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十里街道觀音村的廣水市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以及冷鏈倉儲中心。(受訪單位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董鳳龍 易雯 通訊員 程仁濤 李茵
桐柏山、大別山兩大山脈交會處,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滋養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廣水市眾多優質農產品。
面對規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供需不暢等產業發展瓶頸,今年1月1日,廣水鄉投集團搭建起全省首個縣級農業供應鏈數字平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推動農產品“駕云”出山。上線八個多月,平臺累計交易額已達1.46億元。
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廣水踏訪,探尋廣水農產品“駕云”出山背后的密碼。
大數據分析——
農戶種什么有了參考
8月14日,走進廣水市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智能數字大屏首先映入眼簾。
“交易額1.46億元、供應商160家、大蒜8.5元每公斤……”屏幕上,廣水農業供應鏈數字平臺的實時累計交易金額、供應商數量、農產品當日價格等數據一目了然。
位于廣水十里街道觀音村的農業供應鏈數字平臺大數據中心。(受訪單位供圖)
供應鏈平臺上,無論是企業客戶還是個人消費者,都可在線下單。記者現場體驗,在“個人零售”下單一件39元的農產品后,屏幕上實時累計交易金額隨即跳動,增加了39元。
“海量信息不斷匯總更新,大數據進行分析后,整個供應鏈上的農產品供需情況盡在掌握。平臺可以幫助農戶合理安排種植計劃!睆V水鄉投集團副總經理張兵介紹。
春節前,廣水余店鎮墩子村大白菜滯銷。村民劉明眼看兩個蔬菜大棚里的一萬多斤大白菜就要爛在地里,急得團團轉。
廣水鄉投集團得知后,通過供應鏈平臺發布信息,讓劉明的大白菜很快售完,同時還銷售了1.3萬斤白茄子和2.6萬斤白黃瓜,總共賣了8萬元。
往年,劉明把蔬菜拖到路邊銷售,費時費力,還常常因賣不出去,造成損失。
“平臺可以提供穩定的銷售渠道,看著行情種,心里更有底!”劉明說。
平臺方運營負責人鄧亞嬌介紹,農產品供應鏈平臺不僅是銷售平臺,更是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核心樞紐。
目前,供應鏈平臺已構建“電商推介+全國市場+種子公司”多維運營模式:選拔10名“鄉村推薦官”直播帶貨;對接華中、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團餐、大型商超、農業食品企業配送食材;與種子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形成統一培育、標準種植、定向銷售的閉環機制,打通產業鏈上下游。
鄧亞嬌表示,作為“智慧大腦”,該平臺整合盤活了廣水市農業產業鏈各方主體,通過宣傳展示、商品交易、數據分析等核心功能,將小農戶與大市場銜接,使廣水農業從“單打獨斗”的分散經營向“整體協作”的供應鏈模式轉變,增加了農民收入。
牽線搭橋——
集體經濟組織組團供貨
“投資159.3萬元,2025年4月入駐!秉c開供應鏈平臺供應商這一欄,廣水市展源農產品公司銷售金額和入駐平臺時間清楚在列。
“目前主要是通過散戶下單,以后鏈接上固定采購商,銷量增長指日可待。”公司負責人胡洋說,加入平臺后,將有助于打開更多市場。
廣水展源農產品公司法人胡洋在供應鏈平臺大屏幕前,介紹公司產品在供應鏈上的銷售情況。(受訪單位供圖)
黃勇是吳店鎮樓子灣村人,2020年5月返鄉創業,成立了廣水農鮮在線農業發展公司。
“如果沒有供應鏈平臺,我們要花很多時間去找大客戶談合作,還不一定能達到效果。”黃勇說,通過供應鏈平臺,華鼎團膳公司選擇了他們的菜籽油。第一個月他們就向華鼎團膳公司供應了1200桶5L裝菜籽油。
黃勇介紹,目前每周供貨一次,每次600桶。預計今年的菜籽油銷量將達到200噸,增長70%以上。
“我們此前和華鼎沒有直接聯系,是供應鏈平臺幫我們做好對接!睆V水市楚丹禽業公司主要生產鴨蛋制品,公司電商部總經理徐振寧介紹,5月16日第一次向華鼎團膳公司發了90件貨后,目前已實現常態化供應。
5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明確了要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廣水市成立了211家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特色產業。
目前,供應鏈平臺已入駐采購企業75家、供應商160家。這160家供應商,大多是廣水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1.46億元累計交易額中,平臺成交3541萬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交1.11億元。預計到年底,將有更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入駐,供應鏈平臺將實現5億元交易額!睆埍榻B。
統一標準——
商品有條形碼才能上平臺
詹王故里有好物,廣水廚嫂名聲響——廣水市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入口處,掛著這樣一塊“金字”招牌。
“廣水的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高。通過平臺采購,我們能夠確保食材的新鮮度和安全性,提高采購效率。”目前,供應鏈平臺最大采購商是湖北華鼎團膳公司。該公司直采部經理陳鍶坦言,一是被廣水農產品品質所吸引,更是對供應鏈平臺產品標準化體系的認可。
“有一批貨,菜籽油生產日期不一致,華鼎團膳拒絕收貨。”黃勇對華鼎團膳的要求印象深刻。此后,該公司堅持每次送貨都是同一批次的生產日期,確保大宗供應穩定性。
“我們要對產品品質進行把控,對得起‘詹王故里’這個稱號。通過供應鏈平臺,倒逼我們提高產品質量!睆埍硎,標準是品質之本、品牌之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深加工的產品,必須獲得商品條形碼后才能上供應鏈平臺。
今年,廣水從標準化養殖、飼料、功能蛋和特色蛋等方面,繼續完善廣水王鴿、蛋雞鴨等標準化體系。
“為供應鏈平臺配套的冷鏈倉儲中心已建成!编噥唻山榻B,8月1日,配套倉儲中心正式啟用,當前主要存儲水果,未來將根據平臺數據在廣水布局4個冷凍倉儲中心,為廣水農產品錯峰銷售、跨區流通提供保障,“有了它,供應商和養殖戶無需重復投資,就可以實現標準化儲存!
廣水市委書記楊光勝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廣運用好供應鏈數字平臺,打通產業發展堵點,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