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金銀湖畔,晚霞為城市鍍上一層金紅色的光暈。42公里長的金銀湖環湖綠道上,結束一天工作的上班族與散步的老人擦肩而過。動靜相宜的畫面,是金銀湖總部新城“產城融合”的寫照。
傍晚時分的金銀湖。通訊員供圖
曾經的郊野湖澤,如今已聚集起40余家總部企業,23萬人在此安居樂業,共同打造出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環金銀湖總部經濟圈。
連日來,長江日報記者沿金銀湖畔一路探訪,挖掘湖畔變化的背后故事。
金銀湖畔集聚了40余家總部企業。通訊員供圖
一番“暗訪”后的落戶決定
江蘇一家企業落戶前,高管曾“暗訪”這里的生態環境和區位特色;伴隨著央企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落子,金銀湖畔集聚總部企業40余家。
環金銀湖總部企業(部分)落位圖。通訊員供圖
金山大道與金南二路交會處,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項目正在緊張施工。
這家央企總部落戶金銀湖畔,頗為不易。
東西湖區金銀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濤回憶,2020年底,金銀湖街道領導在走訪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公司時得知,國家將組建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東西湖區立即派專人對接,“街道主要負責人幾乎每月都往籌備組跑”。
2022年2月25日,投資落戶協議正式簽訂!八麄冎饕强粗辛宋覀兊纳鷳B優勢、區位優勢!眲f。
對于劉濤說的幾大優勢,江蘇智薈港科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曉敏感受頗深。
去年11月,為了考察地塊,陳曉敏曾在金銀湖片區搞過一次細致的“暗訪”。
“這里離機場和高鐵站很近,生態環境好,尤其是城市商務、生活配套成熟。”陳曉敏被金銀湖吸引。一番調研后,江蘇智薈港科技產業集團決定投資,這是該集團首次進駐武漢!斑@里有良品鋪子、中國聯通、航天三江……總部企業集聚,可以形成產業鏈延伸!”
今年2月,武漢智薈港項目落子金銀湖街道李家墩片區,陳曉敏兼任項目總經理。如今,4.3萬平方米的廠房正在加速建設中。對園區的發展,陳曉敏信心滿滿:“意向入園的企業已有30多家,其中包括不少智能裝備研發型企業!
從郊野湖澤到千億元經濟圈,金銀湖的蝶變始于1999年建成開通的“黃金發展軸”金山大道。
2000年,央企凌云科技集團率先落戶金山大道旁,成為金銀湖片區第一家總部企業。隨后,湖北煙草物資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紛至沓來。
此后10年,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生態治理完成,城市交通路網日趨完善,金銀湖地區總部經濟迎來高速發展。
2010年后,中國電建集團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聯通湖北省分公司、中國電信湖北省分公司、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公司、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眾多總部企業相繼落戶。
如今,環金銀湖總部經濟圈已聚集40余家總部企業,形成了以總部金融、大健康產業為主導,涵蓋高端制造、現代服務、金融等多個領域的產業發展格局。
來自金銀湖街道的數據顯示:該街道轄區總部企業年度經營總額已超過千億元。
一家企業從脫困到上市的逆襲
千億元環湖總部經濟圈背后,是持續多年用心用情服務;在這樣的投資“軟環境”下,轄區企業菱電電控完成了從虧損到科創板上市的逆襲。
金銀湖街航天路上的企業總部。通訊員供圖
菱電汽車電控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每天都在為不同品牌的新款新能源車型進行道路測試。
位于金銀湖西北角清水路上的這家企業,不僅成功實現汽車動力控制系統國產化,還是國內唯一掌握發動機控制和新能源電機控制技術的企業,其系統裝機量位居國產自主品牌首位。
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的這家企業,曾遭遇過重大困境!澳軓奈C中走出來,幸虧有東西湖區政府和街道的支持。”菱電電控負責人王和平說。
200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工業自動化專家王和平帶著從廣東掙回的“第一桶金”回漢創辦菱電電控,決心研發國內首個汽車發動機控制系統。當時,這項技術幾乎被德國和日本企業壟斷。
2011年,因廠房面臨緊急拆遷,公司需要重新選址!拔夷弥椖繒奶幥笾彽亟◤S,卻屢屢碰壁。”王和平回憶說,當時企業年產值僅2000萬元,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幾乎沒有稅收貢獻。
此時,東西湖區伸出了援手。“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經到來,我們看中的是他們的產品和技術前景!苯疸y湖街道原招商干部劉珍說。街道立即成立專班,從項目立項、用地規劃審批到開工建設,全程幫辦。
“當時,我們的副總經理向雨生只需要拎著公司資料袋,帶著公章,跟著跑手續就行!蓖鹾推礁锌卣f,“短短兩個月就完成了菱電電控的開工,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新園區。企業迅速站穩腳跟!
