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大地,上半年經濟數據揭曉。十堰市以1351.9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7.4%的同比增速,位居全省增長首位,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其核心城區張灣區貢獻了關鍵動力:全區工業產值369.4億元,同比猛增10.4%,占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27.2%,龍頭地位穩固。
在區域經濟版圖上,張灣區這臺工業引擎持續轟鳴,其澎湃動力究竟源自何處?
整車地位持續鞏固
8月12日,湖北十堰市張灣區,三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環汽車”)的整車工廠內,機械轟鳴,懸臂揮舞,物料流轉不息。
這幅充滿張力的生產圖景,是張灣區汽車產業上半年逆勢上揚的生動切片——在傳統燃油商用車市場承壓的背景下,這里的企業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三環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2%!比h汽車經營管理部部長耿沛的話語中難掩振奮。這一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三環汽車有限公司整車工廠,工人們正在加緊組裝車輛)
作為三環集團旗下專注于輕中重型商用車及新能源車的企業,三環汽車坦言,與國內頭部商用車巨頭相比,其規模與品牌力并不占優。
耿沛將逆勢上揚歸因于對細分市場的深耕:“我們開發了400多款‘專致’系列輕卡專用車產品!睆倪\糧車、運材車到隨車吊,這些針對特定場景的專用車型,精準切入了廣西、福建、云南、江西等區域市場,在縫隙中找到了生存與發展空間。
與三環發展路徑不同,同處張灣區的東風華神則依靠智能化升級實現了產銷兩旺。作為東風新一代商用車品牌,東風華神在隨車吊、汽車起重機等細分領域已占據行業龍頭地位。
“最快150秒下線一臺車!睎|風華神營銷公司資深高級主任何佳敏介紹,去年投入1.41億元建成的智能混流生產線是制勝關鍵。這條“國內唯一一條油電混流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線”,能靈活排產新能源車、傳統燃油車乃至氫能源車等2000多種商用車型,將產能從3萬臺提升至5萬臺以上。技術升級直接反映在銷量上:上半年銷售11500輛,同比增長15%,大幅跑贏7%的市場均值。
(東風華神汽車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檢查下線的新車)
張灣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以下簡稱張灣區科經局)的數據印證了這股動能:上半年,區內五大整車廠(東風商用車、新疆專卡、東風華神、三環汽車、東風越野車)產量達7.53萬輛,增長16.7%;新能源汽車更是異軍突起,5588輛的產量同比飆升137%。
零部件集群做大做強
整車轟鳴的背后,是更為龐大的零部件產業在支撐。張灣區深諳“強鏈、延鏈、優鏈、補鏈”之道,正全力吹響零部件千億產業集群的“集結號”。
在湖北美瑞特空調系統有限公司,一臺新投入的冷凝器自動組裝機正高效運轉。它將鋁箔制帶、落料切割等四道工序集成一體。
(美瑞特汽車空調有限公司工人加工汽車空調部件)
“以前一個工人一天最多做120臺,現在一條自動化線班產近500臺,平均不到一分鐘下線一臺冷凝器芯體!敝圃熘行母辈块L林楓指著即將發往賽力斯的貨品說道。公司總經理助理趙明軍則透露,公司今年銷售額預計增長50%,正積極擴產備戰。
同樣繁忙的景象也出現在湖北凸凹模具科技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湖北專精特新“小巨人”,其沖壓線上,高強度板材在機器轟鳴中被反復鍛壓成精密部件!斑@批產品將隨中國重汽整車出口俄羅斯!毙泄苤行闹魅味欧记俦硎荆瑸闈M足激增需求,工廠已開啟“白+黑”模式。1-7月銷售額增長35%,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作為東風公司的“龍興之地”和全國汽車產業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張灣區擁有千余家地方零部件企業。面對產業變革,這個老工業基地的選擇是:圍繞“現代化、智能化”,推動技改向“新”發力,不斷夯實汽車工業的“一主”地位。
走進東風龍擎的智能化車間,發動機日產量可達150臺,上半年銷量增長65%,變速箱增長61%;東風專用零部件新建的“黑燈”生產線(閥體機加自動化線),在無人值守的黑暗中精準運行,年產能達3萬套……
(東風龍擎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緊張生產)
這些“智變”場景,讓張灣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步履輕快:全區134家規上零部件企業上半年貢獻產值94.8億元,占汽車產業比重達38.5%,同比穩健增長,成為張灣經濟不可或缺的“底盤”。
動力電池“芯”跳強勁
新型電池,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在張灣區,這顆“心臟”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搏動著。
近年來,張灣敏銳捕捉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的浪潮,聚焦“鏈”式思維,著力補鏈、強鏈、延鏈,不斷完善新型電池上下游配套與供應鏈體系。一場圍繞“芯”動力的產業競逐,正悄然提升著這片土地的“含金量”“含新量”與“含綠量”。
走進十堰工業新區的遠景動力新能源電池生產車間,自動化產線高速運轉的節奏撲面而來:卷繞電芯、激光焊接、精密入殼……一個個承載著綠色動力的電芯魚貫下線。
(十堰市張灣區遠景動力零碳智能電池產業園)
作為全球新能源電池領域的頭部企業,遠景動力的產品譜系覆蓋從電極、電芯到模組、電池包,再到新一代儲能電池及乘商用車電池的完整鏈條,市場遍及國內及北美、歐洲等核心區域。其落戶張灣的故事,本身就帶有“加速度”色彩:2022年,遠景動力攜120億元重資落地,旋即上演“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張灣速度”。至2023年底,其十堰基地產線已悉數點亮。
315Ah儲能電芯是基地的核心“拳頭”產品!霸诒3殖叽绮蛔兊那疤嵯,其能量密度較上一代躍升了11%!边h景動力技術(湖北)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志能介紹,更令人矚目的是其超長循環壽命——高達12000次,“這意味著,即使每天完成一次充放電循環,它也能安全可靠地運行25年,足以支撐四分之一個世紀!弊吭降男阅軒砹耸袌龅臒崃一貞!敖衲暌詠恚瑒恿﹄姵赜唵纬掷m涌入,”孫志能透露,“目前十堰基地的訂單量已突破18Gwh,逼近項目設計的20Gwh最大產能天花板!
