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紅色教育
記者 陳波瀾 通訊員張騰飛 田歡
“在黃岡見習體驗感很好,這是一座宜居宜業的城市”“回去后,我會向同學們宣傳推薦黃岡”……8月25日,北京大學“知行計劃”黨政機關見識實踐黃岡團,結束一個月的見習后不禁感慨。
7月28日,實踐團9名成員來到黃岡,分別安排到市委組織部、市政府辦、市教育局等單位開展見習實踐。他們有的是碩士研究生、有的是本科生,專業涵蓋計算機技術、行政管理、文藝學、醫學教育等領域。
在黃岡,他們參觀走訪龍頭企業、沉浸式感受非遺文化、深入黃岡人才服務陣地,體驗人才在黃岡的生活日常,感受黃岡市委、市政府引才、育才、留才的誠意。
校地攜手,搭建人才交流橋梁
在黃岡城區調研參觀
從北京大學校園到黃岡革命老區,從未名湖畔到遺愛湖畔,9名成員以基層實踐為筆,為紅色土地書寫人才賦能新篇。
此次,北大“知行計劃”學生見習實踐團赴黃岡見習,是北大與黃岡的首次校地合作。源于7月10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潘國林帶隊赴北京大學對接洽談合作事宜。
一次跨越千里的握手,為校地攜手搭建了人才交流橋梁。
“要大膽把北大學生放到重點崗位、吃勁崗位,讓他們在難事急事中錘煉本領;要用心做好服務保障,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顧、情感上關心!7月28日,在北京大學“知行計劃”黃岡黨政機關暑期見習實踐活動見面會上,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潘國林對各接收單位提出具體要求。
為確保見習實踐取得實效,市委組織部為北大學子發放了見習補貼,統一安排入住人才公寓,并提供就餐補助。各接收單位為每位學生配備“一對一”見習導師,全程指導崗位工作,助力北大學子迅速完成從校園到機關的角色轉換。
“從初到黃岡時的熱情接洽,到見習全過程的精心組織,你們用細致入微的關懷為我們營造了安心、舒心、暖心的工作與生活環境,真正讓我們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實踐團成員在感謝信中的一段話,道出了他們共同的心聲。
據悉,自2018年啟動以來,北大“知行計劃”以引導學子扎根基層為目標,持續為有志于選調工作的北大學子明確就業方向,鼓勵更多在校生立志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基層沃土中踐行青春擔當。
扎根基層,崗位一線錘煉初心
到紅安接受紅色教育
進企業、入農門、下社區、上工地、走田頭,深入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產業發展一線……
北大見習實踐團來到黃岡后,在融入基層日常中觸摸發展脈搏,讓青春之花綻放在干事創業的前沿。
作為實踐團團長,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張與,將“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市委組織部的見習工作中。她深度參與人才科日常事務,系統學習職能職責和業務流程,重點了解我市在人才引進、培養、服務和激勵等方面的政策體系與工作機制。
“從事人才工作,溝通協調能力是基本素質,既要協調部門,更要與學會與人才打交道!睆埮c說。
“主要領導的座位牌要居中,主持席放在左側”的會場布置準則,“圖表不跨頁、字體要統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徐夢佳在市政府辦公室秘書五科見習中,從“細節”里讀懂了市政府工作的嚴謹與溫度。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本科生何美兮,在市委宣傳部見習期間。全程參與“大思政課”活動!皬那枚ɑ顒又黝}、打磨實施方案,到跟進每一個落地環節,近一個月的觀察、參與,不僅讓我的思維方式更貼近基層實際,工作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19歲的云南昭通女孩余靚虹,是實踐團里年齡最小的成員。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她在市文旅局參與了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審定!按饲,課堂上抽象的“文物保護”,在基層實踐中變得具體而鮮活:每一份資料的核對、每一處遺址信息的確認,都是在為老區的歷史記憶“建檔立卡”。
來自四川綿陽的王熙源,是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的本科生。初到市政數局數字規劃和基礎設施科見習時,她曾以為數據工作不過是“在系統里操作、跟著流程走”,但實際參與后徹底刷新認知:“似冰冷的數據背后,牽動著每一位市民的辦事需求!
