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黃石,暑氣正盛。12日清晨,當陽光灑進新港園區柏林村,黨群服務中心三樓已書聲瑯瑯。記者聞聲走進由會議室改造的臨時課堂看到,48張稚氣的臉龐仰望著主席臺上的投影儀屏幕,駐村書記羅光陽正帶領孩子們深情誦讀辛棄疾的豪邁詞句。
連日來,記者探訪大冶、陽新多個愛心托管班發現,柏林村的古詩詞課堂是黃石城鄉暑期托管圖景的生動縮影。從城市社區到偏遠鄉村,全市365個愛心托管班織就的守護網絡,讓萬余名黃石孩子的暑假掙脫手機沉迷,綻放出斑斕色彩,不再孤單,也不再“宅”。
破繭:從“看護難題”到“一座難求”
陽新縣新港園區柏林村愛心托管班
陽新縣新港園區柏林村愛心托管班7月15日開班當天的“盛況”,村支書費久軍記憶猶新。80人的場地,硬生生擠進了108名滿心期待的孩子。村干部們趕緊搬來其他辦公室的桌椅才勉強安置好!扒捌诿艃H五六十戶報名,開班人數竟翻了一番!”費久軍感慨道。
陽新汪武頸村暑期托管班
70公里外的陽新縣汪武頸村,相似的“甜蜜煩惱”同樣上演:愛心托管班“一座難求”。
村支書劉修學指著被臨時改造成教室的醫務室說,“報名太火爆,4間辦公室還不夠用!”如今,這個開辦到第五期的托管班,按年級分了4個小班,三樓會議室成了孩子們合唱、做手工的專屬空間。
三年前,劉修學從外地返鄉任職,每到寒暑假就揪著心:村里的孩子要么圍著池塘摸魚,要么在村馬路上追逐嬉鬧,“防溺水、交通安全,哪一樣都不敢松勁!贝甯刹總円慌募春,辦起了寒暑假托管班。如今,托管班聲名遠播,連遷居縣城的10余戶家庭也將孩子送回村里托管。
陽新汪武頸村暑期托管班的愛心志愿者們
記者走進汪武頸村村委會看到,原本嚴肅的辦公區早已被童趣填滿:“笑臉墻”上,孩子們捧著西瓜的憨笑、展示手工作品的得意、對著鏡頭做鬼臉的調皮被一一定格;“作品墻” 上,優秀作文、水彩畫、孩子們聯手設計的結業典禮海報,都被鄭重貼在最顯眼處。托管班老師、大學生志愿者李甜甜回憶,他們帶著孩子們自編自演的防溺水情景劇被省級媒體報道那天,“歡呼聲幾乎掀翻了屋頂!”
團市委副書記梅益明認為,“從孩子在家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到進托管班學本領交伙伴,從家長上班心掛兩頭,到托管班里看娃笑臉,愛心托管班的一座難求,恰恰印證了民生服務需求的精準對接!
守護:為新就業群體撐起 “放心傘”
大冶市銅草花園社區托管班
13日午時,大冶市銅草花園社區托管班飯菜飄香,四年級的肖明明(化名)牽著6歲的妹妹奔向社區幸福食堂的送餐車。他倆的父母都是外賣騎手,頭天晚上已在托管班微信群里點好了午餐——兩葷兩素一湯,10元一份。每天中午最忙碌的送餐時段,肖明明和妹妹在社區吃飯、睡覺。肖明明對記者說,“以前,爸媽總是提前或很晚趕回來做飯后匆匆離開,留我帶妹妹在家吃,雖然鎖著門,我們也害怕!别I了么騎手曹中強對此深有同感,“托管班解決了我家女兒無人看護的大難題。如今,我女兒在托管班跟小伙伴一起吃飯,連挑食的毛病也改掉了! 他翻著手機里女兒表演手勢舞的視頻,眼里滿是笑意,“每天放學,她都嘰嘰喳喳講托管班的新鮮事,說漢服小姐姐教她做了絨花簪子,海底撈師傅教他們拉面條,這個暑假實在是豐富多彩。”
社區黨委副書記曹文娟翻著訂餐記錄,16名騎手子女的名字被特意標了紅,“占托管總人數的 60%,他們的父母最需要這份安心!便~草花園社區的創新,正是黃石托管服務精準觸達新就業群體的縮影。該社區整合轄區資源,把漢服協會、環保協會、企業商戶的力量請進課堂,讓騎手子女不僅有人看護,更能學得好、玩得歡!拔覀円屵@些為城市奔波的騎手知道,他們的孩子,我們也在用心守護! 曹文娟的話,道出了基層服務者的溫度。
星火:讓愛在接力中燎原
“少年強,則國強!......”汪武頸村村委會門前空地上,一名小男孩手持話筒,領著40多名小伙伴激情誦讀,聲浪震得樹梢的夏蟬都停了聲。隨后,孩子們手拉手圍成圈,在歡快的旋律中蹦跳起舞。村支書劉修學指著兩個沉浸在歌舞中的小男孩,輕聲說:“他倆是親兄弟,父母都是智力殘障,跟著爺爺奶奶吃低保過活。剛來時總躲在角落,現在你看,笑得多大聲!
