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晚,漢江之畔晚風輕拂,燈火璀璨,一場融合荊楚煙火與商業活力的盛會“樂襄購·仲夏消費季”活動盛大啟幕!這座千年古城以政策驅動為基石,以文旅賦能為羽翼,以特色餐飲為橋梁,點亮城市夜經濟,打造餐飲消費新熱潮,繪就一幅“半城煙火半城詩”的文旅新畫卷。2025年上半年,襄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29.49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第2位,增速為6.2%;旅游總人數與總收入相較同期穩定增長。數據背后,是襄陽夜經濟從“點亮”到“閃耀”的深層蛻變,更是一座城市以創新與融合激活消費新動能的生動實踐。
文化破圈:歷史IP激活夜間消費新場景
夜幕下的襄陽,古韻與潮玩交織。管家巷星光live音樂節開唱以來場場爆滿,三個月帶動街區商戶營業額達1500萬元!北街860米的青石板路上,紅糖餅的焦香與手沖咖啡的醇厚交融,非遺老河口木版年畫變身文創冰箱貼,綠影壁雕龍化身“小龍爺”玩偶,傳統與時尚碰撞出消費火花!
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深挖文化基因,以“夜演、夜游、夜宴”打造沉浸式體驗。唐城景區以《大唐倚夢》大型嵌入行進式夜游為核心,結合聲光電、裸眼3D投影等一系列技術,30余場唐文化節目輪番上演。暑期更特別推出了“國風電音潑水節”,將現代藝術形式與民俗文化深度融合,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游玩體驗!皫Ш⒆涌囱莩,通過裸眼3D投影了解唐朝文化,學習唐朝歷史,不僅比課本更生動,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科技與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魅力!”武漢游客劉女士在游覽景區感慨道。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該景區接待游客103萬人,夜間游客占比達到60%。進入7月后,夜間游客占比直沖70%,比去年同期增長10.02%。
在漢江游輪上,“水上劇場”帶來由襄陽本土文化典故改編成的《漢水女神傳說》歌舞劇,與“郭靖黃蓉”真人秀等節目相結合,讓游客在槳聲燈影中觸摸襄陽的古典浪漫。
在襄水街里,水上樂園的清涼驅散了白日暑氣,成了附近居民和小朋友們的歡樂天地,水花飛濺中滿是歡聲笑語。龍游襄水,竹筏緩緩劃過水面,伴著絕美晚霞,吹拂著愜意晚風,感受著夜色里的寧靜與浪漫。
在這個夏天,襄陽以“熱辣一夏,趣玩襄陽”為主題,聚集“音樂狂歡、美食江湖、三國穿越、親子撒歡、避暑秘境”五大核心場景,通過“線上引爆+線下沉浸+全城聯班”模式,打造“年輕潮玩、文化破圈、全家共享”的暑期文旅消費新生態。結合演唱會全期檔影視IP、三國文化沉浸體驗等基點,推出全網聯動的打擊挑戰,超值優惠、限定玩法,吸引全國游客體驗襄陽煙火氣與江湖情。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駱建武表示:“夜經濟的核心是文化賦能。我們通過科技手段活化歷史IP,讓游客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市井煙火:美食IP引爆夏日消費新熱潮
近年來,樊城區積極推動特色街區建設,風華路、振華路、職工街等一條條老舊“餐飲一條街”煥然一新。在風華路夜市,昔日的“爭斗”鬧劇已成過往云煙,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引導下的提檔升級與華麗蛻變。專業運營管理公司的入駐,讓這條夜市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同時,更添幾分現代氣息。燈火通明的街巷中,小吃攤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游客的歡聲笑語交織成一首動聽的夜色交響曲。截至目前,全新的風華路夜市,攤戶從最初的百家左右增加到223家,數量增長超100%;夜市日均客流從今年一季度的5000人,增加至7000人,每家攤位日營收超1000元。
