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6日訊 8月26日,“活力中國調研行”湖北主題采訪團走進武漢都市圈鄂州市,探訪花湖機場、花湖機場北區公共國際貨站和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
花湖機場已開通貨運航線104條,構建出一張“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的貨運航線網絡;國外進口的青蟹,從落地到客戶餐桌只需半天時間;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自今年4月30日正式運營以來,貿易額已超3.1億美元……隨著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花湖機場“開放引擎”發力,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正加速建設。
凌晨,花湖機場飛機正在裝卸貨。通訊員王星予 攝
花湖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200萬噸
登上花湖機場綜合樓高處,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的全景盡收眼底,工字型的轉運中心盤踞其中,兩條遠距跑道如巨龍伸展,塔臺似蠟梅綻放,這座正在崛起的空港正在改寫中國內陸的開放格局。
在機場綜合樓的沙盤區,一座精致的機場等比例模型呈現在眼前。根據機場生產運輸統計數據,截至8月26日,花湖機場累計開通貨運航線104條,其中國內貨運航線59條,國際/地區貨運航線45條。開航三年以來,花湖機場累計執行貨運航班超6萬架次,累計貨郵吞吐量突破200萬噸。
花湖機場的發展讓“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從田間到餐桌”的航空物流已成為常態。與此同時,機場樞紐功能持續釋放“磁吸力”,帶動臨空產業加速崛起。截至7月,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累計引進簽約億元以上臨空產業項目288個。
去年12月,武漢市出臺《武漢市聯動建設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打造“空中出?凇惫ぷ鞣桨浮,深入推進武漢天河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國際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建設,推動在武漢都市圈城市共建共營前置貨站,加強武漢都市圈貨源組織,推動武漢都市圈城市航空集貨政策協同。
2024年8月,長江國貿牽頭組建花湖空港供應鏈平臺。平臺組建以來,已先后揭牌黃岡、東莞城市貨站,并啟動運營越南河內、意大利米蘭、法國巴黎、泰國曼谷、菲律賓克拉克5條國際貨運航線,在花湖機場累計集貨超2.4萬噸,其中鄂貨鄂運占比約40%。
武鄂聯動,花湖機場正以“全球通達、樞紐集散、快進快出”的中轉體系,從“綜合貨運樞紐”向“全球供應鏈樞紐”升級,推動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正加速建設。
花湖機場貨機正在裝貨。通訊員王星予 攝
印度青蟹從落地到餐桌最快只需半天時間
8月26日早上8時10分,一架從印度加爾各答飛來的搭載9632噸青蟹的全貨機在花湖機場降落。10時30分,經過卸貨、提庫、查驗等流程,這些青蟹已經來到了花湖機場北貨運區公共國際貨站出港口的月臺,正裝車發往上海、深圳等地!皩τ谝恍┻M口的青蟹、龍蝦等需要時效保障的生鮮貨物,尤其是從東南亞來的航班,我們基本實現在航班抵達兩小時就可以完成貨物提離。從落地到客戶餐桌,最快只需半天時間!倍踔菘崭圬涍\有限公司貨站管理部負責人劉晨璐介紹。
緊鄰花湖機場東跑道停機坪的北貨運區公共國際貨站,猶如一座高效運轉的“超級貨物中轉站”。這座總投資3.5億元、建筑面積2.26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設施,不僅是機場北工作區的核心,更是貨物高效流轉的關鍵所在。它集公共國際貨站、海關指定監管場地、保稅物流中心(B型)、海關集中查驗中心等功能于一體,規劃年貨郵吞吐量達10萬噸,能處理從國際普貨到危險品、冷凍冷藏、貴重物品乃至活體動物等各類特種貨物,滿足了全球貿易多樣化、專業化的物流需求。
貨站深度對接武漢海關系統,出口貨物實現“自動運抵、秒級放行”;針對進口生鮮產品開辟“極速通道”,支持運輸途中預清關,極大提升了通關效率。其首創的“空空中轉”模式,將國際轉國際貨物的通關轉運時間縮短至驚人的5小時,較傳統模式提升60%。通過與武漢天河機場推行“雙樞紐聯動”,以及與光谷城市貨站實現安檢互認,地面駁運時間減少了40%,共同構建起一張高效協同的區域航空貨運網絡。
截至2025年6月18日北貨站正式啟用一周年之際,其已累計保障航班超4500架次,貨郵吞吐量突破16萬噸,單日進出港峰值達1042噸。其中,口岸貨物吞吐量2.09萬噸,空空中轉貨量1.27萬噸。已開通的14條國際貨運航線,如同一條條“空中絲綢之路”,將湖北與全球緊密相連。它不僅有效彌補了花湖機場南貨運區的運力缺口,支撐了機場貨運核心功能,服務了眾多貨代和重點企業,更成功拓展了如泰國紅寶石蜜柚等高端生鮮冷鏈品類,標志著其全球供應鏈服務能力的日趨成熟。
4個月跨境電商貿易額超3.1億美元
“The drone has a long battery life and a stable signal(這款無人機電池續航時間長且信號穩定)……”8月26日,在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的直播中心,來自巴基斯坦的洋主播阿布,正在TikTok直播間向美國消費者推薦無人機。他手中的無人機產自廣東,通過鄂州飛向了世界。該直播間從6月開播以來,日均銷售額約4000美元。
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內,來自巴基斯坦的主播阿布正在直播推銷無人機。 記者高喜明 攝
該直播間的運營者是來自武漢的錢嶺和張磊。今年5月,他們初到鄂州時還是跨境電商“門外漢”;兩個月不到,其團隊已壯大至15人,銷售額突破20萬美元,他們的海外倉已落地美國,籌建的獨立站劍指歐洲、非洲和大洋洲……從零到全球,他們只用了60天的時間。
“我還清楚地記得,錢嶺和張磊剛開始連續3天來到園區找到我。解讀政策、梳理方向、確定發展方向,我與臨空跨境專班的伙伴們用保姆式服務快速幫其注冊公司、組織培訓、協調公寓入住!倍踔菖R空經濟區跨境專班的陳思說。
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負責人畢微介紹,自今年4月30日正式運營以來,該產業園已累計接待來訪3371次,洽談企業超600家,成功注冊簽約企業258家,其中62家重點企業如機場集團供應鏈、億瑪科技、半島、綠山墻等已正式入駐。累計舉辦跨境電商培訓、產業帶對接等活動12場次,貿易額超3.1億美元,產業生態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據悉,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總投資約4.98億元,占地216畝,總建筑面積達14.95萬平方米。園區旨在重點發展跨境電商、智慧物流、數字貿易等臨空指向型產業,是鄂州探索“跨境電商+產業帶+空港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的核心載體。未來,園區將繼續依托花湖機場“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的航空貨運樞紐優勢,致力于打造一個輻射中部地區、鏈接全球市場的跨境貿易產業生態圈。
(長江日報記者高喜明 通訊員劉琴 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