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點周刊》,今天來看一段“戀愛”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指出,湖北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較強,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牢記囑托,湖北聚勢突破關鍵技術、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今天的《支點現場》,我們就從一部手機出發,探尋湖北科產融合的硬核實力。
記者 田思鵬:這支點周刊都要開拍了,我的攝像怎么還不來?
記者 譚思為:別催了別催了,前面又堵車了,誰能告訴我到底怎么了?
記者 田思鵬:我來告訴你,我現在使用的是在湖北珞珈實驗室誕生的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智能遙感衛星系統,有了它就像給地球裝上了“超級顯微鏡”,太空中拍攝的畫面在幾分鐘內就能到達你的手機,而且地面的分辨率達到了0.5m,讓你的手機更加聰明!
湖北珞珈實驗室技術總監 洪勇:我們在國防安全方面,能夠看得更清(晰),同時在洪澇 、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過程中,我們衛星可以快速獲取災區的實時影像。
記者 田思鵬:這套“太空CT”只是湖北科創的一角。在湖北,平均1.4天就有1項科技首創成果誕生,未來,創新因子從這里迸發!
記者 張君妍:我在這里感受到了科技的迸發,你看,戴上VR眼鏡,這不就穿越到了非洲大草原嗎?我現在體驗的就是中信科移動6G全息沉浸式通信業務驗證系統,憑借著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實現了超越5G的通信帶寬、時延和智能化水平。未來哪怕相隔萬里,戴上VR眼鏡,視頻通話也能變成面對面。
記者 田思鵬:大家玩手機時有沒有注意到邊框的質感,如同巧克力般縱享絲滑,這份小細節其實就藏在我身后的這個大家伙里面,它里面裝載了湖北造的世界首個工業母機“智慧大腦”——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有了它,工業母機就像長了大腦一般,能夠自主學習,讓精密零件制造更快、更準、更精。
記者 田思鵬:除了“最強大腦”,湖北造工業母機還擁有“最強肌肉”——世界首臺重載高速立式車銑中心;“最精巧手”——“復雜曲面六軸激光微孔加工裝備”。
記者 田思鵬:作為制造機器的機器,工業母機一直都是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的根基。湖北一系列“首個”工業母機成果的發布,彰顯了用科技利刃劈開壟斷鐵幕的魄力。在科產融合的強力驅動下,湖北制造業“含新量”正在不斷刷新紀錄!
(長江云新聞記者 田思鵬 張君妍 譚思為 李慕文)
{{ item.content }}
{{ i.content }}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