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楊文漪通訊員 李金友 李唐嬌
從武漢經開區獲悉:全長約4.8公里的左岸大道沌口段已具備通車條件,定于8月20日通車。
左岸大道沌口段是左岸大道經開段的一部分,隨著這條快速路沿長江左岸向西南蜿蜒,一條新的千億大道加速崛起。
駕車從經開區到中心城區,20分鐘
左岸大道經開段,武漢“六環二十四射多聯”高快速路網中一條重要的“射線”,全線長約60公里,是繼東風大道、江城大道之后,武漢經開區通往主城區的第三條交通主動脈。
▲左岸大道經開段示意圖。
攤開武漢地圖不難發現,其走向與武漢首條千億大道、被譽為“車谷之脊”的東風大道基本平行,串連沌口、軍山新城和漢南,遠期將連通武松高速。
路通,產業旺,城市興。左岸大道經開段建成一段,開通一段,產業、人才等創新要素加速匯聚。
左岸大道經開段總投資121.3億元,分段建設。其中,沌口段從三環線至萬家湖南路,長約4.8公里,高架橋+地面輔道,高架橋雙向六車道,地面輔道雙向四車道,臨近三環線部分高架目前在建,可通過地面輔道走匝道上高架,已具備通車條件。漢南段從興七路至洪興二路,長約38.55公里,新建道路+現有道路擴寬,預計2026年底完工通車。
▲左岸大道跨通順河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攝
業主方介紹,左岸大道啟動段、長河段、小軍山段、大軍山段分別于2022年7月、2024年8月、2025年2月、2025年6月完工通車。此次沌口段通車后,左岸大道經開段建成通車里程將達21.5公里。市民駕車從經開區到中心城區的時間,將進一步縮短至20分鐘,大大提升出行便利性。
據悉,左岸大道建設中不僅注重交通功能提升,更兼顧觀景、游憩等綜合功能。沿線綠化景觀設計巧妙融入城市元素,讓市民在駕車行駛過程中也能享受到美麗的風景。
大膽試勇敢闖,中國車谷“定軍山”
2022年2月7日,武漢經開區在春筍大樓前舉行升國旗儀式,宣告從沌口挺進軍山。由此,武漢經開區奮力一躍,“跳”到三國古戰場建新城——軍山新城,建設科創軍山、雙智軍山、國際軍山、文化軍山,打造“雙智之城”“未來之城”。
華中科技大學來了。
▲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東一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攝
左岸大道經開段西側、大軍山南麓的西瓜地上,“長”出一個大學園——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今年9月開學季,軍山新城又將迎來一批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才俊入駐。
跟隨華中科技大學而來的,還有該校專家教授的科研成果。在華中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中試基地,郭新教授團隊的“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秦應雄教授團隊的衍射光學元件(DOE)研究成果等30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正在加速邁向產業化。
武漢理工大學也來了。
▲武漢理工大學軍山校區。車谷融媒供圖
武漢理工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汽車、材料、交通等學科強,與武漢經開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產業布局高度契合。
2024年9月,武漢理工大學軍山校區一期在大軍山北麓建成啟用,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及前沿交叉創新研究院率先入駐。今年3月,武漢經開區與武漢理工大學深化校地合作,簽訂協議共建軍山校區二期、三期。10月,武漢理工大學還將與武漢經開區共同舉辦產業生態合作大會。
▲產城融合軍山新城活力迸發。車谷融媒供圖
眼下,圍繞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武漢理工大學軍山校區,軍山新城規劃建設的22公里環大學創新發展帶初顯雛形,一個個科創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全球最大、全球首款頻頻出現。
“軍山新城蓬勃興起,潛力無限!蔽錆h經開區軍山新城負責人介紹,軍山新城建設已“三年見形象”,在左岸大道沿線,布局了氫能、人工智能等前沿產業,建設大軍山科創園、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形成堅實的產業基礎。
“躍”進漢南,新型工業化寫新篇
左岸大道經開段過沌口、經軍山,奔向漢南。
6月25日,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科技企業中創新航與武漢經開區簽署協議,位于漢南的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以下簡稱“智汽園”)建設中創新航武漢基地四期項目。
▲湖北邁睿達供應鏈總部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工地。車谷融媒供圖
中創新航武漢基地已建成的三期項目,均布局于智汽園,形成年產4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產能,產品廣泛應用于武漢新能源車企,填補動力電池產業鏈空白。
中創新航武漢基地四期項目將新建6條生產線,規劃年產能約40萬套動力電池PACK,計劃明年上半年投產,滿產后年產值可超百億元。
智汽園扎根漢南興產業,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智能建造三大領域,成功構建工信部“國家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被授予“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
▲沿左岸大道布局的產業帶,挺起武漢經開區的“第二脊”。車谷融媒供圖
截至目前,智汽園集聚企業400余家,已形成“整車引領、部件支撐、數字賦能、服務配套”的全產業鏈生態,涵蓋以蓮花跑車、博雷頓、開沃為代表的新能源整車龍頭企業,以中創新航、雄韜氫雄、中原長江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以日本愛機、韓國浦項、廣州福迪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2024年,智汽園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78億元,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工業產值達到495億元,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區22%。今年上半年,智汽園戰斗力拉滿“向前沖”,工業產值增速30%,中創新航等三大“百億級”項目實現產值超186億元。
沿左岸大道布局的產業帶,挺起武漢經開區的“第二脊”,托舉“中國車谷”加快邁向“世界車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