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明確指示湖北要“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湖北建支點,武漢責無旁貸要當好龍頭、走在前列。當前,武漢上下正堅定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扛牢使命、奮勇爭先,以龍頭之力為全力推動支點建設走深走實。系列報道“支點建設 武漢擔當”,首先來看《區域聯動 打造互動共進的“漢襄宜”金三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工作,強調要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今年以來,湖北實施區域聯動發展戰略,以武漢、襄陽、宜昌為頂點的“金三角”區域為主戰場,著力構建“省會帶動、漢襄宜協同、多點支撐”的全新格局。
漢襄宜“金三角”協同邁進,路網硬聯通是關鍵。今年,一條條新通道,正在將三城的時空距離不斷拉近。
滬渝蓉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襄荊高鐵相繼啟動聯調聯試,年內通車后,將與漢十高鐵、漢宜鐵路共同形成湖北首條高鐵大環線。從武漢到宜昌、襄陽的車程將縮短至一小時左右,襄陽至荊門只需半小時,真正實現“一小時交通圈”。
“襄荊高鐵建成通車后,乘坐高鐵從襄陽至荊門,用時只需30分鐘左右,貫通起湖北首條高鐵大環線,對服務支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毕迩G高鐵聯調聯試指揮部高級工程師張晶表示。
襄荊高鐵聯調聯試指揮部高級工程師張晶
截至目前,沿江高鐵武宜段鋪軌工程完成,配套道路完成度達90%。沿江高鐵武宜段漢川北站預計今年9月可投入使用。沿江高鐵武宜段通車后,宜昌至武漢的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2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天門至武漢僅需30分鐘左右。
沿江高鐵湖北段建成通車后,湖北將形成時速350公里的“十”字型主骨架,3至4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漢襄宜“金三角”將形成高鐵大環線。
硬聯通的提速,讓更多跨城工作與合作成為現實。深夜的漢口站,候車大廳燈火通明,湖北隆中實驗室執行副主任、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張帆一邊走上開往襄陽的末班高鐵,一邊說:“我經常坐這個車,22點17分發車,到襄陽23點30分,這車很方便!
湖北隆中實驗室執行副主任、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張帆
這趟高鐵列車不僅承載著張帆的科研資料和方案,更承載著漢襄兩地科技合作的熱度。三年來,張帆既做科研又搭平臺。去年,隆中實驗室已有兩項成果在襄陽落地轉化,吸引投資超百億元。
張帆表示:“利用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的優勢,能夠在襄陽支撐產業發展,同時與十堰、隨州來聯動,以武漢為支點,帶動‘襄十隨神’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肯定會發展得比較好!
湖北隆中實驗室執行副主任、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張帆
2021年以來,湖北陸續在漢襄宜布局十大重點實驗室,宜昌三峽實驗室聚焦磷化工,襄陽隆中實驗室專攻先進工程材料,武漢則集聚全省兩院院士與高水平科研力量。
“全省兩院院士高度集中在武漢,相對而言,宜昌、襄陽的人才資源要素相對不足。為了未來發展,更要發揮武漢的龍頭引領作用,把武漢充沛的人才與科研資源更多向宜昌、襄陽延伸轉移,形成‘高端研發在武漢、應用轉化在兩翼、輻射帶動周邊’的新格局!蔽錆h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鄒薇說。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鄒薇
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在漢襄宜“金三角”不斷釋放。在襄陽東風納米工廠,每兩分鐘就有一輛“納米01”新能源汽車下線,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二季度,“納米01”產銷量同比增長235%。
越來越多的“湖北造”正從漢襄宜“金三角”走向世界,也吸引更多目光投向這里,助力不斷完善“創新鏈”和“產業鏈”。
“要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導,通過招商引資實現區域優勢互補,做強國內統一大市場,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韌性和競爭力。”湖北省政府咨詢委員、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秦尊文認為,應圍繞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主導產業,完善“鏈長 + 鏈主 + 鏈創”融合機制,通過招商引資建鏈、延鏈、補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湖北省政府咨詢委員、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秦尊文
高鐵飛馳,江橋飛架,產業互補,人才互動。漢襄宜“金三角”正以嶄新姿態,書寫中部地區協同發展的時代答卷。未來,隨著更多基礎設施的落成和更多創新項目的落地,漢襄宜“金三角”將以更強的凝聚力和輻射力,為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的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武漢之于長江中游城市群,正如上海之于長三角。要充分發揮要素集聚、創新策源、產業引領、開放樞紐四大功能,真正樹立起中部地區在城市管理與城市發展上的‘標桿之山’!编u薇表示。
作為湖北省省會、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武漢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支點建設戰略部署,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知重負重、知責擔責,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在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上當好龍頭、走在前列。
圍繞區域聯動、龍頭帶動,不斷推進武漢都市圈同城化,落實三年行動方案及年度 103 項任務,“五同”建設成果突出,交通同網加速,科技同興深化,民生同保事項達1062項。
同時,武漢不斷推動城市提能升級,推進基礎設施等領域突破,強化中心賦能與協同發展。
面對建成支點的時代考卷,武漢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區域聯動發展戰略,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合作,努力打造區域發展的聯動支點,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