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中國技術成為全球主流,即將到來的6G時代,中國已經開展多項關鍵技術研究與測試,實現領跑。
曾幾何時,在全球通信標準舞臺上,根本沒有中國人說話的份:中國專家參加國際會議,只能是3S(Silence沉默 、Smile微笑、Sleep瞌睡)。作為國內最早投身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化“戰場”并堅守一線的“老兵”,中信科移動首席科學家孫韶輝博士從3G到6G,始終堅持走在科研突破最前線。如今,中國已經成功從3G跟跑、4G并跑發展到5G領跑。而中國專家在國際會議上的狀態也實現了從“3S”向“3C”(Creative創新、Confidence自信、Cooperation合作)的跨越。
01
8月13日早上7點,長江云新聞記者在中信科移動大廈第一次見到孫韶輝博士,地點是大樓的健身房。從孫博士同事的口中記者得知,每天他會上班前提前一小時來健身。后來他告訴記者,在很多國際場合里,他認為自己代表的是國家形象。他說,一個人的精氣神能反映出這個人是否有信心,在國際會議現場,氣勢一定不能輸。
而在他的書架上,記者看到了不少關于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和人工智能的最新書籍。他告訴記者,自己下載了很多最新英文文獻,積極研究移動通信領域最新理論和技術進展。每次參加國際會議前,他和團隊的同事們都會針對國際上各種最新趨勢進行分析,制定相關應對策略,從而做到從容應會。
02
從3G到6G,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變革,都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次次國家間科技實力的博弈。對于孫韶輝及團隊成員來說,技術硬實力,是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硬支撐;仡欉^去,通信標準被歐美壟斷,我國1G空白、2G落后。轉變從3G時代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移動通信標準開始,并在4G時代實現并跑。在中信科移動的實驗室里,記者見到了當時的關鍵“功臣”之一——4GTD-LTE系統的波束賦形相控陣天線。
“它主要是用到我們主導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TDD”的方式。這個技術應用到TDD系統比歐美主導的FDD系統性能更好、實現更加簡單。當時不少國外的廠商希望FDD和TDD采用統一的FDD解決方式,不希望TDD系統“搞特殊”。反反復復斗爭了兩年時間,最后這個技術被標準組織接納為TDD的標準,并推動4G TD-LTE系統基站數量占全球所有基站的三分之一市場,最終在4G時代實現并行并跑,F在這個技術在5G、6G上成為主流,全球基本都用我們這個技術了,而且也成為移動通信領域里最核心的技術內容。”孫韶輝自豪地向記者分享。
眼下,在5G技術攻關工作中,孫韶輝還主持了大規模MIMO、高頻段毫米波等多個5G國家重大項目攻關,所提出了大規模天線、高精度定位、終端節能等多項原創性技術,成為5G國際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團隊成功研發業界首套256大規模天線的5G端到端實驗系統,有力支撐了5G技術發展和國際標準制定。
03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身”。孫韶輝告訴長江云新聞記者。面對國家衛星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需求,他率領團隊投身5G衛星互聯網技術與產業攻關,攻克了多項核心技術。他和團隊積極推動5G NTN的標準化工作,在ITU和3GPP標準化組織中牽頭了多個5G標準制定項目,成為5G NTN全球牽頭立項數量最多、核心技術與標準制定貢獻最突出的單位。
在面向6G的星地融合領域,孫韶輝及團隊再次展現出強大的前瞻布局和創新能力。從網絡架構到無線傳輸,他們系統性地突破了面向未來6G的星地融合多項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6G星地融合原理樣機并完成技術驗證,相關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前沿探索不僅推動了我國衛星互聯網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更為我國在未來空天信息領域保持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問到下一步還有怎樣的目標和規劃時,孫韶輝博士告訴記者,“我還要不斷地提升我的專業水平,為國家貢獻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