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香溪河畔,晨霧還未散盡,興山縣昭君鎮集鎮街巷秩序井然。早餐店的蒸氣擋住了老板忙碌的臉,浣紗廣場晨練的老人氣定神閑,不遠處的文星閣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漫步這片熱土,處處能感受到“十四五”期間發展的蓬勃脈動。
綠水青山之間的昭君鎮。通訊員 袁選國 攝
過去五年
這座被昭君文化浸潤的小鎮
在綠水青山間
闖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經濟、民生、生態、文旅齊頭并進
交出了一份
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亮眼答卷
項目為王筑根基,發展動能滿弦開
今年7月,昭君鎮保障性租賃住房小區內人頭攢動,第三批看房團正在參觀樣板間,家住小河社區的居民舒啟香言語里透著期待:“這是我們昭君鎮第一棟電梯高層呢!”
昭君鎮聚焦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緊盯重點項目建設,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項目相繼落地,為鎮域發展按下“加速鍵”。創新“名譽村主任+產業鏈招商”模式,累計引進項目32個、到位資金28億元,其中“望鄉谷”“望妃水榭”等農文旅綜合體項目落地。累計承接對口支援資金1280萬元,實施8個重點項目,從青華、灘坪美麗鄉村建設到文星閣產業發展,從回龍寺人口梯度轉移到保障性租賃住房落地,既補齊了民生短板,又激活了產業潛力。
“以前大車都要從集鎮過,灰塵大,路面也坑坑洼洼的,現在好了,大車都從繞城公路走了,集鎮環境也變好了。”昭君鎮響灘村居民吳星月說。2022年8月,全長8.5公里的昭君繞城公路建成通車,實現集鎮貨車分流,通行效率提升60%,徹底破解 “過境擁堵” 難題;在炭廠溝、賀家溝、回水沱完成項目造地,新增建設用地1.2 平方公里,集鎮框架拓展至 3.5 平方公里,為產業落地騰出空間。
民生為本繪新卷,幸福昭君入畫來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群眾共享成果。“十四五” 期間,昭君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基層治理等領域持續發力,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累計發放城鄉低保、特困救助等資金2100萬元,保障困難群眾 4500人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建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香溪社區居民黃衛紅每周都要去社區老年大學上課,這里開設的15門課程,吸引了300 名老人報名,還獲評省級示范老年大學!霸诶夏甏髮W學書法、打太極拳,日子過得別提多滋潤!”黃衛紅說。
昭君村。昭君鎮政府 供圖
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新建集鎮幼兒園和村級衛生室5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鞏固率達100%,鎮衛生院獲評 “優質服務基層行” 國家級推薦標準;構建“商貿+供銷+寄遞”一體化服務網絡,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全鎮年總快遞量突破3萬件;建成鎮級圖書館和村史館8個,開展送戲下鄉、廣場舞大賽等活動100余場,舉辦香溪綠道健康跑等活動,年吸引游客超5 萬人次。
自2023年以來連續舉辦的“春晚”已成為全鎮居(村)民翹首以盼的年度盛典。“昭君故里”文旅名片更加亮眼,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教育、醫療、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全面打通。
產業煥新添活力,提質增效著新篇
從傳統產業升級到新興產業培育,昭君鎮“十四五” 期間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白沙河工業園一角。 (喬長姣 供圖)
白沙河園區規劃建設了一期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新能源材料產業,目前年產能約2萬噸,年產值約10億元。形成有機硅產業鏈,依托興發集團宜昌園區80萬噸有機硅在大禮溪工業園招引6家有機硅企業,規劃年產能20萬噸。
昭君村光伏產業年發電量達10.36兆瓦,年收益達500萬元,2024年底,昭君村集體經濟分紅87萬元!拔覀兇宓陌l展越來越好,分紅也越來越多,以后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在分紅現場,昭君村村民朱大蘋手捧“紅包”興奮地說。
“我們的柑橘通過直播帶貨,賣到了全國各地!”在昭君鎮電商服務中心,“香溪河畔女支書”的直播賬號人氣爆棚,主播兼陳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李曉嬌正對著鏡頭介紹剛采摘的橙子。兩個多小時的直播已累計下單了1萬多元。五年來,昭君鎮不僅把傳統農業做精做優,更讓新興產業“開花結果”,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最讓村民驚喜的是電商和新能源帶來的新機遇。
今年以來
昭君鎮組織直播帶貨 50余場
賣出茶葉、柑橘、特色文創等產品
20余萬元
“昭君甄選”品牌越叫越響
通過“景鎮村”一體化聯動,形成串珠成鏈、輻射全域的旅游格局,年游客接待量突破6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逾2000萬元。大力發展路邊經濟,依托昭君村景區內農產品售賣中心、陳家灣村農產品售賣點,不僅為本地村民提供優質的農產品展銷平臺,更借助文旅渠道將特產銷往全國各地。有效帶動周邊休閑農莊、農副產品及土特產品的消費,年綜合社會效益已超億元。
昭君村景區直接帶動就業86人,間接帶動就業200余人。“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家門口打工、搞電商都能賺錢,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昭君村村民王不先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鄉村煥顏展新貌,綠意生金踏歌行
五年間,累計硬化村級道路80公里,實現所有行政村通雙車道、通公交;完成安全飲水工程改造12處,解決1.2 萬村民飲水安全問題;推進農村電網升級,實現 4G 網絡、光纖寬帶全覆蓋,鄉村“硬件”設施全面提檔,打造 “一村一景” 美麗鄉村示范點6個,在村莊主干道植樹造林3000余株,建設休閑小廣場12個,昔日“臟亂差”的鄉村變成“潔齊美”的宜居家園,今年5月,昭君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
塘埡礦山建成省級綠色礦山,實現采礦區全封閉管理和粉塵零排放;
金樂村完成首筆森林碳匯交易50萬元,涉及林地2000畝,惠及農戶200戶,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全鎮單位GDP能耗較2020年下降15%,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升至30%,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五年櫛風沐雨,五年砥礪前行。昭君鎮從綜合實力到發展內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奈濉陂g,我們始終堅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集中力量抓要事、攻難事、成實事。”昭君鎮黨委書記鄒明虎表示,“新征程上,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兩大任務,奮力將昭君鎮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文旅康養目的地!
站在“十五五” 的新起點,這座山水間的小鎮,正帶著五年奮斗的底氣,奔赴星河,乘風破浪,書寫屬于自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