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緯動力已成為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動力儲能電池產業基地。 (湖北日報通訊員 譚武強 攝)
編者按
“十四五”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出了一條“復元打平、重回賽道、修復向好、聚勢突破、整體提升”的昂揚向上發展曲線。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發展的關鍵之年。從今天起,本報開辟專欄,聚焦我省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豐碩成果,展現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生動實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8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收官‘十四五’ 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聚焦區域協調發展。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毛明天介紹,湖北已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經濟增長總量指標,經濟總量躍上6萬億元新臺階,占中部地區的比重由“十三五”末的19.5%提升至2024年的20.9%,支點的區域協同力不斷提升,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穩固。
經濟總量占中部比重升至20.9%
站穩4萬億元、跨越5萬億元、邁上6萬億元,湖北年均增長7.1%,其中有3年增速居中部第一。
毛明天介紹,“十四五”以來,湖北以支點建設為牽引,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兩大戰略,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大省領先、中部領跑,實現了發展能級、速度、質效、后勁整體提升。
據介紹,在“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指標中,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人均預期壽命等8項指標超過預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9項指標進展順利;部署的沿江高鐵湖北段、三峽水運新通道、引江補漢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進,湖北“九州通衢”“得中獨厚”的區位優勢得到系統重塑。
支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十四五”期間,湖北持續做好環境保護、生態治理、綠色發展“三篇文章”,長江干流和丹江口庫區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確保了“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堅決破解“化工圍江”,提前完成478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江豚數量已達到1249頭,“江豚逐浪”的美景已成為常態。
此外,湖北還建成運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全省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超102億元,占全國41.5%、穩居首位。
漢襄宜“金三角”成色十足
以漢襄宜為頂點、江漢平原為腹地,合圍而成的三角區,是我省乃至全國經濟地理版圖中的黃金地帶。
決勝收官“十四五”,漢襄宜“金三角”成色如何?毛明天介紹,“十四五”期間,湖北堅持“強核、壯圈、興城”,推動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全省經濟集聚度、區域協同性和整體競爭力全面提升。
強核,就是做大做強武漢中心城市。2024年,武漢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穩居中部省會城市第1位,中部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對外交往中心、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地位持續鞏固。
壯圈,就是大力推動都市圈能級躍升。武漢都市圈內,花湖國際機場與天河國際機場已形成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光谷科創大走廊加快推進,帶動光電子信息產業規?缛肴f億級。2024年,武漢都市圈經濟總量突破3.6萬億元,占全省比重超過60%。
不斷壯大的,還有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笆奈濉逼陂g,襄陽、宜昌經濟總量連續跨越兩個千億臺階,雙雙突破6000億元,帶動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發展成勢見效!皾h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宜荊荊磷化工產業集群加快成長。
此外,湖北堅持興城,帶動各市州競相發展。荊州、孝感、黃岡經濟總量突破3000億元,十堰、荊門、黃石加速沖刺3000億元,咸寧、恩施、隨州、鄂州加速向2000億元邁進。
目前,湖北已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疤貏e是隨著今年底沿江高鐵漢宜段、襄荊高鐵的全線貫通,武漢、襄陽、宜昌1小時高鐵圈即將形成,漢襄宜‘金三角’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相互支撐的集成效益將進一步彰顯!泵魈煺f。
“十四五”千億縣有望達到4個
7月23日,2025賽迪全國百強縣市榜單揭曉。湖北仙桃、大冶、宜都、潛江、棗陽、枝江、漢川、天門等8地上榜,總數全國第4、占中部地區近一半。其中,“領頭羊”仙桃,排名全國百強縣第52位,2024年GDP達到1125.13億元。
“‘十四五’期間,湖北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縣域經濟不斷壯大,千億縣實現零的突破、有望達到4個。”毛明天介紹。
隨著縣域經濟的壯大,全省城鄉差距持續縮小,目前,我省縣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7%,比“十三五”末提高3.44個百分點。86%的縣市建成三級醫院,教聯體覆蓋80%以上義務教育中小學,“四好農村路”、寄遞物流、充電樁、5G網絡實現“四個全覆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08,比“十三五”末下降0.17。
江漢大米、潛江龍蝦等品牌家喻戶曉,茶葉、現代種業等十大農業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萬億元。7.8萬戶22.9萬人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在國家年度考核評估中實現“九連好”。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湖北在做強自身的同時,還注重聯動周邊,加強省際協作和區域合作!斑\河上的鄂湘贛”“軌道上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科創鏈上的中三角”“產業鏈上的都市圈”加快形成,九大類社保事項實現鄂湘贛三省通辦,旅游一卡通覆蓋300多家景區。大別山革命老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等一批毗鄰地區協同發展多點開花。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合作更加緊密,湖北內陸開放高地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