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明確要求我們要緊緊圍繞抓改革促發展加強黨的建設,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省委著眼支點建設,部署開展“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以更高標準和要求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關鍵在干部。武漢牢記囑托,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干部素質提升年”實施為抓手,推動廣大干部全面提升與武漢轉型發展需要相匹配的能力本領,形成擔當作為、奮勇爭先的生動局面。
學真本領、練鐵肩膀
聚焦聚力擔當“支點龍頭”
武漢城建開元森泊度假樂園提前完工開業,這個項目的成功是拼出來的。 (通訊員供圖)
今年上半年,武漢市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5.5%,交出了一份殊為不易的“期中答卷”。這正是武漢市扎實推進“干部素質提升年”,以干部素質提升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武漢市認真落實“干部素質提升年”要求,著力構建“1+3+N”落實體系,扎實推進“六大行動”組織實施,圍繞支點建設干部能力提升所需,制定“學習提能”“實踐強能”“考核促能”3個專項方案,對照“六大行動”制定114項細化任務清單,為干部隊伍政治覺悟、大局觀念、履職能力與責任擔當的全面躍升按下“加速鍵”。
加快建成支點,必須提升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武漢推出干部專業能力提升計劃、開展實踐強能行動、創新開展調研式實訓等實踐“組合拳”。
為推動干部專業能力提升,武漢充分發揮市發改、經信、科創等8個重要經濟部門作用,圍繞49個專業方向,對年輕干部采取理論研學、導師領學、崗位跟學、異地訪學等培養舉措,全面提升干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本領。
聚焦實踐強能,突出一線鍛煉,武漢選派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到改革攻堅、科技創新、經濟發展、企業管理、急難險重、基層治理等“六個一線”學真本領、練鐵肩膀,讓年輕干部大膽工作、增長才干。
同時,選派專業崗位領導干部深入粵港澳大灣區等先進地區開展調研式實訓,幫助干部實地感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偉大成就、理清推進支點建設的思路方法、形成可推廣落實的工作舉措。
“唯有持續學習提升,方能扛旗爭先!边@是新洲區團委副書記李云貴調入區人工智能園區專班后的深刻感受。他勇闖新賽道,主動對接服務30余家企業,成功協助簽約引進2個算力項目,深度跟進京東科技、百度智能云等行業巨頭。目前,新洲區智算中心項目加速建設,人工智能算力產業園雛形初顯。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武漢廣大干部擇高而立、向上而行,爭當立說立行的干將、開創開拓的闖將、敢拼敢打的猛將,為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貢獻力量。
掃樓訪企、現場辦公
在攻堅克難中錘煉作風
江漢區萬松街道組織召開“政企共話樓宇經濟新未來,賦能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交流會。(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在支點建設中當先鋒、打頭陣,武漢各級黨員干部將標桿抬升至新高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在經濟發展主戰場、服務群眾最前沿加壓奮進、爭先進位。
江漢區針對樓宇空置問題,組建38支商務樓宇服務突擊隊,“掃樓掃園”走訪1200余家重點企業,點對點送服務、面對面講政策。
江岸區選派40余名年輕干部深入經濟發展、信訪維穩等前沿陣地傾聽民意,推動解決棘手問題105個。
武漢經開區在小鵬汽車產業基地建設中,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主動靠前,在質量、安全、審驗等環節提供指導服務,為企業節省建設資金近2000萬元、縮短了辦理時限。
長江新區持續組織160余名年輕干部“墩苗”鍛煉,強化基層、機關、企業間干部交流,引導他們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補短板、長才干。
江夏區集中開展“百家企業”大走訪和“百個項目”掛點服務活動,干部們化身“店小二”,主動上門為企業排憂解難。
蔡甸區組織100名干部下沉蓮藕產業鏈基地,推動建立完善“電商+龍頭企業”產銷機制,同步深化“四下基層”行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干部素質提升不僅是能力建設工程,更是破除發展障礙、激活創新基因的戰略選擇。
長飛先進半導體武漢基地項目的蝶變,正是干部在攻堅中成長的縮影。從拆遷后泥濘難行的瓦礫堆,到如今可年產36萬片6英寸碳化硅晶圓、滿足144萬輛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需求的全國最大碳化硅半導體生產基地,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服務中心規劃建設處干部尹位回顧建設歷程感慨:“這不僅僅是修建廠房,更是一塊錘煉干部的‘成長田’!
