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湖北省委召開十二屆十次全會,重點聚焦“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這一主題。會上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干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中擔當作為的意見》,聚力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通過健全制度機制的形式,來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與動力。它釋放出鮮明的信號:一方面,鼓勵干部擔當作為、奮勇爭先;同時,也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那么,湖北的支點建設,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如何讓這些干部在湖北打開事業發展的新天地呢?首先,進入今天的支點現場。
記者 尚大原:就在剛剛結束的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上,通過了一份重量級的《意見》,核心思想激勵干部在支點建設中擔當作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敢于擔當”“積極作為”,也成為了新時代好干部的重要標準。和敢于擔當的干部來一場雙向奔赴,湖北今年也正不斷作為,省委持續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大力實施“干部素質提升年”,還有就是今天全會上通過的這份詳實的《意見》。“十四五”以來,湖北省委總共召開了13次全會,像這次一樣,以通過《意見》稿的形式來激勵干部,營造敢于擔當的氛圍、創造積極作為的環境,這還是頭一回。打開這份《意見》同樣很特別、很具體,包括如何給掛職鍛煉、跨領域交流,如何打破“隱性臺階”論資排輩,如健全容錯免責機制,為干部們撐腰鼓勁,這里面都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下一步,落實《意見》舉措,讓敢擔當、善作為蔚然成風,就抓住了人,特別是干部,這一關鍵變量、最大增量,在支點建設中撬動起的巨大力量。
華工激光三維五軸裝備事業部副總經理 朱馳:XYZ三個平面軸和AC兩個旋轉軸,這就是它的技術核心。發往意大利的,這款是發給匈牙利的,后面那款是發往加拿大的。我們用7年的時間,走過了歐美企業接近30年的發展之路。很多時候都會接到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和臨時性的任務,這款(三維五軸)設備當時也算是臨危受命,當時國內并沒有任何圖紙可以給我們參考,核心部件國外對我們都是絕對保密的。我跟這臺設備其實是有感情的,其實并不僅是因為它是我們造的,更是因為我覺得它代表了一種精神,那就是跨越趕超、勇創一流的責任和擔當,跟好的比,跟快的競。中國智造的腳步不會停下,我們將更加專注的精神投入到研發當中,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跨越趕超、勇創一流的責任擔當,永攀科技創的新高峰。
孝感市孝南區“項目秘書”:你看,這后面,我們建設非?欤皫讉月還剛剛在場平。建設快,腳步也加快了,大部分時間就在項目上轉,每天走1萬多步。
孝感首衡城工程總經理 吳天偉: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項目秘書,形成一種習慣了。
孝感市孝南區“項目秘書” 魏能亞:簽約、落地,我們把(時間)壓縮到最低程度,作為一個干部的素質擔當,把事當事,把所有事情辦好等企業,不是讓企業等我們。
黃岡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王金初:我們當村支書就是要堅持學習,要有改革創新的精神,那么現在我利用直播,解決農民東西賣不出去 ,這個是真正鄉村振興的一個好抓手。這是我們直播間建立起來的第一塊發展基地,可能往后我們發展的像這樣的基地要更多,我們現在4個村合并起來,我們的產業要擴大,要讓大家增收。他相信我能幫他干實事,這一份信任這是錢買不來的。我摔的那一天好多人都掉眼淚,老百姓對我這么好,也是給我增加了力量,你有不干的理由嗎?老百姓大事兒、小事兒他都要找你,他把你當主心骨,工作能夠解決得了的,要迅速給他解決,不要讓他失望,農民的小事,在支部書記心里它就是大事。
武漢市經信局人工智能處副處長 李立:每一次推開企業的門,我們迎面而來的都是各種各樣企業的問題。人工智能因為發展太快了,一個產業規劃可能只能管90天,不發展就是最大的風險,對我們干部來說,不學習,可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的風險。像回到了學生年代,學習的壓力可能比讀博士期間還要難,很多人來我辦公室都說我桌子很亂,但是武漢市一千多家人工智能企業都在我們心中,是很清晰的,這個是永遠不會亂的,F在我們專班基本上很少在局里坐著,每次去企業一般都會超時比較嚴重,用一群專業、懂企業、懂技術的干部和企業陪跑,最早的人工智能技術它可能只是一個idea(點子),經過我們對接跟協調,還有服務,最后推動了這項技術。我們現在的做法也是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就像這次全會上提到的,不僅是要撬動中部,還是要服務全國,向全國輸出武漢市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能力。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招商專班負責人 王志超:三年前我還在市政府辦工作,這個手提袋里面裝著的是活動流程、通訊錄,那時的臨空經濟對我來說,只是文件里一個陌生的名詞,調任臨空就是一次徹底的“歸零”和“開拓”的開始,背上雙肩包那刻我成了拓荒者。招商先要懂行,當時每天都在啃國際貨運案例、畫產業鏈圖譜、對著衛星圖找地塊。昨天才敲定東航冷鏈第三方建設三文魚工廠的事情。干部素質提升年的核心是“學、謀、干”,通過學習,不斷地開拓我們的招商思維,破解慣性招商。東航冷鏈項目就是“謀”出來的典型,我們深度分析花湖機場進口數據、貨源結構、全球市場,發現三文魚等高價值生鮮“過而不留”,從數據洞察到精準招商,再到打造“三文魚跨境閉環”,我從一個服務者起步開拓新領域,臨空經濟區也從一張藍圖開拓為現實樞紐,我們都在成長,而開拓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