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好汽車、鋼鐵、化工產業轉型“三大戰役”,接力實施紡織、食品、建材產業轉型“新三大戰役”。
近日,《關于進一步推動紡織工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關于進一步推動食品工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和《綠色建材產業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三份文件相繼印發,標志著湖北啟動實施紡織、食品、建材產業轉型“新三大戰役”。
這場傳統產業轉型“接力賽”的第二棒,為何交給紡織、食品、建材?
是傳統產業,更是支撐民生、彰顯優勢的重要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各地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等不同,抓產業轉型升級要從實際出發,遵循經濟規律,突出自身特色。
對于湖北來說,紡織、食品、建材是傳統產業,更是支撐民生、彰顯優勢的重要基石,早已超越單純的經濟數據,成為保障千萬家庭生計和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以紡織工業為例。自兩千多年前的家庭作坊開始,至19世紀末張之洞在武漢創辦布、紗、絲、麻四局,開創中國近代紡織工業先河,湖北紡織產業歷史悠久。改革開放以來,該產業迅速成長為全省支柱產業。因其勞動密集、產業鏈長的特點,紡織業展現出強大的就業帶動力:天門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近16萬人,仙桃無紡布產業吸納近10萬人就業。這不僅體現了經濟貢獻,更承載了萬千家庭的生計與希望。
湖北的食品工業,扎根于“湖廣熟,天下足”的豐饒沃土,已成長為枝繁葉茂的產業大樹。2024年,全省食品工業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163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第7位;今年,湖北現代農產品加工產業將沖刺萬億元產值。
這棵大樹上碩果累累:潛江小龍蝦“紅”遍全國,周黑鴨“飛”向南北,良品鋪子走進千家萬戶。湖北小龍蝦、蓮藕產量全國第一,茶葉出口量居中部首位,茶葉、飲料、釀酒等產品產量躋身全國前列。僅在潛江,小龍蝦產業就帶動了22萬人就業,成為推動就業和增收的核心引擎。
湖北建材工業同樣源遠流長,是沿江布局的傳統支柱產業。早在100多年前,湖北便依托長江水道和豐富礦產資源,誕生了華新水泥等百年企業。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為多項重大工程提供建材支撐,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當前,綠色建材已被列為全省5000億級優勢產業集群,正不斷推進綠色轉型與技術升級。
絕非落后產能,蘊含著新質生產力的基因
有些人可能會疑問:在追求高科技、新興產業的今天,為何還要將轉型重點放在這些傳統產業上?
答案在于,這些產業已經不是你想象中的傳統產業了,它們蘊含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巨大潛力。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湖北的紡織、食品、建材產業絕非“落后產能”,而是新技術的天然應用場景,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沃土。
從此次發布的三份方案的轉型路徑中,我們也可窺見充滿科技感與未來感的升級新圖景。
轉型,遠不止于機器換人,更是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交融。
紡織業通過“云創意+AI設計”打造“云上時尚圈”,讓武漢的設計師與巴黎、米蘭、上海等國內外時尚創意中心實時共創;
建材業玩轉“泥巴魔法”,推廣陶瓷3D打印技術,實現個性化按需定制;
食品工業有了更多“舌尖安全衛士”,運用微流控芯片快速檢測技術讓食品安全檢測更快、更準。
探索新模式,讓“湖北造”走得更遠。
紡織業打破時空限制,布局“直播+跨境+元宇宙”電商矩陣,企業可通過虛擬時裝秀吸引全球訂單,真正實現“一屏賣全球”;
食品工業打通“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建立湖北特色預制食品矩陣。這意味著江漢平原清晨剛出水的小龍蝦,在潔凈明亮的中央廚房經現代工藝加工,變身“小龍蝦一人食”便攜裝,隨后可出現在城市便利店和各大電商平臺,銷往全國乃至全球。
新質生產力本身是綠色生產力,綠色也是這些產業轉型升級的底色。
紡織業將打造“綠色霓裳”,推廣清潔印染,并建立產品碳足跡“身份證”,讓每件衣服都可追溯綠色歷程;
建材業變廢為寶,磷石膏再生建材、節能玻璃、裝配式構件成為主流,讓建筑能“呼吸”、城市更低碳。
搶占產業重構窗口期,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突圍
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加速,國內區域競爭日趨激烈。面對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消費升級催生的新市場,湖北必須搶抓機遇,在這場產業轉型“接力賽”中跑出加速度。
在承接沿海紡織服裝產業轉移上,天門已經“打樣”。天門以“服裝電商”差異化破局,依托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營銷,實現“以銷帶產”,去年銷售額突破513億元,產品遠銷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天門的成功實踐,印證了湖北在產業基礎、區位、供應鏈、人才等方面的絕對優勢,完全有能力在新一輪紡織產業格局重塑中贏得先機。
當下,消費者對健康、便捷、個性化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食品產業競爭也從“原料輸出”轉向“品牌輸出”。湖北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但過去精深加工能力不強、產業鏈條延伸不足、價值實現不充分。通過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食品精深加工,打造湖北味道全國性領軍品牌,能夠極大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這不僅關系到產業發展,更直接影響到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綠色建材是“雙碳”目標下的必爭之地。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綠色建材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湖北建材產業通過綠色化轉型,不僅能夠滿足本地市場需求,更可以搶占全國市場先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把握時機、尊重規律、立足省情、面向未來,可以預見,這場“新三大戰役”將是湖北構建“51020”現代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倍增戰略的關鍵一環。這場考驗如何將傳統優勢轉化為未來勝勢的“接力賽”,也將對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起到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