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秭歸縣梅家河鄉,一場“數據+腳力”的監督行動正火熱展開——鄉紀委聯合農業農村服務中心、財政所等部門,通過大數據交叉比對鄉村振興資金流向,短短數月便鎖定違規使用資金、惠農補貼發放異常等問題36個,推動整改36個。
梅家河鄉紀委書記 向姜
以前是想監督但不會督、想管但沒抓手、想聯動但沒人牽頭,現在我們找到了方法!
這場“破題”的背后,是秭歸縣紀委監委5月下發的一份《秭歸縣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鄉鎮履職盡責工作指引》(下稱《指引》)。
如今,這份“履職寶典”已在全縣12個鄉鎮催生出實實在在的監督效能,集中整治工作在鄉鎮層級推動乏力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如何履職?
從“書記依賴紀委”到“按圖索驥領責”的擔當覺醒
“歸州鎮臍橙產業豐富,有多個億元村,說實話,我的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經濟發展上!苯衲瓿,秭歸縣歸州鎮黨委書記李精忠坦言,盡管自己是集中整治“第一責任人”,但過去更多依賴紀委書記匯報,“某個專項匯報少了,關注就少,其他班子成員更沒主動參與過”。
圖為村民在果園中進行臍橙采摘及搬運工作(央廣網記者 王子衿 攝)
秭歸縣紀委監委調研發現
這類“困惑”并非個例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
不少鄉鎮黨委對
“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心中沒譜
集中整治一度淪為“紀委單打獨斗”
班子成員“掛名不履職”
甚至對8個專項
16件民生實事“說不出名字”
如何履職?
成為鄉鎮黨委書記們的共同課題。
今年5月,秭歸縣紀委監委印發《秭歸縣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鄉鎮履職盡責工作指引》,從“鄉鎮黨委政府、紀委監察室、職能部門、村(社區)”4個維度,制定27項、328條具體措施,形成方向明確、責任清晰、措施具體的“路線圖”“任務書”。
《指引》下發后,李精忠的變化尤為明顯——他帶著班子成員逐項研學,手中那本翻得卷邊的《指引》,早已記滿批注!8個專項、16件民生實事,誰牽頭、誰配合、進度如何,每月班子會都要對照研究。”
責任意識的強化,首先體現在“邊界清晰”。以食品安全為例,《指引》中的“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問題鄉鎮工作清單”明確:
派出所負責“嚴打畜禽養殖
屠宰環節注藥注水
非法使用‘瘦肉精’等犯罪行為”
市場監管所負責“日常監督檢查”
鎮派出所所長 鄧劍
以前核查肉質問題,常拉著派出所‘兜底’,現在職責分明,我們專注打擊犯罪,市場監管所管日常,效率高了!
更關鍵的是“主動擔當”。李精忠發現,班子成員不再“等紀委推”,而是主動認領任務:
分管農業的領導帶著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核查“三資”管理,分管民生的領導盯著養老補貼發放!拔覍φw情況更掌握了,群眾反映的問題也能第一時間盯到底!
從“依賴”到“主動”
變化體現在數據里
今年1-4月
秭歸12個鄉鎮集中整治立案僅17件
5-8月,立案數躍升至52件
《指引》成了名副其實的“履職指南針”
如何監督?
從“賬本迷霧”到“精準亮劍”的行家里手
今年3月,周蜜蜜從縣巡察辦副主任交流至郭家壩鎮任紀委書記。帶著“大干一場”的勁頭,她首選與農村關聯最緊的“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切入。
但現實給她潑了一盆冷水——桌上幾本“小型水利設施建設‘以獎代補’項目”賬目,看得她直撓頭:“我學的不是財會專業,賬目邏輯看似完備,可深層次問題像泥鰍,根本抓不住線索!
