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羅田薄刀峰避暑去!”這是“當夏”最響亮的避暑宣言。
武漢的夏夜,38℃的熱浪翻滾;薄刀峰的夏夜,“19℃山風”夾帶清涼。
盛夏,一座座山頭景區人滿為患,一處處漂流景點客流如織,一撥又一撥游客沉醉于黃岡清涼度夏,在綠水青山中感受詩和遠方,更讓周邊服務行業賺得盆滿缽滿。
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2005年的這一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安吉縣余村考察,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如今已成為時下引領全國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
近年來,依山傍水的黃岡,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猛藥去疴,重典治亂,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破除竭澤而漁的發展桎梏,竭力守護綠水青山,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探索出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黃岡實踐路徑。
一記“鐵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黃岡,背靠800公里大別山,坐擁216公里長江岸線,集一江、六水、百湖、千庫于一域,守護著湖北一江清水東流的最后關口,被譽為“中國中部生態之肺”。
曾幾何時,工業廢水廢氣、農村黑臭水體、垃圾遍地亂放……城鄉環境堪憂,居民上訪不斷,環保投訴案例大增。
“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以常態化環保督察守護綠水青山!”
2016年起,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組先后7次進駐黃岡,通過“邊督邊改”“回頭看”“公開通報”等機制,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保問題刨根問底,為黃岡來一次徹底的“生態體檢”。
這期間,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積極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以化工、醫藥、水泥、陶瓷、石材、印染、食品等行業為重點,出重典、下重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作為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重點的遺愛湖,3.16平方公里的湖體曾淪為巨大的“生態潰瘍”,一度成為黃岡人心里拔不掉的刺。通過持續的水環境綜合治理,遺愛湖生物多樣性指數提升3.8倍,水質從劣Ⅴ類提升至Ⅳ類,局部達到Ⅲ類。
而今,白鷺掠過美麗的遺愛湖,晨跑者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湖面,這座曾被稱為“生態潰瘍”的湖泊,正以國家濕地公園的嶄新容顏,書寫著長江中游最動人的生態涅槃故事。
蘆河港曾河道雜草叢生、淤泥堆積、崩岸頻發,水質一度淪為劣V類。去年初,浠水啟動蘆河港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如今,蘆河港綠樹掩映,河水清澈,已成為浠水“最美風景線”。
全市全力推進歷次中央、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一體整改。截至7月底,我市三輪七次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共268項整改任務,已完成整改239項,29項按序時進度推進。2024年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230件,目前已辦結206件,辦結率89.56%,在全省處中上水平。
回應民生關切,從薄弱處集中攻堅。持續開展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大力開展秸稈露天禁燒,開展重點區域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以“廁污垃”治理改善人居環境,讓水體更加澄澈,讓土壤更加潔凈。
聚焦空氣質量提升,組建成立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6月底,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指揮長,抽調工作專班,實行集中辦公,建立全市大氣污染精準管控平臺,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十大專項”行動,讓天空更加湛藍。
這是一次全面的“生態體檢”,更是一場嚴格的生態考試。以問題為導向,以惠民為著力點,“鐵拳”行動雷厲風行,綜合治理成效斐然。
一致行動守護好綠水青山
“守護綠水青山,守護我們家園!边@是鐫刻在山水之間的時代強音。
在團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啟動“十年禁漁”后,103戶專業漁民從“靠水吃水”轉為“護水為生”。他們響應禁漁政策上岸,掛牌成立團風縣實發打撈公司,7名退捕漁民成為首批員工,實現從“捕魚人”到長江“保潔員”的轉變。目前,已累計打撈漂浮物10萬噸,相當于保護近5萬畝水域,配合漁政部門查獲非法捕撈行為,成為長江生態保護的“移動哨所”。開了30年漁船的程長庚感嘆說:“以前是向長江索取,現在該是好好守護母親河了!”
