
主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力鍛造一流營商環境,加速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襄陽以制度創新的“關鍵變量”,解鎖內生發展的“磅礴動能”,在荊山漢水間奏響了經濟奮進的激越樂章。
7月16日,在東風汽車納米科技(襄陽)有限公司總裝車間,一輛輛嶄新的東風納米01新能源汽車陸續組裝下線。全媒體記者 謝勇 攝
條條通衢向大洋
融入大市場,再造開放新格局
浩蕩東風起,大潮涌四方。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強勁東風,吹拂著神州大地,也鼓蕩起襄陽的機遇之帆。這座城市以敏銳的觸角、開放的胸襟,奮力躍入更廣闊的“海洋”。
圓通襄陽智創園內,上萬件快遞通過數字化無人設備自動掃描、分揀。全媒體記者 喬森垚 攝
“門檻”再降低,“通道”更順暢。
襄陽刀刃向內,全面推行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對各項準入制度做“減法”、優流程。這扇便捷之門一經推開,八方活水奔涌而來。本地企業擴能升級的腳步加快,域外優質資本紛紛搶灘。市場準入的“襄陽速度”,正成為吸引要素聚集的閃亮名片。
走出去,天地寬,“襄陽制造”闖四海!
襄陽不遺余力為企業揚帆遠航保駕護航。信息咨詢、政策導航、平臺搭建、風險預警……政府織就一張全方位的出海“服務網”。一批襄陽企業乘風破浪,以硬核實力搏擊國際市場。襄陽的汽車產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汽車和蓄電池出口大幅增長,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讓“襄陽制造”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通則達,順則興。襄陽著力打通物流經脈,擂響物流降本增效的戰鼓,強力實施“公轉鐵、公轉水、鐵水聯運”,運輸結構優化,綠色動能勃發。
襄陽鐵路物流基地、圓通襄陽智創園等一批重點物流項目建成投用,為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撐。襄陽陸港公司升級為國家4A級物流企業,全市A級物流企業總量達124家。中國物流股份、深圳市怡亞通與襄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了襄陽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的地位,為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
梧桐葉茂鳳來棲
優環境筑暖巢,構建發展強磁場
風正帆懸,擊楫中流(資料圖片)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襄陽深知,區域競爭的核心是環境之爭,是服務之爭。
今年3月下旬,《聚焦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 持續改進提升營商環境行動方案》重磅出臺。公平守護、公正執法、提質增效、建鏈強鏈、強基惠民、全程聯動“六大行動”,如同6根擎天柱,從市場、法治、政務、產業、社會、機制維度,支撐起一座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城”。
公平守護,優化要素資源配置。襄陽扎實推進就業與產業深度融合,擴大區域性統一評價結果運用,推行工業“標準地”供應。新用戶供水、供氣單表報裝時間壓縮至兩個工作日。容量160千瓦以下經營主體用電報裝實現“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完善市級信用平臺功能,強化“信易貸”應用,拓展“信用+”場景,全面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公正執法,法治是最硬內核。執法有尺度,企業有預期。襄陽聚焦規范執法、減少干擾、化解欠賬、保障權益,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最硬內核、最暖底色。“在這里,我們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規范公正的執法讓我們能心無旁騖搞經營!币晃黄髽I家的肺腑之言,道出了眾多市場主體的心聲。
12345企業訴求總熱線和統一辦理平臺實現企業訴求“一口收辦”、當天交辦
提質增效,服務跑出“高鐵速度”。效率就是競爭力!襄陽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指尖辦”“一網通辦”成為常態;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讓服務更精準、更貼心;“政策通”平臺持續升級,惠企資金、稅收紅利直達快享。辦事像網購一樣便捷,政策像快遞一樣精準送達,襄陽的服務效能正不斷刷新企業認知的“加速度”。
建鏈強鏈,聚鏈成勢筑高原。產業興,則城市強。襄陽鎖定產業鏈關鍵環節,精準施策,“六招并舉”(資源、產業、環境、鄉情、場景、基金招商),強鏈補鏈延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崛起便是生動注腳:東風納米等一批新能源汽車企業入駐,聚集新能源汽車企業近百家,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360多家,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強基惠民,宜居宜業暖人心。安居方能樂業。襄陽著眼長遠,強基惠民,提出2025年新增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學位2765個,解企業員工子女教育之憂;2025年中心城區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000個,新增共享停車泊位3000個,建設改造充電樁10000個,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全程聯動,全周期機制保障。項目落地生根,服務如影隨形。襄陽加快構建覆蓋立項爭資、招商引資、企業訴求、評價督辦的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機制。設置12345企業訴求總熱線和統一辦理平臺,實現企業訴求“一口收辦”、當天交辦。建立“緊急訴求3日辦、平急訴求5日辦、疑難訴求15日辦”分類限時辦理機制,讓企業呼聲有回應、難題有解法。
風好正是揚帆時
轉職能提效能,服務跑出“加速度”
襄陽市公共資源電子交易行政監督平臺的數據可視化大屏
今年以來,襄陽推動政府職能深刻轉變,以機制創新催生服務裂變,在公共資源交易、審批服務、重點項目攻堅等領域掀起改革浪潮,用政務服務“加速度”激活發展新動能。
智慧監管,“數字利刃”織密公平競爭防護網。襄陽市公共資源電子交易行政監督平臺如“數字天眼”實時掃描招投標全流程,構建了全市域、全領域、全流程的監管格局,形成全市“1+7”監督“一張網”,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一體化監管。尤為亮眼的是,公平競爭審查應用DeepSeek(深度求索)智能模塊,借助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招標文件風險點自動識別,審查準確率超過95%,招標文件公平競爭審查率達100%,讓“暗箱操作”無所遁形。
審批再造,全周期改革打通項目落地“梗阻”。襄陽推行“分階段施工許可”改革,將施工許可劃分為“基坑支護及土石方”“主體工程底板以下”“主體工程底板以上”3個階段,推動38個項目提前開工。全市“兩資三能”工作啟動以來,全市行政審批系統按照“極簡審批、極速辦理、極優服務”要求,實現“當天申請、當天辦結”,為787個立項爭資項目辦理前期手續,涉及總投資1257億元。審批流程再造中,施工許可審批材料簡化率達94%,通過“綠色通道”“容缺辦理”等機制,大幅壓縮審批時限。
效能革命,數據聯動激活服務新動能。襄陽構建“極簡審批、極速辦理、極優服務”工作體系,為重點企業的90個立項爭資項目提供“一對一”指導,高效辦理項目入庫前期手續。截至目前,已為漢江國投辦理項目前期手續76項,涉及爭取政策性資金共計205億元。推動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實現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6個環節的數據共享。
風正帆懸,擊楫中流。
襄陽在“變”中探索,在“變”中前行,在“變”中收獲,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內生動力。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將繼續以“變”為動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