郭家壩鎮紀委書記周蜜蜜
村民抱怨“錢沒用在刀刃上”,經濟發展辦說“流程合規”,財政所稱“撥款手續齊全”,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強調“驗收到位”!皷|奔西跑,拳頭打在棉花上。
轉機來自《指引》。其中針對該專項整治的第一條要求赫然在目:“聚焦資金截留挪用、虛報冒領、資產管理缺位等問題,建立‘黨委牽頭抓總、紀委嵌入監督、部門聯動排查’機制。”
“部門聯動排查!”周蜜蜜立刻行動——提請鎮黨委書記劉卓召開“鄉村振興項目聯動排查會”,經濟發展辦、農業農村服務中心、財政所負責人坐在一起,交叉比對項目信息。
這一查,問題浮出水面:西坡村柑橘園產業配套項目中的“20口抗旱水池”與小型水利設施項目中的“57口水池”竟有部分重復驗收,1.4萬元補貼被村支書王某套取用于解決村集體遺留問題。最終,王某被立案審查。
“成了!”周蜜蜜的激情被徹底點燃。她捧著《指引》逐條研學,把“清單”當“靶心”:
★ 不僅緊盯“養老服務”,聯合部門大數據比對,揪出某村財經委員截留村民“養老錢”導致補貼未代繳的問題;
★ 還深入查“三資”管理,綜合12345熱線與巡察報告,發現某村49畝集體土地被長期無償占用;
★同時用心管“環衛工資”,督促落實“月結月清”,守護基層勞動者權益。
她從一個初來乍到、面對賬目無從下手的紀委書記,逐漸成長為精準監督、主動出擊的行家里手。三個月內,郭家壩鎮立案數從2件飆升至8件,躍居全縣第一方陣。“《指引》就是我們的‘金鑰匙’,教會我們‘看什么、怎么查’。”周蜜蜜說。
如何形成合力?
從“求線索”到“主動補位”的共治圖景
集中整治不是紀委的“獨角戲”
《指引》明確
職能部門
要扛起“全流程閉環管理”責任
更要激活群眾監督力量
“通過‘村落夜話’‘廉情信箱’‘吐槽答疑會’
聽民聲、解民憂”
在茅坪鎮,這種“主動”已成常態。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國強翻到《指引》第70頁——“整治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問題鄉鎮工作清單”,發現“未通自來水”是重點之一!耙郧爸欢⒏采w面、水質、管網,沒想到半高山村民還在用山泉水!”
他立刻排查,發現楊貴店村部分村民通了自來水,但半高山區域123戶仍靠山泉水!耙坏胶导,水量小得連洗澡都難。”村民反映。
不到一個月,王國強協調制定方案,用增壓泵配合高位水池引縣城自來水“上山”。鎮黨委安排分管領導宣講政策,群眾贊成。如今,清澈自來水流入家家戶戶。
群眾的力量同樣關鍵。
★ 泄灘鄉紀委在“村落夜話”聽到“鄉村振興產業獎補資金錯發”反映,一周查清問題,黨紀處分1人,挽回損失1.5萬元;
★ 歸州鎮屈原廟村“吐槽答疑大會”上,村民吐槽“承包戶拖欠村集體土地承包費”,村落監督員兩天梳理出13戶欠繳名單,兩周后全部收繳,村集體增收5.3萬余元。
泄灘鄉紀委書記 林利
以前‘求’線索,現在部門主動報問題;以前群眾‘旁觀’,現在‘吐槽會’上搶著發言。
從“各管一攤”到“責任共擔”
從“紀委獨唱”到“眾人合唱”
《指引》像一根紐帶
把黨委、紀委、部門、群眾
緊緊擰成一股繩
每一份微光
都為基層監督注入動能
盛夏的熱浪里,秭歸基層監督迎來“秋收”——梅家河鄉挽回集體資金,郭家壩鎮立案“蠅貪”,茅坪鎮半高山村通上自來水,都是鮮活例證!艾F在村里的錢用得明白,水管里的水喝得安心,日子越過越踏實!”楊林橋鎮三渡河村村民鄒云善質樸話語,道出基層監督成效,讓群腐整治落在提升群眾幸福感實處。
正如水田壩鄉副鄉長傅泓釗所說:“《指引》教會我們不僅是方法,更是‘一起干’的共識。當黨委扛責、紀委亮劍、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就沒有解不開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