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嗎,昔日磷礦開采留下的、令人頭疼的廢棄礦洞,如今卻長出鮮嫩的香菇,飄蕩著醉人的酒香,還上演著奇幻的神話光影秀!在?悼h堯治河村,這些看似不可能的“稀奇事”卻是真實發生。敢想敢干的堯治河人,將廢棄礦洞這個大山“傷疤”修復利用,點石成金,變身為設施農業的天然工廠、美酒的洞藏寶庫和沉浸式文旅秘境,不僅盤活了沉睡的資源,更是開發出一個年產值近億元的“地下金礦”,生動書寫了變廢為寶、踐行“兩山”理念的襄陽篇章。
暗室藏鮮 廢棄礦洞變身“天然菇房”,年收8000萬!
礦洞里種菌菇,這在外人看來是個稀奇事,對堯治河人來說,這只是思想解放的又一個成果。20世紀90年代,當地磷礦開采最高峰時,全村共有大小礦坑、礦洞60多個。封閉廢棄的礦洞,成為遮不住、難處理的大山“傷疤”。
在一次外出考察學習時,專家的一句話點醒眾人:香菇最適合避光陰涼、1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堯治河人說干就干,當年第一批礦洞菌菇就試種成功,而且比普通環境多產一茬。
?悼h馬橋鎮堯治河村礦洞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技術員張先仁介紹:“這個香菇比較厚,肉質很好,菇柄也是很短的。我們現在種植的有150萬棒,一年的銷售利潤就在8000萬元左右!
思路一轉天地寬。眼下,堯治河村的廢棄礦洞,從讓人頭疼的“大山傷疤”搖身一變成為設施農業的天然基地,不僅盤活了資源,還帶動了村民增收,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悼h馬橋鎮堯治河村村民宦仁菊:“我每天的工作都是采菌子,200塊錢一天,一個月基本上做到二十七八天或者是三十天!
深洞醞香 恒溫恒濕藏佳釀,廢棄礦洞飄出“時光味道”!
“礦洞經濟”不只停留在種植上。在深山礦洞里,當地人把酒壇陳列其中,讓整個礦洞彌漫著醇厚香氣。
湖北堯治河洞藏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鋼表示:“洞內溫度常年在16℃左右,濕度在75%左右,采用土陶壇貯藏,避光性、透氣性都好,經過洞藏后,酒體更加細膩、豐滿、溫潤、醇厚!
幻境重生 “三界洞天”神話現!廢棄礦洞變身奇幻樂園,客流暴增50%
種菌菇、釀美酒,還不算礦洞里最稀奇的事。2018年,堯治河人腦洞大開,在老屋溝礦區主礦洞里造景觀,利用洞內深邃、空間大的獨特優勢,再加上先進的聲光電技術,將中國古典神話中的場景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打開了堯治河文旅發展的新天地。
在燈光的加持下,游客仿佛穿越時空一樣,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各種神話故事在眼前上演。曾經廢棄多年的礦洞,堯治河人用非凡的想象力,解鎖了礦洞修復的N種打開方式。
湖北堯治河三界洞天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琪表示:“這里是一個天然的避暑勝地,再加上我們今年增加了一些新的演藝項目,今年整個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
種菌菇、釀美酒、造景觀。眼下,堯治河村在礦洞里干出的三件“稀奇事”,掘出了三產融合發展的新圖景,也蹚出了踐行“兩山”理念的新路子。礦洞經濟,已經成為堯治河村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上海任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燦松表示:“這里山高水秀,我感覺非常不錯,而且堯治河有很多配套的景點,我們陸陸續續會有很多的團隊到堯治河來避暑、度假、休閑!
?悼h馬橋鎮堯治河村黨委委員呂泳和說:“據專家預測,52公里的礦洞帶全部開發利用后,將形成集無公害食用菌和蔬菜種植加工,洞藏酒系列主題景區,文化休閑娛樂業態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群。”
廢棄礦洞種香菇、釀美酒、造仙境,堯治河村的點石成金術令人驚嘆!曾經的資源依賴者,如今成了生態智慧的踐行者。從宦仁菊在家門口增收的笑臉,到游客在“三界洞天”流連忘返的贊嘆,再到那預計年產值近數億元的礦洞經濟藍圖,無不印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哲理。堯治河人用非凡的想象力與實干精神,在幽深的礦洞中掘開的不只是三產融合的新路子,更照亮了資源型鄉村綠色轉型、永續發展的光明未來。這52公里的礦洞帶,正從歷史“負資產”蝶變為驅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