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火爆大熒幕。4個小妖怪假扮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荒誕、搞笑的情節引無數人共情。據了解,武漢兩家企業參與了該片創作。
電影海報。
走進位于武漢經開區的武漢同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辦公區的墻上貼著《浪浪山小妖怪》中的人物海報。公司負責人李軍正在指導畫師為動畫《非人哉》番劇制作畫面。因《浪浪山小妖怪》爆火,同美文化接到的合作項目也逐漸增多。
李軍1996年開始從事動畫行業,在上海工作時,他還參與過《寶蓮燈》以及迪士尼的動畫作品創作。2017年,李軍在武漢創辦同美文化,堅持深耕二維、手繪賽道。
2022年,同美文化參與了《中國奇譚之小妖怪的夏天》短片制作,傳統水墨畫風收獲一眾好評。之后,出品方再次找到同美文化,邀請他們參與《浪浪山小妖怪》。
李軍說:“全公司近30人參與,共完成40多分鐘電影內容。這是同美文化第一次參與電影制作,大家傾注了全部熱情。”
李軍(左一)指導畫師進行創作。 記者覃柳瑋 攝
每個人物每一秒動畫都需要繪制至少12幅畫面,才能形成連貫的動作。人物的配飾等還要單獨新建圖層。整個制作過程背后可能需要手繪近十萬幅畫面。
武漢咕嘟動畫影視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光谷的初創公司,參與了《浪浪山小妖怪》部分背景畫面創作。公司負責人楊倩倩說:“公司今年業務量有大幅提升,武漢動漫市場越來越活躍!
近兩年,武漢動漫產業發展可謂十分熱鬧。
兩點十分參與《哪吒2》制作,助力該片創下中國票房冠軍。
太崆動漫作品《沖破天際》成為首部入圍奧斯卡的中國動畫短片。
藝畫開天打造的《靈籠》形成現象級IP。
武漢擁有國家動畫產業基地1家,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家,湖北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42家,國家認定動漫企業32家。
武漢市動漫協會會長張敏列舉了一組數據——近兩年,50多部漢產動畫在央視播出,100多部動畫電視劇在電視臺展播,5部動畫大電影在全國院線上映,數十部動畫網劇在頭部視頻平臺播出,新媒體漫畫平臺原創發行進入全國前列。
《浪浪山小妖怪》成為中國影史二維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武漢動漫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在全國處于二線梯隊上游水位、中部龍頭!蔽錆h懶人貓數字科技有限公司CEO胡感華介紹。
做動漫,武漢有不少優勢。
武漢藝畫開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吳林凡提到,武漢已在3D動畫制作、特效渲染、引擎應用、動作捕捉等方面形成了技術優勢,每年都在為動漫行業輸送大量專業人才。
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提到,武漢文化底蘊深厚,楚文化、三國文化等為行業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雖有產業基礎和成績,但武漢動漫產業仍任重道遠。
胡感華分析,一些互聯網大廠把武漢定位為美術中心,核心研發和產品創意不在武漢,不僅不能對產業賦能,甚至虹吸本地資源。武漢曾擁有的美術優勢,在AI時代可能會成為劣勢。
兩點十分負責人說,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比,武漢在產業生態成熟度、資本活躍度和品牌影響力上仍有距離,“這些城市具備更完整的產業鏈條、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更國際化的市場嗅覺,這都需要武漢迎頭追趕”。
“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擁有多家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動漫龍頭企業,武漢仍以中小型企業和工作室為主,整體產業集群效應無法顯現,難以形成以IP為核心的多業態聯動效應。”吳林凡提到,武漢在動漫衍生品開發、品牌授權、海外發行、資金引入等環節仍較為薄弱。
電影周邊玩偶。 記者覃柳瑋 攝
攻下“浪浪山”后,武漢如何補上產業短板?
胡感華說,企業和政府需要有躬身入局的決心,不斷試錯、迭代,才可能有突破,“武漢沒有自己的動畫電影公司,是一個遺憾”。
兩點十分負責人看來,動漫、文旅項目的核心不是技術堆砌,而是找尋情感共鳴。武漢應深度挖掘荊楚文化、三國歷史等獨有IP,打造有辨識度的城市文化名片,也可借鑒迪士尼的“全業態運營”思路,盤活老舊空間,打造科技文旅街區,實現從“引得來”到“留得下”的轉變。
吳林凡建議以武漢為核心,打造具有影響力、文化辨識度和情感共鳴的IP。
從參與創作到打造獨立IP,武漢要找到本土文化符號,延展本土審美語境,將國漫形象打上武漢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