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的群山翠谷間,一片片茶葉正在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創新傳奇。這座有著悠久產茶歷史的城市,正以科技創新為筆,重新描繪茶葉產業的未來圖景。
在夷陵區鄧村鄉的智能化茶葉加工廠,全自動生產線有序運轉,通過3000余萬元的智能化投入,茶葉加工實現了從殺青到包裝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生產效率提升30%,年包裝能力達3000噸!斑^去制茶依賴老師傅的經驗,現在通過智能系統統一調控,品質更加穩定!逼髽I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去年建成的出口茶拼配和小包裝生產線,已推動企業從“賣原料”向“賣品牌”轉變,目前出口包裝茶近1100噸。
科技創新不僅體現在生產工藝上,更延伸至產品研發領域。當下,茶葉已突破傳統飲用范疇,宜茶集團開發出速溶茶粉、茶啤酒、綠茶貓砂等新產品,提升了產業附加值。其中,速溶茶生產線充分利用夏秋茶高茶多酚特性,通過生物酶催化技術提升產品價值,訂單量實現大幅增長。
借助安琪酵母的全球營銷網絡,宜茶集團成功打通海外市場。今年1至7月,出口訂單超3000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0%以上,出口茶中本地原料占比超80%。
在產業升級的同時,宜昌多地積極探索茶文旅融合發展。在五峰縣,青崗嶺生態茶園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185名當地村民就業,每畝收益提升至6000元。宜紅茶工業遺產展示館作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每年吸引近10萬人次參觀研學,成為展示茶文化的重要窗口。此外,夷陵區的三峽茶旅小鎮,興山縣的巖上茶居帳篷酒店,宜都的大風口茶馬古道研學基地等茶文旅融合新業態也蓬勃發展,讓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從智能化生產到產業鏈延伸,從國際市場開拓到茶文旅融合發展,宜昌茶產業正以新質生產力重塑千年茶韻,展現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活力與潛力。
(長江云新聞記者 鄭莉莉 實習生 劉永逸 通訊員 楊李根 圖片 劉傳華 編審 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