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黨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拉開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建設的序幕,相隔數千公里的湖北與山南從此結緣。31年來,湖北人民與西藏同胞齊心協力,用腳步丈量大地,用真情澆灌夢想。
6月18日,西藏首個大規模智算中心“雅江一號”正式投入運營,一期項目打造2000P算力規模的智算樞紐,標志著湖北省援藏“重點工程”與“東數西算”國家戰略在高原扎根,創造了“當年考察、當年簽約、當年運營”的新速度。
西藏雅江計算科學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韓雙雙:高原智算中心還是屬于一個相對空白的區域,利用湖北豐富的資金、人才、技術優勢,從訓練到數據到賦能產業這樣一個黃金三角,可以輻射到全國各行各業來提供算力服務。
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是近年來湖北產業援藏的縮影。湖北已支持山南打造科技創新的信息管理平臺,累計開展人才培訓915批次。組建2家產業研究院和1家技術研究中心,推動省內10余所高校院所協同開展科研攻關,在西藏推廣新業務、新技術148項。擁有全球領先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西藏創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湖北援藏隊引入山南的,從2023年的項目落地到投產僅一年時間。
西藏創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博:我在這里已經把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給建立起來了,同時我也會把上下游的企業,“以商引商”落地咱們西藏,下一步還有光電的、北斗的、通信的等等,全部形成一個產業集群來科技興藏。
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干部、湖北省發改委高技術處副處長 黃春雨:我們將瞄準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型能源等領域,一手抓精準招商引資,一手抓本土擴能提效,雙向發力實現山南產業能級躍升,不斷創新產業援藏“湖北模式”。
湖北還把援藏的重點匯聚在民生需求上。31年來,累計選派790多名骨干教師、醫生等專技人才赴藏服務,充分發揮湖北教育、醫療資源優勢,在服務西藏人民的同時加強帶教培訓,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教育醫療人才隊伍。
西藏自治區宣傳部副部長 曹林:我們西藏有了自己尖端的東西,群眾的幸福指數很高。
31年來,湖北11批1290外援藏干部人才踏上西藏山南市,744個援藏項目,49.9億元投資匯入雪域高原。眼下,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已經來到山南市,開展為期三年的對口支援工作。
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隊領隊 羅棟梁:把近些年來推動援藏工作的一些做法,轉化為我們推動工作的經驗,按照“西藏所需 湖北所能”,謀劃好后期的工作。
(長江云新聞記者 管根穩 秦婧 趙黎黎 朱哲鋆 王天宇 通訊員 王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