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共青團黃岡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支點建設戰略部署,結合本地產業特色持續推進科技攻關青年突擊隊建設,向全市重大項目、重點產業、重要領域吹響科技攻堅沖鋒號。
截至7月份,全市各級團委精準發掘需求,關鍵產業與重大項目積極響應,累計組建科技攻關青年突擊隊24支(含骨干隊伍6支),推動25個重點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攻克關鍵核心技術32項,獲專利及制定標準70余項,有效破解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為革命老區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青春動能。
青春力量:筑牢產業升級根基
黃岡自古孕育深厚中醫藥文化,蘄春蘄艾更以“中國艾都”之名鑄就全產業鏈年產值超163億元的產業版圖。在湖北蘄艾集團總裁吳明星帶領下,黃岡市蘄艾青科突擊隊以標準制定搶占行業高地,累計參與制定艾草類標準30項——包括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2項、省級地方標準10項、國家級團體標準4項、省級團體標準13項,占全國同類標準總量的72%,構建起艾草產業“規則護城河”,推動“蘄艾”從地方特產躍升為行業標準制定者。
作為長江流域雙季稻種植北緣地區,黃岡曾長期受困于早、晚稻生育期長、產量低、品質差等瓶頸。黃岡農科院青科突擊隊迎難而上,在實驗室與稻田間反復試驗,成功創制14個突破性種質資源,培育13個雙季雜交稻新品種,使雜交稻生育期平均縮短12天,畝產提升20%以上。其中4個早熟雜交早稻與9個優質晚稻組成的“黃金組合”,累計推廣面積達784.4萬畝,新增稻谷21萬噸,創造社會經濟效益13.1億元,為“藏糧于技”戰略提供可復制的技術樣板。
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四主纜懸索橋——黃岡燕磯長江大橋,其主跨達1860米,北錨碇采用全球罕見的“8”字形重力式結構,混凝土用量約42萬立方米、總重量超100萬噸,為國內同類結構之最,施工難度與風險位居全線之首。燕磯橋青科突擊隊直面技術空白,創新攻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難題,實現預埋管毫米級高精度安裝,借助三維建模技術推動裝配式革新,大幅縮短主纜索股架設工期,為超級工程建設提供關鍵支撐。
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全固態電池因高安全性與高能量密度成為新能源領域焦點,但固態電解質材料性能瓶頸制約產業化進程。黃岡師范學院青科突擊隊在趙國偉教授帶領下,攻克高純硫化鋰合成技術并實現量產,預計年產值突破億元。該技術已應用于湖北宏源藥業等企業,帶動數百個就業崗位,并與通用汽車、航天科工等頭部企業合作,初步創造超3000萬元經濟效益,為黃岡新能源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青春銳氣:驅動產業智能變革
團風鋼構智能焊接青科突擊隊的車間里,智能焊接系統以1.5毫米內的焊縫誤差、99%的一次合格率刷新行業標準。這支匯聚多名省級人才的年輕隊伍,針對傳統鋼構制造“傻大粗”痛點及智能焊接、無人化檢測等瓶頸,研發出鋼結構建筑自適應焊接、檢測一體化機器人,將焊接與涂裝質量精度提升至微米級,中厚板一次熔透率達80%以上,達國際先進水平。其科研成果《大型鋼結構現場級中厚板智能焊接關鍵技術及應用》不僅打破傳統技術桎梏,更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鋼構及建筑產業技術革新。
在高溫耐火材料與先進陶瓷領域,湖北紅安晶耐新材料有限公司青科突擊隊扎根研發生產一線,通過優化回轉窯煅燒工藝,成功開發高純度、低鈉、低鐵氧化鋁微粉,為國家“六基”領域提供關鍵材料支撐,獲授權專利7項。技術突破推動公司建成年產2.5萬噸高性能微粉項目,經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后,日產能提升10倍,運營成本降低40%,年銷售額預計達2億元,為下游高溫工業和先進陶瓷產業提供高質量原材料保障,成為湖北省氧化鋁產業鏈創新驅動標桿。
針對企業數據集成難、決策響應慢、運營精細度低等問題,武穴祥云股份數字化轉型青科突擊隊創新研發智能分析系統。該系統構建涵蓋130項指標的多維數據架構,使決策響應效率提高40%、資源配置精準度提高25%,助力企業獲評國家級智能工廠等三項榮譽,引領磷化工產業數字化轉型。
文化保護領域同樣閃耀青春光芒。黃岡市博物館考古部青科突擊隊創新應用無人機攝影測量、RTK定位技術開展搶救性發掘與文物修復,發掘東周古遺址、漢代磚室墓等24座,完成國家文物局批復的館藏一級文物東漢三翼龍座九連銅燈保護修復方案,有效守護革命老區珍貴歷史遺存與文化記憶。
青春接力:激活創新生態源泉
各領域青科突擊隊深耕人才培育沃土,通過“引智賦能+實踐淬煉”雙輪驅動,構建全鏈條培育機制,讓青年在攻堅一線成長拔尖,形成“培育-實踐-反哺”的良性循環。
羅田中藥材產業青科突擊隊隊員身兼兩職——既是萬密齋文化傳承人,也是中醫藥產業攻堅者。6名高學歷隊員整理24本古籍、翻譯出版《養生四要》,走進60余場文化活動普及中醫藥知識,更在田間地頭培養100余名基層技術骨干,實現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雙促進。
國網黃岡供電“青為”青科突擊隊通過“青年創新創意大賽”“創新微課堂”“創新體驗艙”等載體,吸引近百名青年員工參與創新攻堅,既提升青年創新參與度與專業性,又搭建起成長成才平臺,推動“傳幫帶”在電力領域薪火相傳。
黃岡國投青科突擊隊構建全周期青創服務生態,依托四大園區全年開展賦能活動50余場,覆蓋2000余人次;建立“1隊員+1導師+1機構”幫扶機制,引進導師7位、服務機構7家,實現服務青創企業全覆蓋。已協助企業獲得知識產權121項,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授人以漁”理念助力青年創業行穩致遠。
團市委副書記熊勇表示,全市各級共青團組織聚焦革命老區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組織動員廣大青年科技人才為重大項目、重點產業注入創新活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革新,在助力黃岡優勢產業突破瓶頸、搶占高地、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展現青年擔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