這份改變,源于黃夢玲、李甜甜等四名大學生志愿者(托管班老師)對59個孩子的深度家訪。她們發現,托管班中不僅有雙職工子女、留守兒童,還有不少來自單親、特困或父母殘疾、離世的特殊家庭。她們給每個孩子建了 “成長檔案”,對特殊家庭的孩子多留一份心。黃夢玲說,“或許我們只陪伴一個月,但希望這點溫暖,能慢慢療愈他們心底的傷口!崩钐鹛鹗滞笊洗鳚M了孩子們用扭扭棒編織的戒指和花束,“孩子們學得又快又好,這是他們的作品,也是送給老師的‘勛章’!
大冶市向陽社區暑期托管班
愛的傳遞跨越了年齡。在大冶市向陽社區,轄區老人紛紛踴躍當起托管班的老師,圍棋、象棋、軍旗、二胡......只要孩子們感興趣,隨時可以開課。柏林村鄉賢費安升,曾在上海研習書畫6年,這次主動請纓,帶著筆墨紙硯來托管班免費教授書法繪畫,“看著娃娃們從不敢下筆到畫出山水,比什么都甜!彼牢康卣f。
汪武頸村的鄉賢捐來價值4000元的五大箱學習文具,家長們拉來一車西瓜,駐村工作隊每天送來解暑的綠豆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場愛心接力。愛心托管班像個磁場,把點點滴滴的善意聚成了光。
托舉:萬人共筑的民生工程
柏林村托管班門口,一名輔警的警服被汗水浸透,他正認真核對家長簽到表!懊刻熘凳匕诵r,重點盯安全!毙赂蹐@區團委負責人稱,今年暑假,團市委為全市托管班都買了場地責任險,志愿者也有意外險,要求每個托管班制定安全應急預案。暑期八周托管期間,除了傳統文化、科學實驗等特色課程,防溺水宣傳、消防安全演練、反詐宣傳等安全教育,也都通過托管班的孩子走進每個家庭。
據悉,為破解青少年假期“看護難”,團市委依托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社區青年之家、學校、企業等陣地,開辦愛心托管班,為假期無人看管少年兒童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素質拓展、安全自護、社會實踐等陪伴服務。自2013年“希望家園”項目啟動至今,黃石假期托管版圖持續拓展:從農村到社區、從服務雙職工家庭到覆蓋新就業群體。 團市委學少權益部吳金花展示了今年最新數據:今夏共開設365個班次、招募2173名志愿者、服務暑期無人看管青少年10332名。
記者探訪時,多個愛心托管班臨近結業,孩子們正忙著布置畫展等成果展示,志愿者、高三畢業生陳文鑫在入黨申請書中寫下這段支教經歷“我也曾是盼父母回家的孩子,現在,我成了照亮孩子們的那束光! 10332 個孩子告別 “孤島式” 暑假,2000 余名志愿者收獲成長,無數家庭卸下 “看護焦慮”—— 這些遍布城鄉的托管班,早已超越 “看孩子” 的范疇,成為基層治理的溫暖根系,更成為托舉城市向上生長的力量。(記者 顧文娟 實習生 馮亞茹 文/ 記者 熊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