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推進城市更新,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鄙呈袇^、荊州區作為荊州城市更新主戰場,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加快推進空地拆違改造,打造停車場、口袋公園等場景,提升城市基礎環境水平;推動居民共建共治,加快老舊小區改造、菜市場改造,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因地制宜推進管理提檔,推進夜市經濟、“夏涼”經濟發展,激發城市“煙火氣”。
即日起,荊州發布推出“遇見更美荊州”專欄,解碼荊州區的空間巧思、沙市區的治理溫度,探尋城市活力密碼,一同遇見更美更宜居的新荊州。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近日,北京路與塔橋路西側的新落成游園里,一場街頭音樂會正激情上演,音符躍動間點燃了盛夏的夜晚,也見證著這片土地的華麗蛻變。
這樣的熱鬧場景,在沙市區北湖路社區硚房康城旁的蒔光園也時?梢!耙郧斑@兒被擋得嚴嚴實實,里面堆著垃圾,誰能想到現在成了運動、遛娃的好去處!”社區居民張鋒望著眼前煥然一新的空間,眼里滿是笑意。
沙市口袋公園 梅聞 攝
以群眾聲音為指引,沙市區的城市更新故事正徐徐展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當這股春風拂過荊江兩岸時,沙市區以“破圍透綠”為突破口,把城市里的“邊角料”空間細心打磨,改造成停車場、口袋公園、社區食堂、公廁等惠民設施,讓發展的新動能藏在街角的綠意里、鄰里的笑語中,讓每個尋常日子都漾起幸福漣漪。
掀掉“遮羞布” 廢地塊唱響“演唱會”
今年3月,北京路與塔橋路西側那道330米長的圍擋被徹底拆除,釋放出5萬余平方米的空間。短短一個月后,這片曾經的“禁區”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了市民休閑、娛樂、社交的活力新空間。
“拆圍透綠,美化的是環境,實惠的是百姓。”解放街道綠化村社區黨委書記王培露看著熱鬧的音樂會現場說,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大家實實在在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
沙市街頭音樂會
城市更新的成效如何?百姓最有發言權!皡⒓舆@個活動真開心!以前圍著擋板啥也看不見,現在變成這么漂亮的游園,環境多好啊,希望以后常辦!”綠化村社區居民李瓊的話語里,滿滿都是滿意。
盤活“空置場” 停車區里溢滿“生活味”
城市更新的暖意,藏在對每寸土地的巧思里。沙市區正悄悄調整發展節奏,帶著集約高效的心思喚醒“沉睡”空間,再用一場場因地制宜的改造,讓停車不再難,讓煙火氣更濃郁。
“真沒想到鬧市區有這么大的免費停車場,真是太方便了!”8月17日,從長沙來荊州旅游的劉檸在荊州新天地商圈順利停好車,忍不住贊嘆。
這塊約800平方米的停車場,周邊小區商超林立,可就在幾個月前,這里還圍著圍擋,荒草叢生、垃圾遍地,圈了3年多沒人管。
拆除圍擋、優化道路環境
一邊是越來越突出的“停車難”,一邊是大量土地“圍而不建、圍而不凈”,甚至成了垃圾“避風港”。為提升城市品質,沙市區吹響圍擋綜合整治號角,采取“拆、清、潔、綠”組合拳,打造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目前,中心城區已有76處圍擋完成整治提升,釋放出28.83萬平方米的城市空間。
“中心城區拆出的空地,正因地制宜‘變身’。”沙市區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湖路與北湖小路那處圍了多年的閑置地塊,拆了圍擋后設置停車位和潮汐攤位,既解了周邊居民“停車難”的急,又給流動攤販安了“固定家”,市容秩序更規范;太岳路與江津西路東南角拆了圍擋后,2000平方米的空間變成“綠化+停車場”,市民停車、賞景兩不誤;復興大道和紅門北路交會處,以前因緊鄰地方鐵路長期圍擋閑置、環境臟亂,如今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精美的墻繪點綴其間,成了周邊居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也成了城市快速路上一抹亮眼的風景。
墻繪“小彩蛋” 老街區展現“新氣象”
當藝術踮腳親吻街巷,老城區便有了新表情。沙市區以畫筆為針、文明為線,細細織補著城市的文化細節,讓記憶與創意在墻面上共舞,每個轉角都藏著不期而遇的驚喜。
顏料潑灑間,Labubu精靈從磚縫里探出頭;時光流轉中,周杰倫的舊磁帶在墻面上旋轉。這個夏天,沙市區的街頭巷尾成了流動的美術館。新天地停車場的“沙市”宣言墻、荊州中高速口的亞文化涵洞隧道、長港路墻根抱著草莓蛋糕的“貪吃”松鼠……這些俯身可見的“城市彩蛋”,把沙市的尋常巷陌變成了永不落幕的尋寶樂園。
樹木換上彩繪“新皮膚”
畫筆點亮的角落里,滿是生活氣息。富怡雅苑小區門口,墻上畫著各種咧嘴笑的卡通動物,下樓買菜的王秀蘭阿姨每次經過都忍不住笑出聲:“這畫畫得真有意思,看著就開心!”塔橋花園小區附近,簪花少女花墻成了游客們的打卡熱門地;荊江大堤旁,巨幅墻繪《星浪護鱘》在暮色中宛若星河流動……無數“不起眼”的美,就這樣被看見、被珍藏。
綠色,是沙市區流淌在血脈里的基因,更是刻進發展肌理的堅守。城市建設中,沙市區始終錨定“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目標,通過增加綠植覆蓋、優化樹種配置、建設生態廊道等舉措,高標準推進城區綠化。
老街巷里的彩繪墻
如今,這份生態堅守正滋養出美麗城市的鮮活生命力。市民在爬滿藤蔓的壁畫下起舞,游客捧著特色小吃在樹蔭里打卡,情侶在綴滿花草的樹洞前低語,斑駁老墻爬滿爬山虎,在社交平臺演繹著“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幸福連續劇……低碳理念與自然之美交織,讓每處角落都透著宜居的愜意。
“拆圍透美”釋放的空間紅利,“見縫插綠”點亮的方寸之美,“藝術介入”煥發的街區活力——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已成了沙市區干部群眾的共同追求!叭窆步ā钡牧α,正推動著城市更新向“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扎實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