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255億元的中化學新祥云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沖刺投產,將推動武穴磷化工產品由“按噸賣”向“按克賣”轉變。 攝影 呂佳澤
潮頭勇爭先,支點開新局。
全省1-6月支點建設監測指標完成情況的報告顯示:市州19項指標中黃岡有12項高于全省目標值和全省平均值,位居市州綠燈指標前茅。
其中,GDP、固投、規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四上”企業總數、規上文化企業營收、地方國資監管企業營收、縣域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速,分別高于全省0.2個、3.2個、0.5個、0.9個、1.6個、11.1個、14.1個、1.9個百分點;民間投資、清潔能源裝機、金融業增加值占比、省控斷面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分別高于全省6.8個、9.9個、0.6個、0.3個百分點。
12組昂揚向上的發展曲線,傳遞出的信號十分清晰:黃岡經濟,既有量的攀升,更有質的蝶變,在全省支點建設大局中“更顯擔當”。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一難兩難多難”的困境,黃岡這份支點答卷背后的密碼何在?
黃岡的發展之變,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個更好”殷殷囑托和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的階段性成果,是全市干部隊伍能力作風發生深刻變化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聚焦支點建設七大戰略,堅持“依托都市圈、輻射大別山”戰略,大干項目建設年,帶領全市上下弘揚大別山精神,“一體推進學查改”,剎歪風、攻難點、解民憂,以思想之變引領行動之變,以作風之變促進發展之興。
從“論優勢”到“蓄勝勢”看思想觀念之變——
導入都市圈要素賦能,六個百億產業集群競相崛起
“重點實施七大戰略、整體提升七個能力。到2030年力爭經濟總量達9萬億元左右,基本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點,到2035年率先在中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苯衲瓿,省委對建成支點作出系統部署。
黃岡正處于武漢都市圈連接大別山的中間地帶,在支點建設中,如何擔當作為?
曾經有不少干部認為離武漢近被虹吸、山水阻隔是制約發展的劣勢。市委堅持從思想觀念上“破堅冰”,舉辦高質量發展大講堂、大別山頭雁講堂等,持續深化“思想引領、學習在先”,在黨的創新理論中找方向找遵循,在研討交流中出思路出方法,推動各級干部打破思維慣性、打開格局視野,積極探索把黃岡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產、好區位等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的目標路徑。
2025年“新春第一會”,市委聚焦支點建設、聚力項目建設年擂響戰鼓:把“依托都市圈、輻射大別山”作為主要戰略,“加強對內整合、對外開放,山貨出山、消費進山”作為發展路徑,系統承接都市圈交通物流、科創產業、公共服務、文旅消費等要素賦能,帶動大別山毗鄰地區發展,加快建設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重要功能區,著力打造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思想觀念之變引領行動突圍,全市各級干部主動求變,借力都市圈科創優勢,“三線并進”“鏈群協同”“融合發展”組合發力,助力產業倍增,在建成支點中勇擔使命。
科創同興,壯大新興產業——
黃岡高新區圍繞長江存儲、華星光電、712所等光谷龍頭企業,定制專業園區,一口氣引進了3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業,打造華中光電材料基地、原料藥綠色生產基地,形成了“研發、頭部、融資在武漢,制造、鏈條、投資在黃岡”的生動局面,推動市區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裝備制造等三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超過85%,助力黃岡高新區今年初首次進入全國百強。
與武漢高校聯合攻關,搶占綠色智能船舶新賽道。把服務產業發展作為檢驗干部的“試金石”,多方聯合攻關,推進黃州、武穴船舶產業園建設,布局麻城船舶配套產業園,引導合創重工聯合武漢理工大學等組建新能源船舶技術研究中心,打造全國內河綠色智能船舶制造示范區,培育新動能。
合創重工二期投產、三期在建,新接訂單189艘、金額近百億元。今年1-6月,全市交付各類船舶35艘,實現產值17.81億元,同比增長475%,預計今年產值可突破30億元。
數實融合,升級傳統產業——
鴻路鋼構第四期綠色裝配基地智能焊接機器人投用后,原來30分鐘完成的工作量,現在僅需五六分鐘,且焊縫誤差小于1.5毫米、產品一次合格率達99%,助力鴻路鋼構入選全省高企百強。
針對我市傳統產業占比高達70%的難題,借力國家“東數西算”機遇,以設備更新為引擎、科創協同為動力,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智改數轉”,連續18個月技改投資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2025年,全市新增先進級智能工廠17家,累計總量達到100家。
聚焦前沿,布局未來產業——
首家省級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落戶黃岡,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生態,正在攻克高精度伺服控制核心技術;首臺智能艾灸機器人落地,自主研發的行星滾柱絲杠精度達到最高P1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壁壘。
