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荊楚”在世界機器人大會受到廣泛關注。(受訪單位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喜
8月中旬,在京舉行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賽事在全球引發巨大反響。作為正賽的外圍賽,由13名大四本科生組成的華中科技大學HUSTROBOCON機器人戰隊一舉斬獲籃球賽亞軍。
窺斑見豹,這個成立于2004年的機器人戰隊背后有著怎樣的創新故事?8月20日下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和陳學東院士團隊看到,該校研發的“大壯”小腦發達、直立走得穩,多項技術領先同行,“荊楚”兄弟成群,能干又叫座,正從下車間步入家庭“陪伴”人類。
大壯“小腦”發達 踩到樓梯邊沿不摔倒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陳學東院士團隊研發的“大壯”。
省委省政府部署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之后,經過一年多努力,湖北人形機器人在全國有了一席之地,形成了湖北方陣。
“2008年,我擔任HUSTROBOCON機器人戰隊隊長,當年帶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機器人比賽,進了全國八強。2011年戰隊奪得了冠軍,2024年、2025年連續奪得亞軍,這次在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又奪得亞軍。”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陳學東院士團隊成員韓斌教授說,“作為戰隊曾經的一員和現在的老師,我很高興!”
7月17日,在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黨組書記任鴻斌和格藍若“大壯”握手。(受訪單位供圖)
據介紹,如今,“大壯”已經從樣機走向了系列化、產品化。今年2月,該團隊與武漢格藍若公司成立了機器人公司,加速“大壯”的市場化進程,從事重復性、環境惡劣、勞動量大的搬運環節工作。
韓斌介紹,團隊與格藍若公司規劃了5款勞動者系列整機產品,1.7米的通用人形機器人M2型研發完成,已經在2000平方米的電力系統營業廳進行接待服務,導航、避障、與人進行語音交互;1.3米的M3型是“大壯”家族的“老三”,面向科教場景而生,倒地后馬上能自己起來,使用起來拆裝容易,具備二次開發接口……
7月17日,在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黨組書記任鴻斌一行和格藍若“大壯”語音互動。(受訪單位供圖)
“大壯一家小腦都很發達,運控方面走在行業前列!”韓斌拿出一段視頻:1.85米的M1型的“大壯”壯碩的身體直膝行走,踩到樓梯邊沿,也能穩穩地上下。“很考驗小腦平衡能力!”,如今“大壯”們結合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電機驅動算法,具備從視頻中解析人類動作、進行精準動作跟蹤到多任務仿人控制的全鏈路控制策略。
8月8日,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觀眾嘉賓在詢問格藍若機器人公司是否有機器人可以幫他做展廳講解。(受訪單位供圖)
“不僅走得穩,大壯的力氣很大、重心穩定,能用機器手提起40到60公斤的重物,精準地完成搬運任務,受到多家車企青睞。”韓斌介紹,面向重體力勞動場景,如今正在做機體本身的“減重”迭代。
8月8日,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來自沙特阿拉伯的觀眾在了解到“大壯”雙臂負載40kg能力后,對機器人豎起了大拇指。(受訪單位供圖)
“荊楚”兄弟成群 車企、高校紛紛買入
“我為戰隊學生高興!”趙興煒教授說。在他指導下,由13名本科生組成的華中科技大學HUSTROBOCON機器人戰隊,在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籃球賽項目中榮獲亞軍。
作為丁漢院士團隊的核心成員,趙興煒2018年從德國回國后,從2021年起擔任ROBOCON機器人戰隊指導老師。他一邊與碩士、博士研究生共同投入人形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發工作,一邊帶領本科生戰隊參加全國機器人大賽并多次獲獎。今年4月,他成為新成立的湖北荊楚機器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負責從研發到量產的全鏈條環節。
“‘荊楚’系列從湖北新春第一會后就發展迅速,已實現系列化并具備量產能力,公司具備一次生產多臺人形機器人的能力。”趙興煒教授介紹,目前,“荊楚”系列已推出三款產品,多家國內主流整車廠、高校采購了“荊楚”機器人系列產品。
“‘荊楚2號’正在進行全封閉式的實景訓練,主要從事零部件分揀作業,預計一個月后即可正式投入車間使用!壁w興煒教授說,公司運營百天以來,人形機器人訂單及相關服務銷售收入已達數百萬元,目前正與更多客戶接洽洽談。
從六種表情改頭換面 居家陪伴機器人誕生
老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照料陪伴的需求越來越大。為此,能居家陪伴的“荊楚4號”應運而生。
趙興煒教授笑著說,“‘荊楚’家族的老四已經‘出生’,日漸成熟。有了‘荊楚4號’的陪伴,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將不再孤單。”
新春第一會上,荊楚眨眼、微笑等6種表情給人印象深刻。據介紹,目前,荊楚4號技術上正在不斷優化完善迭代,對機器人的眼部顯示進行了改進,通過視頻形式呈現多種帶有情緒表情的內容,為使用者提供更愉悅的服務體驗。
“‘荊楚’系列所采用的技術路徑可與特斯拉機器人媲美。人形機器人依靠電機直線驅動實現行走和作業,國內僅有少數企業掌握該技術,我們正是其中之一。這一技術路徑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摆w興煒教授自信地說。
據悉,“大壯”在能耗、續航方面處于行業領先。
韓斌稱,“大壯”系列采用高性能電機關節模組多維智能熱平衡管理,通過自研行星、RV關節模組,結合自主散熱系統,通過產-儲-傳-散多環節熱平衡技術,在典型的長期運行工況下,熱平衡由105攝氏度下降到75攝氏度,續航時長增加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