在蔡甸區的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僅僅兩年時間,武漢城建開元森泊度假樂園便拔地而起。開元旅業集團創始人陳妙林對此深有感觸:“這個項目能成功,是蔡甸區和武漢城建集團的干部們全力以赴拼出來的!”
項目施工高峰期,50多家施工單位交叉作業,1500名工人同時奮戰。為確保進度,10個施工片區各由一名干部負責精準調度,工程進度甚至精確到小時。蔡甸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更是直接將項目協調會搬到轟鳴的施工現場,水務、交通、城管等20多個職能部門的干部現場辦公,通力協作。
“服務企業必須從‘能解決什么’出發,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把問題在一線解決,讓作風在一線淬煉!苯瓭h區經濟信息化和科技創新局干部高陽道出了許多一線干部的心聲。
面對發展所需、企業所盼,武漢廣大干部以“干則干好、干則必成”的決心,錨定“支點龍頭”使命任務,在攻堅克難中彰顯擔當本色。
項目提速、產業煥新
以實績實效書寫新業績
實驗室科研工作者在潔凈室內進行相關研究。(九峰山實驗室 供圖)
加壓奮進的擔當作為,最終轉化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和惠及民生的累累碩果。
“得益于武漢市商務局的周密安排和大力支持,我們才能實現海外市場零的突破!被貞浧鸢雮月前和全市農機企業抱團赴泰國參展的經歷,湖北農科潤普生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蔣志平欣喜地告訴記者,他們在展會上拿到了50萬美元意向訂單,還啟動了2項技術合作。
今年上半年,武漢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142.7億元,增速22.3%,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保持前列。
在光谷九峰山實驗室的潔凈室外,研究員吳暢剛結束一輪實驗,顧不上吃飯又匆匆投入會議。由他的團隊牽頭研發的全國首個100nm氮化鎵流片PDK平臺,發布僅4個月,就吸引了30多家企業展開合作。
這速度背后,是團隊將開發周期壓縮至1個月的極致拼搏——白天實驗、深夜演算,泡面當正餐,公式寫滿黑板。全市各個領域的黨員干部們加壓奮進、拼搏趕超,拼的不僅是技術,更是那份對“久久為功”的篤信與堅持。
在市交通運輸局規劃處,一級主任科員楊鵬的工位經常被各類資料和文件包圍!叭蝿罩兀瑫r間緊!”8月12日中午,他滾動鼠標,在海量的文字資料和數據中緊張地查找信息、編制方案,感覺有點餓時,才順手拿起桌上一塊面包,撕開袋子匆匆啃了一口。
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以“干部素質提升年”為抓手,由局機關13名干部組成工作專班,推動一系列創新性工作在武漢先行先試,為建設交通強國不斷貢獻武漢力量。
眼下的武漢,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加速形成。嵐圖FREE+、猛士M817等十余款新能源汽車新車型密集上市,武鋼全球最高端55萬噸無取向硅鋼項目建成投產,長飛先進武漢基地首片晶圓下線,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光電子信息、網絡安全四大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蓬勃發展……武漢正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為目標推動新興產業提質擴量增效。
長江奔涌,不舍晝夜;武漢向前,步履鏗鏘。
在科技創新的無人區勇闖新路,在產業升級的深水區敢涉險灘,在民生改善的細微處善作善為……
全市80多萬名黨員正以學拓視野,以比激活力,以趕破瓶頸,以超建新功,持續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銳意進取、奮勇爭先,奮力譜寫武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不負人民期待。
(長江日報記者高萌張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