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視察,贊揚“峒山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要有大作為”,叮囑“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12年來,峒山村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持黨建引領,樹牢綠色發展理念,黨群共建美好家園,走出一條具有峒山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成為“山水鄉愁”重要實踐地。
01
8月22日,峒山村古戲臺修復現場一片忙碌。村黨總支書記陳又勝告訴長江云新聞記者,他正帶領村“兩委”成員與村民代表開展每周一次的施工質量督查!懊恐軙ㄆ谟纱濉畠晌瘞е迕翊韥頇z查工程質量,督促工程進度,村民提出的一些想法我們都要融入這些項目當中!
多年以來,峒山村黨總支始終將“保護古村落、留住鄉愁”放在首位,堅決不搞大拆大建,以“繡花”功夫守護古村落的風貌與記憶。
為讓保護工作落地見效,村里創新推出“黨員聯戶組團服務”行動,每位包保黨員都肩負著明確任務:向村民細致講解古村落保護政策,打消大家的疑慮;發動群眾自發收集老物件,讓承載著鄉村記憶的物品有了“新家”;帶動村民主動參與古村落維護,讓保護從“干部干、群眾看”變成“大家一起干”。
環境整治是古村落“煥新”的另一重要篇章。峒山村將每月20日到25日定為集中“清潔日”,黨員帶頭清理水溝、雜樹,拆除旱廁,引導村民打造菜園、果園等“五小園”120余處。如今的峒山村,30條道路縱橫交錯,主干道全部刷黑,改廁入室、污水收集、垃圾轉運實現三個100%全覆蓋。村民陳文婷感慨:“以前到處亂糟糟的,孩子都沒地方玩,現在環境變好了,大家的維護意識也跟著提高了!
02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峒山村深諳這一道理,在守護生態的同時,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徑,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發展的“金鑰匙”。
盛夏時節的峒山村,瓜果飄香、荷浪翻滾,成片的水杉林構成一道亮麗風景線。每到周末,城里的游客紛紛前來,體驗農村采摘的樂趣、享受休閑垂釣的愜意,不少學校還組織學生在這里開設研學課堂,感受鄉村的自然與人文之美。返鄉青年陳川正是看中了家鄉的生態優勢,打造了升級版農家樂——峒山棲客露營基地。如今,這個露營基地成了網紅打卡地,“人氣特別旺,很多時候需要提前預約才有位置”,陳川的話語里滿是自豪。
在生態保護上,峒山村始終堅守紅線。村黨總支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鄉村振興實踐,重點轉變黨員干部工作作風,要求大家下沉一線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堅決拒絕帶污染的項目,確保峒山的山更青、水更綠。正如黨總支書記陳又勝所說:“我們要守好綠水青山,讓它真正變成老百姓的幸?可健!
03
鄉村振興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為凝聚發展共識、匯聚各方力量,峒山村搭建了“峒山夜話”議事平臺,讓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企業代表與村民坐在一起,共商發展大計、共繪美好藍圖。
今年4月,通過“峒山夜話”議事會的充分討論,峒山村明確了二期改造方案:依托長港豐富的水資源,開發水上觀光項目,讓游客既能欣賞岸邊美景,又能體驗水上樂趣;同時引入“峒山醬菜坊”等鄉村創客項目,挖掘本地特色農產品價值,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這些項目的推進,不僅能豐富峒山的旅游業態,還能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眼下,峒山村正朝著更高目標邁進——在鞏固 3A 級景區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全力爭取創建4A級景區。隨著一批農文旅項目即將交付,峒山村的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
峒山村村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真正實現著“有大作為”的美好愿景。
(長江云新聞記者 劉璐 實習生 涂誠智 編輯 桂亮 美編 王子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