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孫瑜 滕繼濮 吳純新
“這款機器人身高1.8米,體重95公斤,能夠舉起50公斤重物,可以替代人進行高危帶電項目運維工作!8月25日,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湖北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該院行政事務部工作人員宋宵彤指著一款名為“勞動者1號”的人形機器人向記者介紹,該機器人由武漢格藍若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藍若”)與華中科技大學陳學東院士團隊聯合攻關,是湖北自主研發的首個站立人形機器人,主要用于電站巡檢運維場景。
“勞動者1號”的成功研制,離不開武創院的“牽線搭橋”。“格藍若在湖北科創供應鏈‘天網’平臺發榜,華中科技大學陳學東院士團隊迅速揭榜,于是雙方很快簽署成果轉化合作協議,共同研發了這款人形機器人。而武創院就是‘天網’平臺的所在地!彼蜗f。
可以說,這款機器人的誕生是武創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縮影。武創院副院長王慧中介紹,武創院是一家新型研發機構,是連接科研與市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業創新平臺,也是武漢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2022年4月,武創院正式投入運營,立志做好“政府不能做、高校院所不愿做、企業做不了,但科技創新又必須要做的事”。截至2025年8月,武創院已設立專業研究所、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等90余家創新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