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新書發布暨學術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峨S州周家寨漢墓簡牘》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關于簡牘重要性講話之后全國率先問世的考古出土簡牘整理研究成果。
活動現場
《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主編羅運兵,副主編史德勇、凡國棟;圖書為8開本,分上、下兩冊,裝函套。上冊(上編)對周家寨墓地的21座漢墓進行了全面報道;下冊(下編)則整理公布了M8出土的全部簡牘內容,含《日書》《文書》《告地書》《簽牌》。
《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
該書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隨州周家寨墓地發掘報告”(編號17BKG029)的結項成果,被列入國家新聞出版署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發布的“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第一批重點出版項目名錄當中,并得到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
新書捐贈
活動現場,簡牘發掘、整理、出版團隊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的多位專家濟濟一堂,對《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的整理與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如中國秦漢史研究專家王子今教授所言:“周家寨簡牘是西漢早期歷史的重要記錄,它的科學整理與完整公布,將把秦漢社會史、數術史研究推向新的縱深?!?/span>
與會嘉賓合影
與會專家認為,湖北歷年共出土戰國楚簡、秦漢至六朝簡牘3.5萬余枚,具有數量批次眾多、時代序列完備、文本內涵豐富的顯著特點,因此是簡牘的出土重地、保護要地和研究高地。
2024年1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云夢縣博物館參觀出土秦漢簡牘展時指出:“古代簡牘非常珍貴,是我們國家信史的重要實物佐證,要善加保護,做好研究。要不斷通過考古發掘,為國家歷史提供更多不容置疑的佐證材料?!?025年3月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物局)聯合制定《湖北出土簡牘整理出版工作方案》,《湖北出土簡牘集成》項目得以立項。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物局)透露,2025年正值湖北江陵望山楚簡出土60周年、云夢睡虎地秦簡出土50周年,湖北將舉辦“睡虎地秦簡出土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進一步推動文明對話,促進交流互鑒。
【延伸閱讀】
“隨州日書雙璧”意義重大
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進一步從術數史、風俗史、社會史等角度展現西漢時期的社會細節。
主編羅運兵,副主編史德勇、凡國棟
《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主編、考古項目負責人羅運兵介紹,2000年,位于湖北隨州西北郊的孔家坡墓地M8曾出土一批西漢前期《日書》。2014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現名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與之毗鄰的周家寨墓地發掘清理20余座墓葬,其中M8再次出土一批西漢前期《日書》以及一枚記載桃侯國內容的紀年木牘《告地書》等。這兩批年代、內容都非常接近的《日書》出土于同一墓群尚屬全國孤例,堪稱“隨州日書雙璧”。
隨州周家寨漢墓年代跨度為西漢早期后段到西漢中期,據出土的《告地書》木牘文字分析,周家寨墓地應與西漢桃侯國的公共墓地有關,M8墓主人為桃侯國都鄉下轄之高里人,其爵為公乘(第八級爵)。M8下葬年代、墓主身份明確,對于構建江漢地區乃至全國漢代考古年代序列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有關桃侯國的記載確認漢代隨州境內存在桃侯國的這一事實,可補史載之不足,有助于認識該地區在西漢時期的行政區劃,對研究西漢侯國地理制度及其歷史演變大有裨益。
簡牘主體內容為《日書》,經綴合、編連后總數為502枚。可分為78篇,其中57篇為原有篇題,涉及古人社會生活與信仰方面的宜忌與選擇。
專家認為,周家寨漢墓出土簡牘保存良好,內容豐富,書法精美,學術價值重大,是我國近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簡牘文獻的又一次重要收獲。這批出土材料不僅填補了西漢桃侯國歷史的空白,更以豐富的《日書》內容再現了漢代人的樸素信仰與日常生活。其學術價值將持續發酵,有望成為未來秦漢歷史特別是數術史、社會史研究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