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陽臨漢門城樓,斑駁的城墻磚仿佛無聲的史書,靜靜訴說著千年故事。如今,隨著城墻磚文化館的開放和管家巷非遺街區的興起,襄陽通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古老技藝與現代審美碰撞,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探訪。今年已有167萬人踏上古城墻,感受歷史與創新的交融。
在臨漢門城樓襄陽城墻磚文化館,一塊塊斑駁的城墻磚如同一篇篇無言史書。
游客李亞宸說:“通過這個城磚博物館的城磚展示,我可以了解到更多城墻的一些歷史故事,對我的游覽體驗是非常好的!
襄陽文旅集團古城公司于怡表示:“城墻磚文化館以襄陽千年城磚為核心,展示官磚、民磚、軍磚的脈絡,解析文字磚的模印、戳印、刻畫工藝,還原選土、燒造等古法工序,見證從宋代磚城興起,到明清規制成熟的歷程,映現古代營城智慧與制度印記。”
還史于世,興旅于文。近年來,伴隨著單家祠堂、仲宣樓、長門、襄王府等古跡相繼完成陳列布展,城墻磚文化館正式開放,襄陽古城空間格局不斷優化,文旅體驗感進一步提升。
襄陽文旅集團古城公司于怡說:“在臨漢門城樓,依據明清城墻的資料,布置了襄陽城的沙盤介紹,讓游客可以更深入了解古城文化和歷史格局,進一步展示襄陽城墻的悠久歷史與文化底蘊,今年以來,古城墻接待游客167萬人,暑期接待游客38.5萬人!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進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在襄城管家巷,襄陽木版年畫、扎染、剪紙等非遺技藝與襄陽黃酒一道,借助體驗式、沉浸式文旅新場景,生動再現、煥發新生。
管家巷非遺手創負責人胡華銳說:“目前,我們正在以‘了不起的襄陽非遺’為主題,結合襄陽漆器、襄陽剪紙、襄陽掐絲琺瑯等襄陽傳統非遺技藝,把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結合,開發設計出更加受當代年輕人喜愛的成體系產品,讓襄陽非遺技藝可以得到系統性的傳承和延續。”
管家巷文化休閑街區推薦官方瓊瓊表示:“管家巷目前為止,成功引進了20多個非遺商戶,總共有80余款非遺項目,其中包含了傳統美食的制作技藝和傳統手工技藝,后續我們會結合非遺文化,承載更多相關的非遺店鋪,形成一個承載非遺文化的聚集地。”
從城墻磚的模印工藝到管家巷的非遺體驗,襄陽正以創新的方式讓歷史“活”在當下。古老的文化印記與現代的文旅體驗在此交匯,不僅提升了游客的沉浸感,更讓襄陽的非遺技藝得以傳承和煥新。未來,襄陽將繼續深化古城保護與利用,讓每一塊磚、每一道工藝都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走進襄陽,感受的不僅是一座城的厚重歷史,更是一場古今對話的生動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