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荊楚大地持續多日的高溫預警還在繼續。
“騎行鄉村 助力振興——機車巡游特色鄉鎮”活動組的一紙召集令,吸引全省近200名騎手,從武漢、十堰、襄陽市區等地直奔保康縣堯治河村,開啟了一場見證“兩山”轉化成果、暢游避暑度假天堂的體驗之旅。
“這兒曾因磷礦開采傷痕累累,如今已是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的閃亮地標。此行我們不僅僅是消夏,更想知道他們是怎樣變傷痕為勛章的?”襄陽機車聯盟名譽主席鄒濤的關切,正是各方關注的重點。
記者連日走訪座談后了解到,以“三區共建”的系統思維重塑山河肌理,用“一村十館”的文化豐碑喚醒鄉土之魂,憑“文旅融合+特色產業”的創新路徑點綠成金……堯治河村生態價值轉化的路徑正變得越來越清晰。
生態修復 三區共建
堯治河人的綠色覺醒,始于對青山“傷痕”的直面和反思。當關停礦區、覆土植綠的“止血”行動初見成效,一個更具前瞻性的命題浮現:修復的礦區如何承載可持續的未來?答案就是將山區、礦區、居民區全域升級為景區,實現生態修復、產業發展與百姓生活的深度交融。
——山區變景區。20多年間,堯治河村依托累計投入超2.8億元的持續治理,曾經礦渣遍地、水土流失的荒山禿嶺重煥生機。森林覆蓋率從最低谷的60%多躍升至驚人的96%,成為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堅實屏障。
在此基礎上,以“復興之路”“堯帝神峽”“三界洞天”“九佬十八匠”為引爆點,精心布局文化展館、森林步道、觀景平臺,努力讓山區獨具特色的顏值轉化為價值。
“看,這就是最早的露天礦區戴家灣!痹鴵未逯魅蔚臈钫冀芾先苏驹谇诹畯V場,指著花繁果盛的游步道和文化產品告訴記者,堯治河現在無處不是四季皆景的“云中花園”。青山綠水的生態價值,通過旅游門票、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等渠道,開始源源不斷變為村民的“綠色銀行”。
——礦區變景區。面對綿延52公里、60余處廢棄礦洞的治理難題,堯治河人沒有簡單填埋,而是看到了其恒溫、恒濕、空間巨大的獨特稟賦。
首先是通過尋找合作伙伴,投入2億多元,利用聲光電等前沿科技,將全長2.7公里的廢棄礦道打造成“三界洞天”神話故事主題奇幻景區。
曾經粉塵彌漫的礦洞,一躍成為年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的網紅打卡地,不僅解決了治理難題,更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旅游IP。
緊接著,堯治河又利用礦洞恒溫恒濕環境,建成了現代化、規;牡V洞食用菌(香菇、木耳、杏鮑菇等)栽培基地。2024年產能達150萬棒,產值突破8000萬元。這些在純凈礦洞環境中生長、無農藥污染的食用菌,成為高端餐飲和健康食品市場的寵兒。
不僅如此,“堯治河洞藏酒”也應運而生。來自宜昌的投資人王鋼,將一處環境獨特的礦洞改造為頂級洞藏酒窖和酒文化展示館。據介紹,他的目標不僅僅是做酒,而是要讓游客愛上他的酒文化。
——居民區變景區。村里先后對照4A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標準,對統一規劃建設的民居小區,實施多輪“美化、亮化、凈化”工程。如今房前屋后果樹花園菜園生機盎然,柏油路整潔通暢,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完備。
“家園即景區”的理念,讓生態保護與村民的切身利益緊密捆綁,極大地激發了守護綠水青山的內生動力!皝y扔垃圾、隨意砍伐”成為歷史,主動參與環境維護蔚然成風。
環境好了,村民不再只是景區環境的維護者,更是旅游服務的提供者。開辦農家樂、經營特色民宿、售賣土特產成為普遍選擇。旅游旺季,一戶普通農家樂月收入可達數萬元。
“堯治河給我的印象很深、很美,今后我還會帶著家人和朋友來的!蔽錆h的李先生說,堯治河村本身,就是一幅“村在景中、戶在綠中、人在畫中”的立體畫卷。
這正是“三區共建”的意義和價值體現。它超越了碎片化的環境治理,構建的是一個生態、生產、生活“三生”高度融合的大景區。對此,村黨委書記孫開林直言,“三區共建”讓修復的綠水青山不僅可觀賞,更可體驗、可消費、可共享,為生態價值轉化奠定了堅實的物理和人文基礎。
一村十館 文化賦能
當山河重披綠甲,堯治河的決策者清醒地意識到:僅有物質富裕和生態“顏值”,不足以支撐鄉村的永續振興。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堯治河人選擇以文化為鑰,開啟了深層次的“價值激活”工程,其核心載體便是“一村十館”與“十個一”文化入戶工程。
得益于“兩山”理念的啟發和引導,堯治河人在礦山修復和轉型發展進程中,牢牢抓住文化興村這個“牛鼻子”,先后建起了中國磷礦博物館、村史館、黨史館、農耕文化博物館等“一村十館”和多個文化廣場,使之成為矗立在綠水青山間的精神燈塔。
“中國磷礦博物館與堯治河村史館、創業館等,絕非歌功頌德之地!焙眻蛏裆鷳B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治蘭說,這些文化場館用真實的圖片、震撼的影像、冰冷的礦石標本,時刻提醒著我們的村民和訪客“破壞的代價何其沉重,守護的成果來之不易”。
