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瑜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就是要像一個大家庭的客廳,辦事方便,活動豐富,鄰里之間才能更親近!”近日,在涢水街道涢水社區召開的黨員群眾意見征求會上,家住幸福家園的黃阿姨高興地說。
目前,該社區親民化改造工程整體規劃設計已正式出爐,標志著社區功能優化與服務升級從“藍圖”步入“實景”。本次改造聚焦居民日常需求,對社區的空間布局進行了全面系統優化。一方面,擴大居民活動場地,為居民打造更豐富、更寬敞的活動空間;另一方面,推動服務窗口前移,將社區工作者辦公區域整體遷移至黨群服務中心一樓,實現辦公資源下沉。
“以前辦事可能要樓上樓下跑,現在一進門就能快速‘一站式’辦完!痹谏鐓^老年大學學習的王阿姨看著設計圖紙,笑容滿面。
設計藍圖顯示,改造后的中心將設置休閑書吧、親子樂園、協商議事廳、健康驛站等10余個功能多元的空間,每個區域均緊扣居民日常需求。設計風格注重溫馨與實用,柔和燈光、舒適沙發以及無障礙設施,共同營造出家一般的放松氛圍。
“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說了算!睕樗鐓^堅持這一原則,通過多次召開居民代表、樓棟長、黨員及志愿者意見征求會,面對面收集大家對功能需求、空間布局和設施配置的建議!皟和顒訁^可不可以加上防護欄?”“舞蹈室的面積能不能大點?”……這些“接地氣”的意見都被社區一一記錄。
社區還借助微信群、公眾號等平臺發布問卷,“隔空”征集外出務工、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的建議,確保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參與發聲。
從過去的“空間功能閑置”到如今“需求精準聚焦”,從以往“治理屬性突出”到現在“生活場景重現”,涢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親民化”改造,不僅是空間的重塑,更是服務理念的革新。未來,這里將成為居民“進得來、愿意來、留下來、還想來”的鄰里中心、活動中心、服務中心,也成為基層治理的新平臺,促進了營商環境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