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愛心托管班、24小時調解室、商圈金融授信……200㎡空間如何成為萬人“幸福樞紐”?
從帶娃看店到安心經營,從“沒人愿來”到活動爆滿,襄陽統戰部聯合工青婦等7大群團打造的32座服務驛站,正用“資源共享+精準滴灌”重構基層服務鏈條。
與往年一到暑期就要帶著孩子看店的情形不同,8月7日清晨,襄州區華中光彩大市場的商戶于海娟從容地把兒子送到光彩商圈服務驛站的愛心托管班后,安心地開始了她一天的經營。
在全市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建材商貿中心里,這座24小時開放的“幸福驛站”雖然不過200平方米,卻正悄然改變著1.5萬名從業人員的工作和生活。
華中光彩大市場占地320萬平方米,集聚7700余家商戶、3000余名戶外勞動者。他們曾長期面臨“孩子放假沒人管”“吃飯熱飯難”“糾紛調解麻煩”等現實問題。如今,市場里的服務驛站不僅配備了空調、微波爐、母嬰室、調解室等設施,提供的就業指導、法律咨詢、愛心托管等12項服務如同精密的齒輪,咬合起民生需求的每一個環節。
“以前社區搞活動,商戶們都不愿意來,主要是沒合適的場地!毕逯輩^云灣社區黨委書記黃偉翻看著驛站里的活動照片,感慨地說:“現在有了這個驛站,我們開展‘零距離’服務,大家的參與熱情明顯高了!边@樣的變化,正在全市統戰群團共建的32個服務驛站同步發生。
今年以來,市委統戰部聯合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殘聯、市紅十字會開展“統戰群團攜手服務進驛站 服務基層群眾到一線”工作,堅持“資源共享、陣地共用、活動共辦、服務共融、品牌共創”原則,推動工會驛站、黨外人士之家、青年之家、“向陽花”婦女兒童之家、“襄約學科學”科普工作室等服務陣地共建共融成為“綜合服務體”。
這些驛站逐漸從過去為固定群體提供基礎服務的“1.0版”,提升為精準賦能、特色鮮明的“2.0版”,如同城市肌理中的“毛細血管”,將溫暖輸送到角角落落。
在光彩商圈驛站的愛心托管班里,大學生志愿者童柯楠正在耐心地輔導孩子們畫畫。他是中央民族大學的大二學生,父母也是市場的商戶。
“看到商圈信息群里招募志愿者,我就主動報名了。以前我性格比較內向,通過1個多月的志愿服務,不僅提升了交流能力,更找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蓖麻f。
今年暑假以來,市總工會聯合團市委組建起一支超過500人的志愿者隊伍,為1萬多個職工家庭解決了暑期孩子看護難題。
8月9日,在襄州區航空路民發商圈工會驛站,民革黨員、律師王顯平正在為貨車司機張師傅解讀勞動合同!澳@加班費條款確實不符合最新規定。”王律師的專業解答讓張師傅連連點頭。
在樊城區紅光社區服務驛站內,民進會員王耀瑩正在為附近的居民講授一場題為《你的愛,要讓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教育講座。
今年以來,襄陽市7個民主黨派充分發揮各自人才優勢,深入各驛站開展法律咨詢、健康義診、送醫問診等公益服務活動60余場,累計惠及群眾近萬人次。
更讓商戶們驚喜的是,金融服務也延伸到了驛站。6月26日,建材商戶王先生在光彩商圈服務站順利獲得100萬元授信支持,“真沒想到在社區就能辦好貸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市知識分子聯誼會聯合襄州區通過驛站舉辦的“金融機構服務進商圈”活動,已累計為華中光彩大市場授信5億元。
據統計,今年以來,通過“統戰群團攜手服務進驛站 服務基層群眾到一線”工作,全市已累計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愛心托管、法律援助、急救培訓等各類活動600余場,服務群眾超6萬人次,解決各類民生難題2000余件。
記者手記
小驛站激活治理“微循環”
基層治理的精度,往往體現在對民生需求的精準回應上。襄陽市統戰部門通過群團攜手共建服務驛站,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探索出一條資源整合、服務下沉的基層治理新路徑,為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了生動的“襄陽樣本”。
這一創新的核心在于“共”字。驛站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拓展,更是公共服務供給的新機制。其深遠意義在于打破以往“各干各的”服務藩籬,實現“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服務共融”,讓過去分散于不同部門的“工會驛站”“青年之家”等陣地融合成精密的“綜合服務體”,并演化出精準賦能的“2.0版本”。于是,“授信5億元”“解決難題2000余件”等看似冰冷的數據,成為“大民生”溫暖具象的注腳。
城市運行的效率與溫度,不僅體現在光鮮亮麗的“主動脈”工程上,更系于深入肌理的“毛細血管”。服務進驛站的核心價值,正在于精確滴灌民生最細微之需求,如同毛細血管般保障機體最遠端細胞的氧氣供應。
當調解室的理性、托管班的溫情、金融服務的及時,協同在離群眾最近處化解那些曾經的“吃飯熱飯難”“假期孩子無處去”等困境,當多部門協同的涓流精準匯入民心之所向,這“最后一公里”便不再是難以抵達之處。
基層治理的智慧,往往藏在對“最后一公里”的深耕中。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關鍵,在于將溫度與精度送達每一個需要被照亮的角落。讓服務在毛細血管中持續流動,讓城市運行的“微循環”永遠充滿活力,民生這棵大樹的繁茂根基就必定越扎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