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斤重的白色聚酯纖維袋,在黃岡市羅田縣勝利鎮的鄉村車間里被縫上最后一道加固線,它將承載一噸以上的工業原料,從大別山深處走向全國14個省市和韓國等海外市場。
9月6日,勝利鎮武鋼新村產業園車間里,縫紉機聲此起彼伏。方金娥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將噸袋的提手穩穩固定!懊吭4000多元,不用再外出打零工了!边@位曾四處漂泊的農村婦女微笑著說。不遠處,政府設立的職工子女托管中心里,她的孩子正在安靜地寫作業。
六年前,當寶武集團工程師第一次帶著噸袋樣品來到這個山區小鎮時,村民們的眼神充滿懷疑。一個薄袋子能裝上千斤貨?山區也能造工業品?
如今,在勝利鎮的山間平地上,總投資1.5億元的寶耒集裝袋拉絲織布項目正進入設備安裝關鍵階段。湖北省寶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技術工程師蘇建利站在嶄新的拉絲機旁介紹:“7月底所有設備安裝完畢,第一條生產線年產4000噸產品”。
小噸袋轉動大產業。大別山麓,飛舞的“噸袋”正改變一個小鎮。
破繭:噸袋“織”出勝利新圖景
勝利鎮地處湖北與安徽交界的大別山南麓,自明代起便是軍事要塞和商貿重鎮。然而,山區耕地有限,農業生產落后,當地農民收入長期依賴外出務工。2016年,一場特大洪災讓勝利鎮陷入困境。
“結對幫扶羅田的寶武集團立即行動,捐贈1000萬元建設‘武鋼新村’,安置了320戶受災群眾!眲倮傸h委書記羅富回憶道。但安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寶武集團結合自身產業鏈需求,發現噸袋——這種柔性集裝袋在物流運輸中需求巨大。2019年,在寶武集團“牽線搭橋”下,湖北寶欣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落戶勝利鎮。
村民的疑慮接踵而至!耙粋薄袋子能裝上千斤貨?山區也能造工業品?” 面對質疑,寶武集團投資建造首座示范車間,并安排工程師現場指導生產,同時承諾收購一半以上的產品。
“訂單已經排到了4月份,其中60%是老客戶!焙睂毿拦靖笨偨浝砀睹粽驹趯毿绹嵈a業園車間介紹。這個去年12月投產的產業園占地40畝,擁有兩條自動化裁剪生產線。
從最初1個扶貧車間起步,如今勝利鎮已建成13個村級生產車間,2023年公司總產值達2700萬元,創造稅收300萬元。在武鋼新村產業園,縫紉車間主任董亞玲正手把手指導新員工方九英操作縫紉機:“多練練就有信心做好。”
聚鏈:200萬“降本增效”促進產業蝶變
時間回溯。2024年11月14日,勝利鎮洛家畈村,大型機械轟鳴作響?偼顿Y1.5億元的寶耒集裝袋生產項目正式破土動工。這個由村企共建的項目,標志著“噸袋小鎮”向全產業鏈邁出關鍵一步。
“現在安裝拉絲機基本完成,圓織機一周內裝好!逼邆月后,技術工程師蘇建利在明亮的新廠房內指揮設備安裝。26臺套總價值1800多萬元的圓織機、拉絲機、吊帶機陸續就位,7月底將完成第一條生產線安裝。
該項目落地后,湖北省寶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將與湖北寶欣形成上下游配套。“每年可降低生產成本200多萬元,”勝利鎮黨委宣傳委員胡亞龍說,“有效延長噸袋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
在巴源村噸袋車間,工人周麗霞一邊照顧三個上學的孩子,一邊工作:“一個月三四千元,很滿足!2022年,該村整合幫扶資金460多萬元建設標準化車間,與寶欣公司開展村企共建。
車間主任董亞玲介紹:“目前40多人,每天生產500至1000條噸袋,訂單排到10月份,供不應求!
一業興帶來百業旺,噸袋產業帶來的資金流、信息流,吸引外來企業和本地村民陸續辦起蔬菜種植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廠、制衣廠。
勝利鎮整合13個村級車間分品類生產噸袋,下一步將實施全產業鏈布局。從原材料生產到產品加工、物流運輸、線上電商服務,直至噸袋制品回收利用的完整體系正在形成。
立標:15%返鄉率托起“噸袋小鎮”扎根勝利
行走在勝利鎮各處,蓬勃的產業景象顛覆了人們對山區鄉鎮的固有印象。
固基河村級生產車間里,正在打包噸袋的鐘秀英笑著說:“以前在外地打工,現在不用出遠門了,感覺跟大城市白領一樣!
“噸袋小鎮”的崛起創造了435個穩定就業崗位,工人月平均工資3500元,熟練工近7000元。更令人驚喜的是,它吸引了約15%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2023年9月22日,寶武“組團式幫扶”示范項目——“噸袋小鎮”正式揭牌。寶武高層在揭牌儀式上指出:“這是實現跨單位協作、互促共贏的產業生態圈幫扶工作模式的有益探索!
勝利鎮的實踐與黃岡市“項目建設年”戰略高度契合。今年1—5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7%,居全省第6位,工業投資連續17個月正增長。全市正謀劃億元以上工業項目861個,其中14個重點項目擬爭取納入國家及省級規劃。
“噸袋小鎮的探索告訴我們:打開‘思想之窗’,方能跑出轉型發展‘加速度’!焙笔∴l村規劃研究會副會長周勝利這樣總結。勝利鎮不盲目追求招商引資數量,而是用招商“減法”換取企業效益、投資質效的“加法”,最終算出市場活力和經濟運行的“乘法”。
在武鋼新村產業園,寶欣公司董事長黃永祥站在新投產的生產線前充滿心:“2024年產值6000萬元,沖刺2025年底達到1億元產值 。” 這個目標背后,是寶耒集裝袋項目投產后5000萬元年產值的加持。
寶耒集裝袋項目廠房外,最后一批設備正被吊裝進場。技術工程師蘇建利指著嶄新的涂膜機說:“等這條線上軌穩定,我們就計劃上第二條線”。
黃岡市委六屆六次全會提出“在該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勝利鎮用行動作答。從輸血到造血,從幫扶車間到產業集群,山區的噸袋年產能即將突破五百萬條。勝利鎮黨委書記羅富表示:“將立足噸袋產業,做好服務文章,把噸袋小鎮打造成知名產業名片”。
記者手記: 選對路子加油干
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更是“項目建設年”的核心戰場。
勝利鎮掀起了抓“噸袋產業”的澎湃熱潮,激蕩著大干快上的發展氣場。
小噸袋轉動大產業,迎來大發展。一個看似普通的工業耗材(噸袋),在一個山區小鎮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形成特色產業集群,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展現了當地產業選擇的精準性和“無中生有”的智慧。
勝利鎮的實踐告訴我們: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生命線,更是省際節點鎮挺起發展脊梁的硬核支撐。在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征程上,只要選對方向,真抓實干,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每一個省際節點鎮,都可以是活力迸發、輻射周邊的戰略支點。
(記者 鄒德祥 通訊員 胡亞龍 熊應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