(十堰市張灣區遠景動力零碳智能電池產業園生產線)
數據印證了其龍頭效應:來自張灣區科經局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型電池產業實現產值68億元,同比增長67%。目前,遠景動力十堰基地正滿負荷生產,產值增長超50%,有力帶動全區產值增長,成為驅動區域工業增長的強勁引擎。
低空經濟方興未艾
“光有一顆強健的‘心臟’還不夠,”張灣區決策者意識到,“我們還需要能飛翔的‘翅膀’!钡涂战洕@片“藍!,成為了新的逐夢場。
在張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園,湖北高度創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高度創新”)負責人王飛正在調試生產線,空氣中彌漫著新設備特有的味道。去年才落戶,公司現已經手握2000萬元訂單。
(十堰市張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園)
湖北高度創新是深圳高度創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高度創新”)在張灣區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也是張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園8家龍頭骨干企業之一。
“說實話,一開始也有顧慮,”王飛坦言,“但‘張灣速度’讓我們吃了定心丸!
深圳高度創新華中地區負責人姜吉漢的感觸更深:“簽約后,現成廠房、10天建成的生產線、快速協調的測試場……簡直是‘拎包入住’!區里全程跟進服務,遇到問題一個電話,馬上有人協調解決!边@種“暖服務”成就了“快落地”,一期投產后,每天至少20架無人機將從這里飛向藍天,年產值預計過億。
(十堰市張灣區高度創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組裝無人機)
王飛展示著他們的“王牌”——具備自動換電、充電功能的巡檢無人機!翱,換電只需2分鐘,比給手機充電還快!彼枥L著應用場景:洪災現場,它能第一時間傳回災情;深夜追捕,它的探照燈能撕破黑暗;廣袤的森林或水域,它不知疲倦地監測污染或火情。
“單機70分鐘續航,15公里半徑,它讓應急響應快如閃電,讓日常巡查無死角!边@些“天空之眼”,正成為守護城市安全與效率的新力量。
園區內,并非只有新面孔。作為“鏈主”的中翼通航(十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翼通航)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制發往廣西的100臺農業植保無人機訂單。嗡嗡的組裝聲,是產業脈動的另一種回響。
(由中翼通航與震序車船聯合研發的車機一體農林植保車)
低空經濟在張灣已悄然成勢,從企業單點突破走向集群共振。地方政府并未止步于引進項目,更著力搭建產業生態與服務矩陣,推動“張灣智造”從鄂西北山區起飛,走向更遼闊的市場舞臺。
8月21日,2025年深圳安全應急科技展覽會開幕,湖北高度創新帶來的無人機機巢成為展館中的一抹亮色。這款可實現全自動起降、智能充電與實時數據傳輸的智能設備,以其高度兼容性和可靠性,吸引了眾多專業觀眾駐足詢問。它不再只是一個產品,更成為張灣區切入全國應急產業布局的一張技術名片。
(張灣產品亮相2025年深圳安全應急科技展覽會)
如今,張灣的低空經濟矩陣已初具形態。全區聚集相關企業21家,覆蓋整機研發制造、場景應用落地與專業培訓服務,產業鏈條日趨完整,企業之間彼此呼應、協同進化。一幅“雁陣”齊飛的圖景,正在這片曾以傳統制造聞名的土地上緩緩展開。
暮色四合,張灣的產業脈動依舊清晰可辨:整車工廠的焊花閃爍不息,零部件車間的傳送帶奔流不止,遠景動力電池產線的冷冽藍光穿透夜色,共同搏動著這片工業腹地強健的“心臟”;試飛場上,湖北高度創新的無人機輕盈騰空,在漸沉的暮靄中舒展著向新而生的“翅膀”。
從鋼鐵洪流的流水線,到綠色動力的電池芯,再到翱翔藍天的無人機, 這座烙印著重工業基因的老基地,正以“鏈”為筋骨,以創新服務為血脈,奮力書寫著產業的躍遷史詩。一顆引擎轟鳴的心臟,一對振翅欲飛的翅膀——張灣用最硬核的產業實踐,在秦巴山間奏響了一曲關于重生與未來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