“現在,國內幾乎所有汽車品牌都成了我們的客戶。”王和平說。2021年,菱電電控年利潤突破1億元!拔覀冾A計今年營收將突破15億元!
“政府只有真心實意服務,才能贏得企業信任!苯疸y湖街道辦事處主任項蓓芳介紹,“街道正聚焦現有國企推行存量招商,針對龍頭企業開展鏈式招商,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串、輻射一片’的效應!边@種服務理念,已經成為金銀湖吸引企業的金字招牌。
位于金銀湖街道李家墩片區的金銀湖科技園,一期已入駐企業200余家,其中科技型企業占多數。園區負責人郭耀說,企業和政府是“朋友”,應主動幫政府“招大商”。
2019年,金銀湖科技園引進了武漢當代華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路光電)。這是武漢唯一一家從事手機、無人機、汽車等攝像頭光學模組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
“企業在金銀湖街從零起步,預計今年產值可達4億元!比A路光電董事長李罡說,“我們多次向華路光電上下游產業鏈推介東西湖區!
一條沿湖綠帶連起23萬人
“生態、生產、生活”的深度融合,成為23萬人安居金銀湖的幸福源泉;產城融合的金銀湖總部新城將打造“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雙中心,集聚更多總部企業,形成多層次總部經濟生態圈。
金銀湖畔23萬居民擇湖而居。通訊員供圖
黃昏時分,42公里長的金銀湖綠道上漸漸熱鬧起來。散步的老人、跑步的年輕人、嬉戲的孩童,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都市生活畫卷。
剛從航天三江集團退休的許亞南,每天要在環湖綠道步行10公里。他喜歡金銀湖沿途的風景:整個街區就像一座大公園,出門就是景。
良品鋪子品牌中心的聞強對此深有同感。家住金銀湖西岸的他,每天都要穿越整個湖區到東岸上班。聞強笑著說:“也許,這就是擇一湖安一生的幸福吧!
金銀湖街道銀湖社區書記汪淑珍說,小區沿湖而建,風景秀麗,吸引眾多企業高管、科研人才在此安家。
居民的幸福感,源于金銀湖“生態、生產、生活”的深度融合。數據顯示,金銀湖街道的社區數量已從最初的9個發展到18個,小區數量達75個,常住人口約23萬人。“產城融合”的理想在這里變成了現實。
回溯歷史,這場“三生融合”的變革始于20世紀90年代。當時,金銀湖“退漁還湖”工程啟動,全面開展水質治理,同時開始建設金銀湖城市濕地公園和環湖綠道!罢20多年的持續投入,讓金銀湖的生態優勢最終轉化為了發展優勢!眲f。
在中國電建集團湖北工程有限公司的曹凱旋看來,金銀湖的魅力在于“三優”:產業優勢、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斑@里總部企業聚集,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工作和生活都能兼顧。”
2024年,東西湖區提出打造“優于主城區”的金銀湖總部新城。為實現目標,金銀湖街道計劃以金山大道、金銀湖路為主軸,打造“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雙中心,集聚更多總部企業,形成多層次總部經濟生態圈。
“還要補齊現代服務業這塊短板!眲硎,將依托金銀湖萬達、199+商圈等商業載體,完善“億元樓宇”配套服務,構建“商業+商務”聯動發展網絡。同時,連片建設“金銀湖CBD”,重點引入總部企業。
“未來,我們要讓金銀湖成為武漢最具吸引力的總部經濟高地和生活宜居地。”劉濤對此充滿信心。
近年來,省市提出,要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加快推動產城融合發展。
目前,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正聚焦聚力“支點建設”,加速打造“產城融合”四大片區,即金銀湖總部新城、網安科技新城、金銀潭商務新區、陸港樞紐新區,實現以產興城、以產聚人、以城留人、以城促產的良性循環,為全面建成產城融合的“中國網谷”奠定堅實基礎。
(長江日報記者張勇軍 郝天嬌 通訊員李鴿 熊暉 王洋洋 汪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