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農商銀行 余陽
在隨州這片浸染著革命熱血的土地上,紅色金融的薪火從未熄滅。從土地革命時期的蘇維埃銀行到抗戰時期的邊區貨幣發行,紅色金融先驅們以廉潔自律、艱苦奮斗的精神,奠定了金融為民的根基。今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銀行業更應賡續紅色血脈,深植清廉文化,以合規經營、風險防控、廉潔從業的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金融報國的壯麗篇章。
1941年,鄂豫邊區建設銀行在隨南九口堰誕生,成為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華中地區建立的重要金融機構。彼時的金融工作者,一手持賬本,一手握鋼槍,在槍林彈雨中守護著根據地的經濟命脈。邊區銀行行長莊果曾留下“分文不差,粒米歸公”的工作準則,這種植根于戰火中的廉潔自律精神,恰似赤金相熔,淬煉出紅色金融最純粹的本色。
站在新時代的潮頭,我市銀行業以創新為筆、以實踐為墨,在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的畫卷上揮毫潑墨,書寫出諸多生動篇章。
某銀行開展的“以案說廉”警示教育,打破傳統說教模式,以“身邊事”警醒“身邊人”。在剖析某信貸經理受賄案件時,通過還原當事人從收受小恩小惠到淪陷為利益傀儡的全過程,將信貸審批中的廉潔風險點一一拆解。員工們在情景模擬討論中,設身處地分析腐敗行為的心理演變,深刻認識到“一次失守可能導致滿盤皆輸”的嚴峻現實。這種直擊心靈的警示,有效提升了全員風險防控意識。
“廉潔家書”活動則架起了家庭與單位的廉潔橋梁。一位信貸主管收到妻子的來信:“記得你第一次穿上行服時眼中的光,那是對職業的敬畏與熱愛。這些年我們攜手走過風雨,雖無大富大貴,但平安和睦的家就是最珍貴的財富。請守住這份初心,別讓貪欲蒙住雙眼,我們等你平安歸來!边@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引發無數員工共鳴。
在我市銀行業,眾多金融人以平凡之軀,書寫著不平凡的廉潔篇章。
某信貸審批員小張,在信貸崗位堅守十年,面對的誘惑如潮水般洶涌。某企業主為獲取貸款,不僅許諾高額回扣,甚至通過其親屬說情施壓。小張頂住壓力,連續一周深入企業實地核查,發現其財務報表存在嚴重造假。當他拒絕貸款申請時,企業主惱羞成怒,揚言要“讓他在圈子里混不下去”。小張卻堅定回應:“信貸審批是信任的傳遞,我寧愿被誤解,也不愿辜負這份信任。”正是這份堅守,讓他累計攔截高風險貸款超2億元,成為銀行信貸安全的“守門人”。
風險管控專員小王,在數據分析中敏銳捕捉到某企業異常資金流動。面對企業主軟硬兼施的拉攏,他不為所動,連夜整理證據形成風險報告。最終,銀行提前收回貸款,避免了5000萬元的損失。
這些平凡崗位上的堅守者,用行動詮釋著“清廉為本、合規為先”的職業信仰。他們的故事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如點點星火,匯聚成照亮金融行業前行道路的璀璨星河。
當新時代的金融長征路鋪展在眼前,我們更需銘記“真正的風險不在報表的赤字里,而在人心的貪欲中;最大的不良不是呆壞賬,而是失守的道德防線!边@份穿越時空的警示,以清廉為楫、合規為帆,駛向更加遼闊的金融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