在羅田,鳳山鎮三里橋社區按照片區規劃,23戶102人需整體拆遷,7棵幾百年的古樹面臨砍伐。規劃出臺后,社區書記方望松找規劃設計人員據理力爭:“古樹絕對不能砍!”他拿著初審方案先后向縣國土規劃局、林業局、城市執法局和縣、鎮領導匯報,反復爭取保留古樹?h“四大家”領導為保護這7棵古樹專門召開聯席會議,有關專家、設計人員列席,終于達成共識:古樹一棵不砍,鳳山大道為古樹讓道。
在龍感湖,面對候鳥食源減少的問題,通過成功流轉1400畝土地打造成候鳥棲息地,明確該區域只種植水稻,嚴禁進行養蝦等可能影響候鳥棲息的活動。每年預留200畝水稻不收割,作為候鳥的專屬口糧,這里從此成為了候鳥們的樂園。
……
有魚不能捕,有樹不能砍,有鳥不能抓……這背后,是保護和治理的沉甸甸付出,也是我市各地鐵腕守護青山綠水的生動實踐。
從立規著手,我市在全省出臺首部飲用水水源地地方性法規《黃岡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先后頒發《黃岡市白蓮河庫區水環境保護條例》《黃岡市畜禽養殖業生態環境保護指引》《黃岡市露天土砂石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指引》,為生態守護提供制度保障。
從執法著力,今年,全市已出動執法人員11231人次,檢查企業2513家次,排查發現安全隱患796個,盯辦企業立行立改。同時推進“四大專項行動”問題整治,開展長江經濟帶“清廢行動”,嚴厲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上半年,全市共立案220件,實施行政處罰案件137件。
從宣傳著墨,充分利用各級黨報黨刊、各種網絡平臺新媒體、環保專業載體,大力宣傳貫徹環保法律法規和生態環境保護新理念。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組織生態環境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活動,開展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講述生態環境好故事,傳播生態環境好聲音,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歷經多年守護,成效有目共睹。到目前,我市已建成1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個國家級森林公園,7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9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3個省級濕地公園。遺愛湖環境治理EOD項目成為全省首批入選生態環境部生態金融支持項目庫項目,羅田、英山已列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羅田縣喜獲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一個綠色產業助力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改善了,游客紛至沓來,商機也隨之涌動。
好生態引來大投資——
在大別山深處的麻城市黃土崗鎮,有個曾經因交通不便而逐漸衰落的古村落——茯苓窩。經專業檢測,茯苓窩所在區域負氧離子濃度極高,峰值達到每立方厘米4.2萬個,是世界衛生組織“清新空氣”標準的40倍。這里擁有5200畝的立體生態空間,“山水林田村”構成和諧生命共同體,吸引投資2.5億元建設茯苓窩康養農場,讓300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如今,通過修復明清古村落,引入森林療愈、非遺體驗等業態,茯苓窩從“空心村”變身國家級康養示范區,成為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領域可資借鑒的生動范例,榮獲“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森林康養人家”兩項國家級稱號,去年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
再看牛車河水庫,通過吸引投資近10億元開展人居環境灣組整治、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庫區水質從2015年以前的V類提升到現在的Ш類。牛車河流域接待游客量實現從不到1萬人次到10萬人次、30萬人次、50萬人次“三連跳”,帶動旅游消費1.5億元,成功實現“治理一條河,串起一片景,帶動一批產業,致富一方百姓”。
好資源賦能大文旅——
“中國好空氣,英山森呼吸!庇⑸娇h全力打造華中地區文旅康養核心區,擦亮文旅康養產業金字招牌,圍繞“全域旅游·康養度假”的發展定位,持續將康養產業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文旅、茶旅、藥旅、體旅、教旅產業融合發展,“藥食游養體”五位一體康養產業布局駛入快車道,在全省構建養老格局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
守住了綠水青山,就不愁變不成金山銀山。英山縣圍繞好茶好藥好溫泉,開發養生茶、養生浴、畢府養生宴系列產品,打造運動員訓練療養基地、老年康復療養中心。今年,英山旅居康養呈井噴式發展,桃花沖、吳家山等避暑地“一房難求”,長住康養人群超過5萬人,相關行業帶動就業近萬人。
蘄春縣依托蘄艾種植、精深加工、艾灸養生、文旅康養,讓《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一株小草,成為品牌價值142.58億元的支柱產業。目前,蘄艾大健康產業作為湖北萬億生命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艾草類市場主體已超過4000家,過億元企業7家,帶動近30萬人就業創業。2024年,蘄艾產品網絡銷售額達57億元,“中國地標·蘄艾館”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上線后,日均訪問量突破10萬人次。
好項目轉型大產業——
“瞄準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氟化工板塊將誕生武穴市首個燈塔工廠!毕樵萍瘓F董事長胡華文說。氟是磷礦伴生的重要資源,以往大多浪費,園區將利用中國五環提取伴生氟資源這一綠色技術,生產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聚偏氟乙烯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半導體等的高端化學品、先進化學新材料。
中化學新祥云新材料項目是由湖北祥云(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學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聯合投資,旨在打造磷化工全產業鏈園區。該項目將徹底改變企業現有的產業格局,實現從生產農業級磷肥向電子級精細磷氟化工產品轉身,2028年全面建成投產,可實現年產值220億元、稅收20億元。
生態向產業轉化,產業向生態轉型。大美黃岡澎湃“綠”能,激起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新漣漪”。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的黃岡,山更青了,水更綠了,空氣更清新了;老百姓口袋鼓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好生態帶來了好生活,好生活又喚起人們對好生態的珍視與守護,這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生動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