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宏宇通訊員 羅奇
掌上咸寧報道
8月4日,在咸寧科技創新中心開放運營暨項目招商活動上,隨著咸寧高新區與4所高校、5家金融機構以及8家企業合作協議的成功簽署,標志著咸寧科技創新中心在咸寧高新區正式投入運營。
今年以來,咸寧高新區以高標準建設咸寧科技創新中心為抓手,打造在岸和離岸兩大優質科創平臺“雙輪驅動”,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區域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筑巢引鳳:資源聚集激活創新動能
8月5日,記者走進咸寧科技創新中心這座14層的現代化綜合體。這座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建筑,科學規劃了創新成果展示區、公共服務平臺、產研合作專區及科研項目孵化空間等功能分區,為科研團隊提供了“拎包入住”式的便利環境。
現場了解到,咸寧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使命,是圍繞產業技術創新、科技服務供給、企業培育成長、創新要素聚集及市縣聯動發展,著力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的創新生態。
中心一開放,便迎來重量級“智囊團”:依托中國工程院徐衛林院士、中國科學院劉勝院士等科研力量,成功引進武漢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咸寧分院、武漢科技大學咸寧裝備制造研究院、武漢紡織大學咸寧研究院、湖北科技學院科創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入駐。
——徐衛林院士團隊將紡織材料推向“頂天立地”的新境界——從護航“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的高溫密封裝置,到閃耀月球的嫦娥系列月面國旗,其前沿成果將為我市發展壯大新材料與高端紡織產業集群注入動力。
——劉勝院士團隊則以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原創技術,成功打破國外壟斷,為國產芯片裝上“中國脊梁”,其成果在中心轉化,將成為我市新興未來產業騰飛的科技引擎。
目前,咸寧高新區引進的武漢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21個教授博士研發團隊,跨介質無人機、外骨骼機器人等23個科創項目,旭日藍天、孚驥電子等54家科創型企業,中交雄安融資租賃、深圳創投集團等10家基金金融機構也同步入駐科創中心。
在咸寧全民健身中心廣場前,一個占地約30畝的低空飛行器起降點基本完成場地刷黑等基礎建設,可以滿足低空飛行器垂直起降和飛行測試的需求,后期將建設低空經濟飛行服務指揮中心和無人機研學營地等。
咸寧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咸寧高新區正前瞻性布局工業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未來賽道,積極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未來產業生態鏈。
協同攻堅:科研力量釋放創新潛能
近日,位于咸寧高新區的湖北世豐新材料有限公司,正一邊抓生產一邊建項目,生產車間不遠處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生產基地和研發辦公中心三期項目正抓緊施工。
“帶動年新增銷售額超5000萬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良好的發展態勢,得益于該公司聯手武漢理工大學,成功攻克醫用聚氨酯生物相容性難題,解決了公司產品技術瓶頸,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這是咸寧高新區集結科研力量釋放創新潛能的生動案例。近年來,咸寧高新區加速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院所為依托、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著力培育科創梯隊,全面提升產業創新質效。
咸寧科創中心正式運營后,咸寧高新區將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積極引進華中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元氣森林研究院,共建華中健康飲品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為全市食品飲料企業提供從新品配方研發、中試熟化到小批量、定制化生產的全鏈條服務。
依托平臺的強大資源整合能力,咸寧高新區積極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深度“聯姻”。目前已建成南玻光電、海威復合材料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70余個,持續向“卡脖子”技術發起攻堅,累計突破32項關鍵核心技術。
——中科華冶通過鏈接省內外創新資源,成功開發出國際領先的“超細微自粘性矩形漆包線成型技術”,帶動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滴水科技創新研發出全球首款便攜式洗車機,實現“一杯水洗一臺車”,產品已獲得相關行業頭部企業青睞,預計今年產值將突破3億元。
截至目前,咸寧高新區在省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累計完成科技成果登記116項,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0億元,有力助推13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效。
生態賦能:“創新優勢”轉為“發展勝勢”
8月5日,總規模30億元的“湖北咸寧高新產業區域母基金”發布。 該基金是《湖北省重構政府引導基金體系工作方案》印發后成功設立的第一支市級區域母基金。
湖北咸寧高新產業區域母基金將通過“子基金+項目直投”的模式覆蓋全市產業領域,預計撬動社會資本形成150億元的資金規模,為我市的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咸寧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發布的基金將緊密圍繞我市“5+5”現代化產業體系進行投資布局,精準對接符合地方主導產業方向的國內外龍頭企業、產業鏈關鍵環節項目以及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助力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這僅僅是咸寧高新區優化創新服務供給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咸寧高新區著眼創新所需“陽光、土壤、空氣、水分”,重點解決創新研發融資貸款、基金引導、政策支持等問題,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破解融資難:咸寧高新區創新設立全省首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園區聯合貸”,提供單筆最高1000萬元無抵押信用貸款,已向穿石智能等7家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2400萬元。
暢通供應鏈: 依托高投集團搭建供應鏈平臺,咸寧高新區有效整合產業鏈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幫助冠佳科技等企業降低采購成本和緩解資金壓力。
政策再加碼:在咸寧市既有支持政策基礎上,咸寧高新區進一步“加碼”科技創新與人才激勵。對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和省級產業領軍人才的創新創業項目,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300萬元的政策支持;對獲批省百強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每家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咸寧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咸寧高新區通過“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改革,組建3個產業園辦,打破部門、身份限制,樹立“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的鮮明導向。全區超過一半的干部職工下沉產業發展一線,全力投入招商、創新與項目建設。
咸寧科技創新中心的正式運營,是咸寧高新區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嶄新起點。下一步,咸寧高新區將在持續拓展創新平臺建設廣度和深度的同時,全力釋放科創中心在集聚創新資源、開展技術研發、推動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巨大效能,不斷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