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陽新縣王英鎮高山村全民健身中心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球場上,國和下片、東源片球員們縱身跳躍的身影與看臺上“百歲不是夢,仙島湖里動一動”的標語相映成趣。
仙島湖直播達人“小江”正高舉手機,鏡頭在激烈的球場和興奮的觀眾席間靈活切換!斑@球賽不僅村民愛看,游客也追著來,昨晚我知道的幾家民宿都住滿了!”她一邊拍一邊跟直播間里的“家人們”介紹道。
到仙島湖 玩轉“海陸空”
白天看湖光山色,晚上觀村BA賽事,這是仙島湖最近的新模樣。近年來,王英鎮以運動聚人氣,以長壽樹品牌,以文明塑鄉風,以科技提效能,一步步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山水間的“流量密碼”
2025年的仙島湖,處處是“動”的風景。從專業賽事到草根比拼,體育激情與綠水青山碰撞出別樣火花,讓“仙島湖里動一動”成了新口號。
2025仙島湖·天空之城越野賽鳴槍開跑
全國賽事首秀即爆火。4月20日,2025仙島湖·天空之城越野賽鳴槍開跑,這是黃石首個獲國際越野跑協會(ITRA)認證的賽事,1800名專業選手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
52公里專業組選手沿湖岸山野穿行,腳下是千年古驛道的青石板,眼前是千島浮翠的水墨畫;25公里進階組沖刺海拔520.1314米的玻璃底觀景臺,終點線前5對情侶借著賽事完成了“山盟海誓”的集體婚禮。
“跑過全國20多個賽道,這里的負氧離子含量驚人,屯鳥湯補給站更是絕了!”江西選手張梓銳奪冠后,當場訂了民宿打算“賽后游”。
這場以“跟著賽事來旅游”為主題的越野賽,像一塊投入湖面的巨石,吸引了全國超1萬名選手及游客來到仙島湖,直接帶動交通、住宿、餐飲等綜合消費逾500萬元。
賽事畫面在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形成傳播矩陣,相關話題總曝光量突破1億次,那些奔跑在山水間的身影,成了仙島湖最生動的宣傳片。
王英鎮首屆職工運動會開幕式
全民賽事串起四季流轉。上半年,湖北省“仙島湖杯”旅游攝影(短視頻)大賽頒獎儀式上,一幅幅定格湖光山色的作品引人駐足;陽新氣排球公開賽上,湘鄂贛53支隊伍在賽場揮灑汗水,共享運動激情;首屆職工運動會里,由鎮、村、機關單位組成的250名“本土運動員”奮勇爭先,展現昂揚風采;到了夏夜,村BA更成了這里的“流量擔當”。
山居秋暝負責人桂婉婷介紹,暑期以來,民宿日均入住率達80%,周末更是一房難求,僅7月入住人數就超1300人,其中近半數來自江蘇。
“原本只打算住一晚,結果被球賽吸引續住了一周!”江蘇游客趙鵬難掩興奮,“白天游湖賞景,晚上看球運動,這樣的度假方式太適合家庭出游了!
湖嶼岸民宿夜景
活力涌動的背后,是仙島湖在基礎設施與創新體驗上的持續發力。該鎮鼓勵村民利用現有民房改造民宿、家庭旅館,打造了汀島十二畫、湖嶼岸等一批高品質、特色住宿設施,新增床位200余個,讓游客“住得舒心”。
王英鎮還積極謀劃推進中心停車場擴建立體停車場項目,建成后將為景區新增停車位1200余個,讓“行得順暢”成為常態。
2025年上半年,仙島湖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游客約30萬人次,“五一”期間,受央視綜藝《樂在旅途》的播出影響,仙島湖成為“明星打卡地”,累計接待游客12.87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向世界遞出“健康名片”