立足比較優勢,各地大力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壯大縣域經濟。黃州生命健康、紅安建材家居、麻城綠色石材、麻城汽車零部件、武穴醫藥化工、武穴新材料等6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工業產值均過百億元。
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億元以上增長點個數全省第2,黃岡發展勝勢加速積蓄。
從“一局”到“三局”看能力本領之變——
大干項目助力能級跨越,固投增速全省第3
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謀劃、招引一批支撐戰略落地的標志性項目,是檢驗各級干部能力作風的磨刀石、試金石。
市委、市政府把學習教育與“項目建設年”八大行動和“干部素質提升年”六大行動相結合,以問題為導向,向領導不研究業務亮劍、向部門本位主義開刀,推動部門職能從行政管理局向項目推進局、產業發展局、要素保障局轉變,打破堵點難點,掀起大抓項目熱潮,固投增長9.7%、增速全省第3。
在項目謀劃、爭資立項中提升干部專業能力——
早在去年底,市委、市政府連續舉辦四期高質量發展項目謀劃大賽,分區域協同發展、制造業發展、農產品加工、交通物流、文化和旅游、供應鏈平臺體系建設等30多個專題進行,各地各部門逐一亮相,圍繞市域戰略謀劃項目,規劃生成項目等同臺競技,比能力、比作風、比精神,專家評委現場打分,分管市領導現場點評。
依托豐富的山水資源,8個項目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羅田平坦原、黃梅紫云山抽水蓄能電站、團風魏家沖等重大能源項目加快推進,黃岡新能源裝機規模全省第一。
上半年,全市聚焦戰略謀劃儲備“十五五”重大項目2972個、總投資3.16萬億元;成功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232個,下達資金80.73億元。
創新“五換”招商新打法,在招大引強中淬煉干部過硬作風——
聚焦主城首位度低這一困擾黃岡多年的發展難題,市領導包保市區重點項目,實施“一項目一甘特圖”掛圖。市區招商專班通過招商圖譜精準捕捉信息,鍥而不舍與企業進行6次雙向考察、25次線上線下洽談、18次協議修改,成功簽下投資103億元的金晟新能源退役電池綜合利用項目,從首次對接到落戶黃岡高新區僅用118天。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處理40萬噸退役電池的產能,成為華中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的龍頭型項目。
武穴通過布局熱電聯產和鐵水聯運等項目,降低企業成本,促使祥云集團聯合中國化學集團投資255億元,新建的中化學新祥云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即將投產,推動磷化工產品由“按噸賣”向“按克賣”轉變。
在麻城,大別山電廠三期投產、四期已經通過規劃,建成后將成為全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基地;立訊精密連續投資,“一期變多期”,向著打造全國最大的汽車線束生產基地進軍。
蘄春依托鏈主企業蘄艾科技集團,整合各方資源,興建蘄艾產業發展示范園開園,已吸引20多家上下游企業入駐園區,以二產帶一產促三產,百億蘄艾產業向著千億大健康產業奮進。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聚焦主導產業,用資源稟賦、市場需求、功能配套、營商環境、干部作風等換項目,舉辦楚商回鄉等線上線下活動400余場次,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06個、協議投資額268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8%、49.8%。
市縣聯動,在推進項目落地見效中砥礪干部克難攻堅作為——
大力實施樞紐提能戰略,加快構建對外開放通道。沿江高鐵合武段、蘄太高速等1條高鐵、6條高速同時在建,交通投資增速全省第1;燕磯長江大橋主體進入橋面鋪設,武穴鐵水聯運碼頭9月投運、麻城石材鐵路專用線沖刺年底主體完工,將實現黃岡公轉鐵、公轉水等多式聯運零突破。
黃梅縣實行項目流程標準化、包保服務精準化、工作任務清單化等“三化”舉措,讓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各環節用時較過去縮短40天以上。二季度啟動建設的雙杰電氣二期項目,用地報批僅用45天。
延長石油武穴煤電、蘄春石鼓沖綠色建材、浠水長崍二期、黑豹國際物流園二期等一批標志性項目加快推進。
上半年,全市集中開工410個、總投資2136億元,投資額是去年全年的80%。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看精神面貌之變——
大別山精神創造性轉化,市場活力加速釋放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農業大市、人口大市與城鎮化率不高、外出務工人員多的矛盾,一度制約著黃岡消費市場活力的釋放。
勇當前鋒、不勝不休是大別山精神的重要內核。今年的學習教育,進一步激發了黃岡干部爭先意識、昂揚斗志,以“消費提振年”為主線,組合拳推動供需兩端協同發力,順應人們消費需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釋放消費動能。
上半年,全市社零增長6.8%、增速連續41個月高于全;新增經營主體10.4萬戶,增幅全省第1。
政策顯效,消費品質向新而行——
搶抓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機遇,積極向上爭取資金4.6億元,在國補基礎上,圍繞居民高品質、多元化消費需求,發放市區汽車補貼和零售餐飲消費券4.5萬份……一攬子政策組合拳激活數字、綠色、智能消費增長加快。上半年,全市完成汽車更新7500余臺,家電、家居、3C數碼產品31萬臺(套),拉動消費近30億元,惠及城鄉居民消費者近40萬人次。
建立健全多方聯動促消費機制,舉辦以踏青消費季、盛夏樂購季為主題的東坡廟會、岡好購、浪漫音樂季、避暑音樂節等系列活動400余場次、拉動消費超35億元。
業態創新,壯大文旅消費——
錨定省委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要求,我市圍繞“赤黃紅”主軸,高舉大別山精神旗幟,以紅色文化為統領,十個縣市區一起干,叫響“大美黃岡、此心安處”文旅品牌。
