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湖北省委召開十二屆十次全會,重點聚焦“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這一主題。會上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干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中擔當作為的意見》,通過健全制度機制的形式,來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與動力。它釋放出鮮明的信號:一方面,鼓勵干部擔當作為、奮勇爭先;同時,也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
湖北的支點建設,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如何讓干部在湖北打開事業發展的新天地?
5位湖北干部的一線擔當故事,正生動詮釋著“支點建設”需要什么樣的干部。
魏能亞:項目秘書的擔當是“今天事今天畢”
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對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指明了前進方向。在項目建設這場大考中,孝感廣大干部憑著每天簽約3個、開工2個、投產1個億元項目的“321精神”加速奔跑。
速度的背后,是招商和服務團隊“想在前、干在先”的硬功夫。了解到企業有投資意向,服務專班迅速行動:連夜篩選出3處可“拎包入住”的廠房,首次洽談就拿出成熟可行的全周期服務計劃……
“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項目秘書,形成一種習慣了!毙⒏惺缀獬枪こ炭偨浝韰翘靷ソ榻B道。什么是項目秘書?為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孝南區選拔了數百名項目秘書,幫助企業辦理“五證”,過去120天的審批流程,如今24小時內高效辦結。
“從簽約到建設,我們全程提供服務,能今天做完的事情,絕不等到明天,應該是我們做好事情等著企業,而不是企業等我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為企業服務是我們分內的事情!比缃,年近六旬的老黨員魏能亞每天都奔波在各大項目現場,帶來全方位服務保障。
王志超:以“學謀干”的精神闖出臨空經濟新天地
三年前,對于剛剛調任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招商專班負責人王志超來說,“臨空經濟”還只是文件里的陌生名詞;三年后,他和他的團隊從招商“拓荒者”,以“學謀干”的精神,成功闖出臨空經濟新天地。
“調任臨空就是一次徹底的‘歸零’和‘開拓’的開始,背上雙肩包那刻我成了拓荒者!蓖踔境貞浾f,招商先要懂行,當時每天他都在啃國際貨運案例、畫產業鏈圖譜、對著衛星圖找地塊。
就在前兩天,王志超和團隊成員們一起敲定了東航冷鏈第三方建設三文魚工廠的事情!案刹克刭|提升年的核心是“學、謀、干”,通過學習,不斷地開拓我們的招商思維,破解慣性招商。”王志超介紹,東航冷鏈項目就是“謀”出來的典型,他們深度分析花湖機場進口數據、貨源結構、全球市場,發現三文魚等高價值生鮮“過而不留”,從數據洞察到精準招商,再到打造“三文魚跨境閉環”,從一個服務者起步開拓新領域,臨空經濟區也從一張藍圖開拓為現實樞紐!拔覀兌荚诔砷L,而開拓永不止步。”
王志超的雙肩包,背起的不僅是責任,更是當代干部永不停歇的開拓精神。
李立:邊學邊干、邊干邊謀
當人工智能以日新月異、分新秒異的速度顛覆傳統規劃邏輯,干部們也在以“不學習就是最大風險”的清醒認知逐浪潮頭。
“每一次推開企業的門,我們迎面而來的都是企業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工智能因為發展太快了,一個產業規劃可能只能管90天,不發展就是最大的風險,對我們干部來說,不學習,可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的風險。很多人來我辦公室都說我桌子很亂,但是武漢市一千多家人工智能企業都在我們心中,是很清晰的,這個是永遠不會亂的!蔽錆h市經信局人工智能產業處副處長李立跳出案頭、扎進一線,始終保持著學生般的求知心態,每日追蹤前沿技術。如今,李立和他的同事們每天上班基本上很少在局里坐著,一群專業、懂企業、懂技術的干部每天都和企業陪跑,每一次去企業都會超時嚴重。
目前,武漢市孵化出500多個AI應用場景,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億元。眼下,武漢正在謀劃國家級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
“我們現在的做法也是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就像這次全會上提到的,不僅是要撬動中部,還要服務全國,能向全國來輸出武漢市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能力。”從技術idea到成果轉化全程陪跑,李立化身“企業娘家人”,直擊企業落地痛點,首創“政府發榜+企業揭榜”機制,更以前瞻視野謀劃人工智能產業前沿,用“邊學邊干、邊干邊謀”的擔當姿態,書寫著服務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武漢實踐。
王金初:農民的小事在我心里就是大事
“農民的小事,就是支部書記心里的大事。”在黃岡市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村支書王金初用行動詮釋著“為民”二字最樸實的含義。
無論是家長里短的矛盾,還是農產品滯銷的困境,王金初都視為必須解決的“頭等任務”,甘當村民隨叫隨到的“主心骨”。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驅動她不斷突破自我:從解決村里的基礎建設,到敏銳擁抱時代浪潮,當下,她正帶領村里年輕干部“五朵金花”勇闖直播間,為鄉村振興蹚出一條充滿活力的新路。
“我們當村支書就是要堅持學習,要有改革創新的精神,現在我利用直播解決農民東西賣不出去的問題,這個是真正鄉村振興的一個好抓手。”直播間里,快70歲的王金初和一群年輕的女村民一起正在將村里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該村的黃花基地,是王金初直播后建立起來的第一塊發展基地。王金初介紹:“往后像這樣的基地,我們發展得要更多,我們現在4個村合并起來,我們的產業要擴大,要讓大家增收,大家相信我能幫他們干實事,這一份信任這是錢買不來的!
朱馳:永攀科技創新高峰
在華工激光的生產車間,三維五軸裝備事業部副總經理朱馳正凝視著即將發往歐洲的設備。XYZ三個直線軸與AC兩個旋轉軸構成的核心技術,承載著他和團隊七年攻堅的心血。
2017年前,三維五軸激光機床一直被國外壟斷。2017年,國內首臺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問世!拔覀冇7年的時間,走過了歐美企業30年走過的技術發展之路,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敝祚Y介紹說,當時臨危受命,沒有任何圖紙參考,核心部件國外是嚴格保密的,一切只能從零開始,記得做第一版的時候大家連續加了三個月班,實驗、失敗、修改、再實驗……苦心人,天不負。如今,全國70%的三維五軸激光機床都是由湖北制造。
從“一無所有”的技術空白,到突破國外核心部件封鎖,朱馳和團隊在無數個深夜的會議中追趕進度、精益求精,只為將加工時間壓縮到105秒。這些遠銷意大利、匈牙利、加拿大的裝備,不僅是打破壟斷的利器,更凝結著他口中“跨越趕超”的信念。
今年4月,全球首臺復雜曲面六軸激光微孔加工設備發布。朱馳表示:“這臺設備推出以后,我們實際上就從跟跑到了領跑的階段。但是我們‘中國智造’的腳步不會停下。我們將更加專注地投入到研發中,繼續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跨越趕超、勇創一流的責任擔當,永攀科技創新高峰!
在朱馳眼中,每臺設備都承載著“勇創一流”的責任擔當,而這正是中國制造持續突破、邁向高峰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