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襄陽中小學校迎來秋季新學期開學首日。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紅色”成為許多學校“開學課”的主色調。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開學第一天,襄陽市昭明小學以“旗幟高揚·薪火相傳”為主題舉辦秋季開學典禮。
為了引導學子樹立遠大理想,筑牢信仰之基,昭明小學特邀70歲高齡的“黨史爺爺”梁發雙為孩子們講述昭明小學校友、抗日名將羅忠毅的抗日事跡,讓孩子們從故事中體悟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昭明小學還特意組織一年級新生參觀了“蕭楚女生平展廳”。展廳內的小小講解員們聲情并茂地講解著蕭楚女的故事,一年級的小學生們帶著好奇、探索的目光認真地聆聽,體悟蕭楚女先生的“紅燭精神”,在革命先輩的精神滋養中邁出求學第一步。
昭明小學副校長方穎介紹:“昭明小學是一片令人神往的紅色的熱土,作為新‘昭明人’,入校的第一課就是愛國教育。紅色是我們人生的基本底色,我們把愛國教育貫穿始終,開學課就是要接受愛國教育。”
銘記抗戰歷史,涵養家國情懷
9月1日開學首日,襄陽市海容小學以“民族覺醒 偉大復興”為主題開展紅色教育開學課,引導未成年人勿忘歷史、勇擔使命。通過精彩的歷史情景劇展演和豐富的暑期實踐成果展示,為全校師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意義深遠的“開學課”。
活動中,學校創新地排演了10個反映民族覺醒與抗戰精神的歷史情景劇。同學們化身小演員,傾情演繹了《紅燈記》中李玉和一家的智勇雙全、《王二小》里少年英雄的舍生取義、《雞毛信》中海娃的機智勇敢等紅色經典故事,生動再現了中華民族在烽火歲月里的不屈抗爭,讓臺下師生無不動容。
本次匯演還特別融入了弘揚“湖北三大精神”的三個歷史事件劇本。同學們通過演繹“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98抗洪搶險、“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武漢抗疫故事以及“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先烈事跡,將湖北人民獨有的精神譜系呈現在舞臺之上,讓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深深植根于孩子們的心田。讓孩子們通過親身“演繹”來“體驗”矛盾沖突和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引導同學們錨定人生坐標,樹立遠大理想。
強國復興有我,做新時代好少年
9月1日,襄陽市米公小學以“強國復興有我,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核心開展開學課系列活動,為全校學子上好“開學課”。
活動中,學校各班圍繞“光影銘刻國殤史,逐夢啟程浪浪山”主題開展班會。班主任通過播放抗戰主題紀錄片片段、展示歷史圖片,帶領學生重溫平型關大捷、南京保衛戰等重要歷史節點,讓黑白光影中的苦難與抗爭成為鮮活的“歷史教材”;在“逐夢”討論環節,同學們結合“浪浪山”象征的成長困境,分享如何以羅忠毅等先烈“不畏艱險、勇毅突圍”的精神,突破學習中的難題、明確未來方向,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
此次開學課,以歷史為基、以英雄為魂、以文化為橋,讓學生們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傳承中堅定方向。師生們紛紛表示,將把對英雄的敬仰、對家國的熱愛轉化為前行動力,以奮斗之姿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答卷。
以史為鑒守初心,以行致遠啟新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襄陽市荊州街小學以 “以史為鑒守初心 以行致遠啟新程” 為主題打造了一場將愛國教育與新學期啟航深度融合秋季開學典禮。
學生代表袁馳皓深情講述其曾祖父與外祖父的抗戰英雄事跡;襄陽武警支隊官兵也帶來生動的國防教育課,幫助同學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安全知識,為成長筑牢安全防線;小小紅色講解員給同學們分享紅色抗日英雄的故事,英雄們的無畏精神深深觸動了每個人的心靈,也讓大家心中的愛國情懷愈發濃厚。
青少年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他們深受教育和鼓舞,將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紅色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紅色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襄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襄陽市中小學紅色教育正蓬勃發展,這些形式多樣的“開學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教育的熏陶和感染,從而激發他們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對祖國的熱愛之心,激勵著他們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未來,襄陽將繼續深化紅色教育,在培育時代新人的道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