在谷貞村黃土垴三組,105歲的劉冬霞一頭黑發、耳聰目明,正和子女圍坐桌前玩骨牌,指尖靈活翻動著牌面。
“活到這把年紀,這陣子成了村里的‘紅人’嘍!”劉冬霞笑著擺擺手。自從被媒體報道后,總有游客慕名而來。
“有不少找我合影的游客,他們都問我長壽有啥秘訣!崩先酥钢簝鹊耐网B舍笑瞇了眼,“哪有啥竅門,就是吃自家養的屯鳥,喝山里的泉水,心里頭不裝愁事兒。”
百歲老人劉冬霞(戴圍脖)與家人打骨牌
王英鎮申報“世界長壽鎮”的底氣,藏在實打實的數據里。全鎮5.9萬戶籍人口中,百歲老人達13位,占總人口比例為22.2/10萬,高于世界級長壽之鄉標準,且后備力量充足,60歲以上老人占比持續攀升。
2024年12月,申報工作正式啟動,依據評定標準,該鎮對各項核心指標與支撐指標進行梳理完善。經陽新縣人民政府同意,2025年3月28日,王英鎮正式向國際自然醫學會提出申報,成為全球首個以“鎮”為單位的認證案例。
5月26日,國際自然醫學會執行會長、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中國總部主任)王智墨一行6人,在王英鎮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實地調查認證工作,并召開反饋會,圍繞長壽資源開發與認證工作展開深度研討。
在積極申報的同時,該鎮不斷豐富長壽文化內涵。走進泉豐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300平方米的空間內功能齊全。影音室里播放著104歲村民石秀與老姐妹們品嘗“壽星宴”的視頻畫面。
每天中午,老人們在幸福食堂用餐后,可前往棋牌室休閑娛樂,或到圖書室閱讀書籍。每月為60歲以上老人舉辦“集體生日宴”,還免費為腿腳不便的老人上門放映電影。
泉豐村首屆金婚慶典
除了過生日,泉豐村、新屋村、高山村還為102對結婚50周年以上的夫婦頒發金婚證書,見證幸福、傳承家風;新屋村連續十年舉辦“孝親敬老”活動,累計評選表揚130名“好婆婆”“好媳婦”“好孝子”。
東源片11個村堅持20余年,在重陽節為60歲以上老人送三斤肉;魯山村、法隆村、鐘泉村等開展“出嫁女回家孝老”活動;高山村、團林村等舉辦重陽節孝親敬老文藝晚會,全鎮上下形成了濃厚的孝老敬老氛圍。
“未來還會將長壽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串聯天空之城、紅色舊址等景點,推出‘長壽探秘之旅’‘生態康養之旅’等精品線路,讓游客漫步環庫公路感受負氧離子的清新,走進‘將軍故里’追溯紅色記憶,在鄉間品嘗長壽宴,與百歲老人合影定格幸福瞬間,推動長壽IP價值轉化。”仙島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理處黨委委員、副主任鄧澤介紹道。
從“仙島聞名”到“王英文明”
7月30日,暑氣蒸騰。大湖村三槐堂文化禮堂內,卻透著一股清爽的新風。村民王賢旺站在堂屋中央,彎腰撫了撫剛鋪好的紅桌布。12張方桌整齊排開,碗碟在日光下泛著亮,這是女兒王安妮的升學宴,比他最初盤算出的15桌少了3張。
“老王,這桌數規格正合適!本葡_始,鄰居們紛紛道賀,12桌普通土菜,沒有名貴煙酒,少了排場鋪張,多了真情暖意。
時間回到兩天前,村黨支部書記王能強正和網格員王義壽、老黨員王義南坐在王賢旺家中,指著手里的《王英鎮移風易俗倡導新風六條措施》,輕聲細語地跟王賢旺算起“明白賬”:“賢旺叔,按新風六條里的規定辦酒席,省下的錢給孩子買臺好電腦上大學,這多實在?”
