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黃岡市聚焦返鄉創業群體的急難愁盼,依托“i黃岡”數字服務平臺,以數字化手段為創業者降本增效,探索精準服務返鄉創業的新路徑。
在黃岡浠水縣散花鎮高山廟村,湖北津晟農業的總經理馮細莉正與人社部門工作人員一同查看新建的設施大棚。就在3個月前,這個新開發的生態農業項目,還因融資難題,一度停滯。
湖北津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細莉:以果園里面的果木、樹木來抵押貸款的。人社這邊,貸了20萬是免息的;農業局這邊,貸了200多萬,利息比較低,解了我們資金的燃眉之急。
幫助津晟農業迅速拿到貸款的,是“i黃岡”數字服務平臺。今年以來,面對一批返鄉創業、就業需求,黃岡市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調研,針對創業者普遍反映的信息不對稱、資源分散、融資難等問題,在平臺構建服務專區,匯聚優質閑置資源,同時打通省級“兩農”直通車、“交易簽證一惠農E貸”等融資工具,根據創業者信息智能匹配政策與資金支持。
黃岡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章:用數字化手段搭建撮合平臺,如上線的“農村產權交易服務”,提供土地經營權、水面經營權等10類資源信息,目前通過平臺共撮合交易1.1萬筆,交易金額達到了15.2億元。
依托這一平臺,黃岡構建起“平臺推介-政策直達-專人對接-線上簽約”的全流程服務體系。這家從廣東遷回黃岡的新能源電池企業,通過“i黃岡”平臺,不僅獲得了500萬低息創業貸款,還在政策對接、人員招聘等環節享受到“一對一”服務。
湖北匠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學超:需求的廠房人員也是給予很多幫助,沒讓我們怎么操心,就像回來當時說的店小二的服務理念,我覺得挺好的。
用數字化改革成果持續鞏固學習教育成效,截至目前,“i黃岡”數字服務平臺已整合300個土地、廠房等閑置資源,促成27宗創業交易562萬元,項目交易周期縮短60%、成本降低40%;同時,線上為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和抵押貸款超130億元。
(長江云新聞記者 劉騫 胡文超浠水臺 馮偉 陳廣澤 通訊員 郭斯 方俊 方為美 張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