市區《大江東去》戶外版激情上演,《紅安永遠紅》在景區常態化演出,《長江邊的婚禮》入圍第十八屆文華節目獎終評……全市相繼開發81部文化劇目,“好文化”活化演繹,游客為一部劇,奔赴一座城。
體驗古法艾療,購蘄艾系列產品;賞牛車河風景,品團風馬蹄;住特色民宿酒店,嘗藥膳美食……以多彩旅游路串聯79家A級旅游景區、877家民宿、531家美食店,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體系,“好物產”鏈式亮相,既“吸睛”更“吸金”。
羅田縣半程馬拉松的號角與浠水鐵人三項的吶喊遙相呼應;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中國杯賽艇城市沖刺賽(黃岡站)等國家級大賽在黃岡輪番舉行……
層出不窮的消費新模式和新業態“引客入黃”,變“流量”為“留量”,讓旅游成旅居,上半年接待游客3978萬人次,綜合收入321億元。
“好服務”,加快山貨出山,消費進山——
抓花湖機場機遇,推進順豐黃岡冷運中心、黃岡城市貨站等一批項目投入運營,打造家門口的“空中出?凇,大別山的中藥材、鰻魚、茶葉等一批農產品借“機”出山出口。
深化環大別山地區旅游合作,推出12條跨省旅游線路,45個核心景區實現“一票通游”。聯通沿江與大別山,導入周邊都市圈、長三角消費群體,為全省培育萬億級文旅產業貢獻黃岡力量。
激活住房消費,依托教育、康養等“好服務”,以需定供開發“好房子”16個,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總量全省第2。市區在鄂黃大橋東側打造優質教育資源集聚片區,黃岡二中、黃高附中建成投用,共招生3000多人,其中,外地生源占比達82.2%。
實施電商主體“旗艦引領、梯度培育”計劃,全市在庫電商企業120余家、居全省第3位;持續開展“我為企業跑訂單”活動,幫助企業新增訂單100.4億元;率先探索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產品,擴大支農支小再貸款,1-6月貸款增量全省第3,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從“問題清單”到“幸福賬單”看作風形象之變——
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兩個更好”邁出更大步伐
改革發展,依靠人民、為了人民。以學習教育查改問題為切入點,全面梳理社會、民生領域群眾反映突出問題,將未成年人保護、失能失智老人照護、留守婦女就業等38個問題納入集中整治,對大氣污染、信訪積案、物業服務等難點問題開展“十大集中攻堅行動”,市縣鄉三級聯動、條塊結合,以解決民生問題檢驗作風建設成效。
聚焦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校兩區”400人規模的未成年人專門學校,出臺未成年人保護提升工程十條措施,推動未成年人溺亡事件下降22%、犯罪案件再下降14.8%
針對中小學“校園餐”問題,全面建成數字食堂平臺,覆蓋全市859所中小學;建立營養改善計劃地方配套資金落實機制,“校園餐”滿意度測評師生滿意率95.58%。
一名領導包保、一個專班推進,全市化解信訪積案1321件,攻克了小區物業服務、不動產登記、征地糾紛、農村供水等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痛點堵點問題。
在全省率先打造市級巾幗創業示范基地34家、巾幗創業示范村22家,幫助1.2萬名農村留守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
市政府投資新購置380臺公交車和出租車,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公共交通服務質量不優問題。
全市448個重點村衛生室配置了心電圖機,為慢性病老人串起“救命”一張網。
市區首批18家“小哥食堂”上線,解決了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吃飯難、用餐貴等問題。
325處老年活動中心修繕完善提升服務質效;6052名兒童享受假期托管服務;3.1萬名中小學生午休“趴睡”變“躺睡”;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3.4萬人,促成返鄉創業7432人……
“黨風政風”煥新引領“社風民風”向美——
“反復敲打”,堅決抵制群眾身邊不正之風。聚焦殯葬改革、農村“三資”監管、醫;鸸芾怼B老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1-7月份全市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案件1415件。
推動整治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等陳規陋習,群眾拍手稱贊,全社會新風正氣不斷充盈。
變“問題清單”為“幸福賬單”,百姓的獲得感不斷增強。上半年,全市民生案件破獲率上升48%,電信詐騙案下降27%,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下降22%,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4%,切實辦成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真正受益的實事好事。
以作風之變叩開群眾“心門”、贏得群眾口碑,12345熱線省級抽查接聽率和群眾回訪滿意度均排第一!棒~水相依、血肉相連”的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
一組組躍動的數據,一幅幅生動的畫卷,見證著作風之變催生發展之興,昭示著習近平總書記“兩個更好”的殷殷囑托,正在大別山變為美好現實。
春風化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帶來的作風之變、社風之變、民風之變,正深刻改變黃岡,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匯合著不勝不休的大別山精神,激勵著黃岡人民錨定五年沖刺5000億元的目標,努力在支點建設中勇擔使命、不勝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