在農耕文化博物館、水電博物館內,陳列的都是傳統農具、生態耕作圖示,以及水電發展歷史、老舊設施和模型……生動詮釋著“道法自然”“取予有度”的古老生態智慧。
導游王麗稱,參觀這些地方,不僅能夠從傳統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多的是啟示人們:今日的綠色發展,正是對祖先智慧的現代呼應。
的確,十座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文化場館,如同散落在青山綠水間的明珠,共同構成一個強大的磁場和文化地標群。它們不僅是游客了解堯治河歷史脈絡、精神內核的窗口,更是村民汲取精神養分、增強文化認同和家園歸屬感的圣地。
堯治河村黨委深知,文化的偉力最終必須落于細微之處。如果說,“文化十館”建設是“送文化”,那么,“十個一”文化入戶工程,更像是“種文化”!八臀幕惫倘恢匾,“種文化”卻更能深入人心、更可持續。
2011年6月,村黨委創造性地推出了“十個一”文化入戶工程。即“設置一間書房、設置一間標準客房、申請一個微博、修建一個花壇、擺放一件藝術品、懸掛一幅書法作品、懸掛一幅中堂畫、會背誦一首古詩、會唱一首歌、會講一個故事”。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全村所有農戶必須達標。
“這項看似‘細碎’的工程,如春風化雨,將生態環保理念、文明鄉風無聲地融入村民的日常起居!痹浀摹伴_礦專家”周清國老人說,村民在欣賞描繪綠水青山的字畫時,在照料門前屋后的花草時,在參與以生態保護為主題的文體活動時,對美的感知、對家園的熱愛、對環境的珍視便被不斷喚醒和強化。
10余年來,村里干部和群眾的環境保護行為,從“要我干”徹底轉變為“我要干”。主動參與巡山護林、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精心維護房前屋后環境,成為新習慣、新風尚。
文化的力量,成功筑牢了生態保護最廣泛、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心理防線。
文旅融合 “點綠成金”
如今,綠水青山的“高顏值”與厚重文化的“深內涵”,在堯治河村通過“文化為引領、體育搭平臺、康養作延伸”的創新融合模式,正在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產業活力。
7月14日,由襄陽市網球協會與堯治河村委會聯合主辦,為期三天的“堯治河杯”2025湖北高校職工業余網球邀請賽落下帷幕。來自省內16所高校的百余名網球愛好者相聚在堯治河,奉獻了一場兼具競技激情與自然詩意的體育盛宴。
7月20日,由中國登山協會和?悼h政府主辦、堯治河集團承辦的,“2025中國山地越野公開賽(?嫡荆┰趫蛑魏哟迮e辦”的報名啟事正式發布。這項即將于8月23日開跑的全國頂級賽事,3000個名額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滿員。
7月25日,堯治河集團官方網站再次發布重磅通知:已連續舉辦三屆的“幸福堯治河、清涼馬拉松”賽事,將于9月14日舉行第四屆,誠邀全國跑友報名參賽。
8月3日,一場聲勢浩大的機車巡游如期進行。來自湖北省10個市(州)的騎手,在堯治河上演了一場速度與美景、清涼與詩意的激情邂逅……
一連串的賽事與活動,均選擇在盛夏酷熱中進行。這便是堯治河的高明之處:他們利用空氣清新、景色絕佳、鑲嵌在青山環抱中的高山球場和賽道,吸引省內外高水平選手和觀賽人群,顯著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高端形象和話題熱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堯治河清涼馬拉松”已成為鄂西北乃至中部地區極具影響力的山地越野跑IP賽事。連續三屆的成功舉辦,依托堯治河特有的高山森林賽道,以其“高負氧離子、高挑戰性、高景觀度”的“三高”特色,吸引了累計超過10余個省市區的一萬多名跑友參與。
賽事期間,全村酒店民宿爆滿,餐飲、特產銷售激增,直接拉動消費超千萬元。同時,堯治河還積極引入或自主舉辦山地自行車挑戰賽、游客登山徒步友誼賽等多樣化賽事活動,不僅將“體育+旅游”的旺季有效拉長,還把高山運動做成了深度體驗堯治河生態之美的休閑方式。
“體育的活力、康養的靜逸、文化的熏陶在堯治河完美交織,滿足了現代人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追求!眮碜晕錆h大學的王佳芮如是說。
與此同時,以研學旅游為基底,以品牌賽事為爆點,以礦洞經濟為特色,輔以綠色小水電、生態農產品,已經構成了堯治河層次豐富、抗風險能力較強的綠色產業生態。
通過旅游、文化、體育、康養等多重路徑,堯治河“綠水青山”開始轉化為惠及全民的“金山銀山”。同時,也為無數尋求綠色轉型的鄉村,破譯了通往金山銀山的核心密碼,照亮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文化盛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