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6日),“活力中國調研行”湖北主題采訪團來到“龍蝦之城”潛江,實地探訪小龍蝦從育苗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目前,潛江龍蝦品牌綜合產值已突破870億元,年交易量占全國四分之一,正向著千億產業奔跑。
在潛江張家窯“四季有蝦”養殖試驗基地,采訪團實地察看不同水溫環境下小龍蝦的生長狀態,詳細了解通過礦物質添加、發酵飼料等技術創新實現冬蝦規;B殖的突破。這一創新模式已從池塘擴展至蝦稻田,形成“早稻+冬蝦+早春蝦”循環模式,真正實現“一田三收、四季有蝦”。
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李明波:通過發酵飼料,還有一些特定誘食劑,讓我們冬天的小龍蝦也能夠正常地生長蛻殼。
工人日報社湖北記者站站長 張翀:我們遠在北京也能夠吃到,我們傳統的農業通過技術的革新發展,帶來我們生活的變化。
依托“蝦十條”等省級政策支持,潛江已構建起集育種、養殖、加工、物流、餐飲、文旅于一體的小龍蝦全產業鏈。今年上半年,潛江小龍蝦產量達12.25萬噸,同比增長4.6%;在全國蝦價普遍回落背景下,潛江小青、中青蝦價格逆勢上漲8%以上。目前潛江小龍蝦產業帶動就業22萬人,并吸引多省優質蝦源匯聚,成為“買全國、賣全國”的交易樞紐。
潛江市就業局 工作人員:一產業養殖端能吸納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二產業加工物流提供了穩定崗位;三產業餐飲旅游帶動明顯。
采訪團還走進生態龍蝦城,品嘗創新口味小龍蝦,體驗夜間消費場景。以蝦為媒、用蝦引流,近年來潛江通過舉辦龍蝦產業博覽會、“楚韻蝦香”馬拉松等系列活動,推動“小龍蝦+文旅”深度融合,去年吸引游客超750萬人次,帶動文旅消費顯著增長。
科技日報社記者 孫瑜:撈汁蝦、檸檬蝦、芥末口味,推薦大家嘗試,整個龍蝦城的打造也非常有特點,整個夏季從外地過來有200多萬人次,氛圍非常不錯。
(長江云新聞記者 鄭聰 林浩潛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