“局里的前輩們,不是在寫材料,就是在夏日烈陽下跑項目調研!北本┐髮W政府管理學院本科生童晶在市住新局見習期間,深刻感受到基層工作者的“拼”與“韌”。她說:“這種扎根一線、攻堅克難的精神,讓她對‘基層擔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行走黃岡,解鎖多元發展密碼
到蘄春調研中醫藥文化
在工作之余,市委組織部、市人才事業發展中心組織實踐團成員,走進黃岡城區、紅安、蘄春、英山等地開展調研。從黃岡城區的產城融合、紅安的紅色基因,到蘄春的中醫藥文化、英山的綠色生態,在行走中解鎖老區多元發展密碼。
在黃岡城區,實踐團以“千年黃州 產業新城”為主題,打卡東坡赤壁、蘇東坡紀念館、市博物館等文化地標,沉浸式感受“東坡文化”的深厚積淀。他們還深入光谷第九園及科峰傳動、銘普光通、黃岡伊利等重點企業研學交流!皷|坡文化+高新產業”場景,為他們搭建認識黃岡、融入黃岡的實踐平臺。
在紅安,參觀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紀念園、紅安縣七里坪革命烈士遺址遺跡、七里坪鎮華潤希望小鎮、李先念故居紀念園,觀看紅色實景宣講演藝《我和我的紅安》……在紅安,他們接受了一場深刻的紅色教育。深入了解黃岡革命歷史,感悟大別山精神的內涵。
實踐團成員還聚焦蘄春中醫藥文化,開展“探訪時珍故里 傳承中醫文化”主題研學。成員們走進李時珍紀念館,追溯中醫藥文化根源;深入蘄艾小鎮、蘄艾種植基地,觀察蘄艾產業從田間到市場的全鏈條發展。在蘄春艾灸館體驗艾灸療法,在蘄艾科技集團了解中醫藥現代化創新成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彭權明感慨:“蘄春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蘄艾大健康產業勢頭迅猛,未來我愿盡己所能,助力中醫藥科普推廣,讓黃岡中醫藥文化影響更廣。”
在英山縣,成員們參觀湖北英創匯智精工有限公司,感受當地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實力;走進九龍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心與草盤地鎮巖河村黨群服務中心,見證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農業的融合成果;在畢昇紀念園沉浸式體驗活字印刷文化,品味英山特色茶藥的獨特韻味。
“一程山水,一程教化;一步一景,一步一悟。每一次參訪,都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課,一次深刻的國情教育!蓖ㄟ^深入的調研,北京大學中文系2023級碩士研究生涂凌云告訴記者,在邊走邊看、邊學邊悟中,不僅加深了對黃岡的認知,更對老區的多元發展路徑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傳經送寶,助力學子規劃未來
到英山參觀龍頭企業
8月15日,北京大學“知行計劃”黃岡黨政機關見習生宣講會在黃岡中學拉開帷幕。9名北大學子為200余名黃高學子,帶來一場涵蓋學習方法、心態調整、志愿填報及專業就業前景的干貨分享會。
這既是基層實踐的成果分享,更是一堂為黃岡中學學子加油鼓勁的高考“金課堂”。
宣講會前,成員們參觀了黃岡中學校史館和凝暉樓。在泛黃的老照片里、在校史故事中感受黃岡中學深厚的辦學底蘊與豐碩的育人成果。
分享環節,實踐團成員結合自身經歷,將北大的學習生活、求學路上的感悟娓娓道來——
2020年,徐夢佳以優異成績從黃岡中學走進北京大學,現在已經是北京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他以“過來人”的提醒學弟學妹:“我們不僅要做善于考試的人,更要做‘讀懂’考試、能掌控節奏的人,別讓分數困住成長的腳步。”
張與分享了自己從財務管理跨考到計算機技術專業的經歷,細致講解了高考志愿填報的“避坑指南”,還結合行業趨勢分析了兩個專業的就業方向,為有跨專業想法的學生提供參考。
彭權明從專業設置、錄取分數到未來職業發展,逐一解讀,為有志從醫的學生點明方向。
何美兮、呂麗平等7名學子圍繞高中生物、物理、語文等學科傳授學習心得、心態調整經驗,還詳細介紹了強基計劃、漢語言文學、城市管理等專業的特點與就業前景等,鼓勵同學們“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一步一步走穩”。
“聆聽了優秀學長的分享,我最大的體會就是要在備考的‘長跑’中找好自己的節奏,有個好心態才能跑得更遠!”“成長不是在一瞬間就能脫胎換骨的”……黃岡中學同學們紛紛暢談感悟,話語里滿是收獲。
“高三如何平衡強弱科”“強基計劃備考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北大文科專業學習壓力大嗎”……在自由交流環節,面對黃岡中學學生拋出的問題,實踐團成員一一耐心解答,為學弟學妹們掃清困惑。
一個月的見習轉瞬即逝,9名北大學子帶著在黃岡的收獲與感悟,即將重返燕園。但這段“從校園到基層”的經歷,早已在他們心中種下“扎根大地”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