在村組干部、網格員的幾番勸說下,大湖村迎來了七月的第一場“新風實踐”。而這場精簡的升學宴,也是王英鎮7月22日鎮村干部大會上下發《王英仙島湖“我為全國文明村鎮爭光添彩”活動方案》后移風易俗行動落地的鮮活例證。
此次活動自2025年7月啟動,持續至2026年春節,聚焦六大板塊提質升級,旨在讓“全國文明村鎮”這塊金字招牌在全鎮群眾的守護中愈發閃亮。
回望王英鎮的創文之路,“密碼”藏在山水間,更落在細節里。全鎮建成1個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9個村級實踐站,同步組建32支志愿服務隊,吸納7000余名志愿者,涵蓋老中青各年齡段。“十里志愿服務崗亭”升級為“百里志愿服務崗亭”,把便民服務點鋪到了環仙島湖的每一處角落。
2024年國慶期間,300余名黨員干部放棄休假,開展執勤引導、景點講解等服務,接待游客17萬人次且實現零投訴,創下旅游服務新紀錄。
今年“五一”,“免費停車、免費如廁、免費茶水、免費驛站、免費服務、免費品屯鳥湯”的“六免”服務再次圈粉,連續兩年保持“零投訴”佳績。
高山村志愿者為游客免費發放綠豆湯等消暑物品
其中,高山村志愿者頂著烈日為游客遞上綠豆湯的畫面,成了游客口中“最暖的風景”。
為讓文明新風有標桿、能傳承,該鎮巧搭平臺樹典型!捌咭弧鼻跋ν瞥觥跋蓫u湖畔七仙女映初心”專欄,深度報道7名基層女黨員扎根一線、服務群眾的事跡;黨員集中培訓大會上,邀請尹傳波、倪秀蘭等五位楷模代表同坐主席臺,并作為頒獎嘉賓,用“先進為先進頒獎”的方式,讓榜樣力量直抵人心。
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更是邀請有著60年黨齡的101歲老黨員蔡定爐講述初心故事,在紅色傳承中為全鎮黨員“充電賦能”。
一個個看得見、學得到的榜樣,正帶動著越來越多的王英人主動參與到文明創建中,讓“仙島聞名”的生態美,與“王英文明”的人文美交相輝映。
“我們將以‘爭先進位、勇創一流’的拼搏精神,‘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進姿態,激情燃燒、建功支點,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奮勇爭先,在黨員志愿服務的第一線擔當作為,全力爭創‘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動全鎮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仙島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王英鎮黨委書記孔祥鵬說。
記者手記:“一塊屏幕”里的精細服務
王英鎮地域遼闊,版圖面積全縣最大,由三鄉合并而成。29個行政村星羅棋布,最遠的杉木村、東山村距鎮政府超50公里。過去,村干部參會往返至少2小時,遇惡劣天氣更是兩難。
如何破解基層治理的空間壁壘,高效開展基層工作,成為王英鎮面臨解決的當務之急。而隨著“一塊屏幕”的實施,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7月22日上午,王英鎮黨校會議室與國和片、東源片、西源片三個會場的屏幕同時亮起,一場鎮村干部視頻培訓會正在進行中。
這是該鎮今年以來舉辦的第五場視頻會議,從“干部減負”到“童心關愛”,從“民意直達”到“政策落地”,依托數字技術的“云上治理”,正讓這個集山區、庫區、老區于一體的鄉鎮,悄然破解基層治理的空間壁壘。
“以往開會,趕路的時間比開會還長,有時候回到村里來不及落實工作天就黑了!鄙寄敬妩h支部書記賀繼雄曾深有感觸地說。
這樣的困境,成了王英鎮黨委推動治理創新的起點。經過實地調研,鎮政府投入3.4萬元,在三大片區的中心村分別安裝視頻會議系統,打造“20分鐘會議圈”。
如今,最遠的村干部20分鐘內即可到達分會場,會后能立刻回村落實工作!耙惶炷芏喔珊脦准!”東山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石純清的感慨道出實效,不僅省下時間、經濟成本,更讓政策和精神“零時差”傳至村一級。
暑假來臨,留守兒童的安全與成長牽動人心。如何讓分散在各村的留守兒童同步享受到專業資源?“視頻關愛”連線會議給出了答案。
會議現場,鎮消防隊專業人員通過視頻講授消防安全知識課,用動畫演示、案例講解等方式,從如何正確用電到油鍋起火的撲救方法,內容生動實用,中心學校心理教師在線開展互動指導,針對性解決留守兒童情緒疏導難題。
“以前請專業人士進村難,現在全鎮孩子同步受益!”王文村團支部書記王夢樓點贊。這場“云上課堂”,讓消防、教育等專業資源高效下沉,既送知識又送溫暖,更探索出資源有限條件下常態化關愛服務的新路徑。
王英鎮“視頻直達”會議
“鄉親們有啥難處盡管說,咱們現場聽、現場辦!”在“問題訴求視頻直達”活動現場,王英鎮副鎮長彭易剛的承諾讓分會場村民放下顧慮。
民生服務、環境治理、鄉村發展……只要是村民的訴求,在主會場的鎮領導、負責人都會當場回應,能解決的立即定方案、明時限,所有訴求錄入電子臺賬跟蹤督辦。
“以前反映問題要跑好幾趟鎮政府,現在家門口就能對話,解決問題又快又透明!”新街村村民馮光祥的話,道出“云上接訪”的民心溫度。
從破解干部奔波之苦,到守護童心、直通民意,王英鎮的視頻會議創新,把“干部跑腿”變“信息跑路”,打通了政策落地、服務下沉、民意上傳的“最后一公里”,值得點贊。(記者 賀介飛 通訊員 倪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