以往擁擠不堪的職工街,如今“化身”為小甜甜夜市,不僅成為年輕人“逛吃逛吃”的好去處,也讓商販們經營起來更安心、更放心!耙郧耙词遣蛔寯[,要么來了沒位置,F在一攤一位,整整齊齊的,不僅環境好了,生意也有保障!“在此經營燒烤的商販夏師傅如是說。
與此同時,樊城區持續推進改造舊廠房、舊市場、舊倉庫,建設創業園區,打造全新的消費新場景;推出“嗨樊城”系列促消費活動,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聯合企業發放百萬消費券,帶動轄區商圈客流量增長超20%。今年1—6月,樊城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2.1億元,同比增幅10.1%,高于全市3.9個百分點,總量位居全市第一。
每當夜幕降臨,襄城區閘口大蝦一條街上人頭攢動,各家門店前坐滿了推杯換盞的“老饕”!自4月下旬,“第四屆襄城區閘口大蝦節”啟動以來,這里的生意愈發火熱!據不完全統計,這條街上50多家龍蝦店,日均消耗小龍蝦超5噸!奥槔滨r香,配上冰啤酒,這才是襄陽的夏天!”食客昝先生舉起手機記錄下熱鬧場景。
自2022年首屆大蝦節啟動以來,襄城區連續四年以“蝦”為媒,通過“蝦王爭霸賽”、消費券發放、夜間停車帶增設等舉措,助推全區餐飲營收增長達17%,重點商圈和街區營收超20%。為優化經營環境,襄城區還創新推出“商戶承諾制”,簽訂規范出店經營協議,并拆除破舊外立面,升級主題燈箱與文化墻。“過去擔心占道影響市容,現在政府劃定了臨時攤位,生意更紅火了!”攤主何先生笑道。
政策驅動:多部門聯動激發市場活力
夜經濟的蓬勃生長,離不開政策土壤的滋養。近年來,襄陽市城管委先后出臺一系列助力夜經濟發展的措施,持續擴大開放允許夜間臨時占道經營的區域路段58處,通過“定區域、定時段、定類型、定標準、定措施、定責任“的方式,在助力夜經濟發展得同時,做好城市管理。襄陽市商務局則聯動多部門大力推進商文旅融合發展、持續深化打造夜經濟集聚發展,不斷加強支持政策力度,積極為北街、六〇三文創園等集聚區爭取省級資金支持,先后培育夜間經濟集聚示范區3個,省級特色商業街6個,省級智慧商圈3個。經過多年耕耘,襄陽夜經濟已形成“多點開花、全域聯動”的格局。
“政府搭臺、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百姓參與”的思路貫穿始終。襄陽市還通過增設夜間臨時停車帶、發布招工信息、升級基礎設施等舉措,解決商戶實際難題。同時,鼓勵企業創新服務場景,如壹家臻品酒店將傳統涼亭與綠植花境結合,打造古韻用餐空間,客流量提升30%!拔覀兺瞥鳊嫻珶u、諸葛醋椒魚等特色菜,希望用美食傳遞襄陽魅力。”酒店負責人周逸翔說。
經過多年培育,襄陽夜經濟已形成“多點開花、全域聯動”的格局。北街商圈匯聚304家商鋪、756戶商戶,年營收突破3億元;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引入沉浸式光影秀,夜間游客占比超七成;六〇三文創園通過非遺市集、夜間書吧等業態,成為年輕群體的打卡地。
未來展望:向“國際范”與“煙火氣”并進
站在新起點,襄陽瞄準更高目標。2025年,襄陽市計劃推出“夜游漢江”國際光影藝術節,聯動全球藝術家打造燈光秀;樊城區計劃引入“元宇宙”概念,建設虛擬與現實交互的夜間消費場景;襄城區則計劃擴容“大蝦節”規模,吸引周邊省份游客參與。
“襄陽的夜,既有千年文脈的厚重,也有市井煙火的溫情。這是一座來了就會愛上的城市!”此前央視專題片中的這句解說詞,道出了襄陽夜經濟的獨特魅力。未來,這座千年古城將繼續以“夜”為媒,書寫消費升級與城市煥新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