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庫“四上”企業
增速躍居全省第四
1至8月同比增長12.8%
總量達1944家
今年以來,我市將“四上”企業培育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創新工作機制、精準施策發力,取得顯著成效。截至8月底,全市在庫“四上”企業數量達1944家,同比增長12.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3個百分點,增速躍居全省第4位,較上年提升9個位次。其中,資質建筑業、房地產業、重點服務業企業增速均位列全省第1位,批零住餐業增速居全省第5位,較上月大幅上升6位。
1至8月,全市共申報入庫“四上”企業130家,退庫33家,凈增97家,凈增數量實現顯著增長。從區域分布看,隨縣、廣水市、曾都區、高新區分別凈增19家、33家、35家和10家。行業方面,多元增長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批零住餐業凈增40家,表現突出;建筑業凈增25家,完成年度任務的96.2%,接近全年目標;工業、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和服務業分別凈增14家、10家和8家。
在工作機制方面,市級創新建立市領導包保服務重點培育企業及市直部門包聯危困企業工作機制,對116家培育企業和118家危困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各地積極跟進,探索出多種有效培育路徑:隨縣實行“雙包?!睓C制,縣領導對口包保60家重點企業,任務分解至鎮(場);廣水市實施“月度調度”,由主要領導牽頭,通過清單管理、倒排工期、監測開票等方式高效推進企業入庫;曾都區構建“動態培育庫”,“一企一策”精準支持,在財稅、融資等方面予以傾斜;高新區推行“六個一”包保和“領導包保+專班推進”機制,加強督查通報,確保培育措施落地見效。
在政策保障方面,各縣市區普遍提高企業入庫獎勵標準,既保障了入庫質量,又調動了企業的申報積極性。隨縣統籌運用企業獎勵資金和服務業引導資金;曾都區完善考核激勵機制,促進企業進規入庫;廣水市和高新區研究出臺專項獎勵辦法,有效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在部門協同方面,我市建立發改部門統籌、統計部門指導、稅務部門篩查、行業主管部門共同推進的聯動機制。發改部門牽頭建立“儲備庫—培育庫—統計庫”三庫體系;統計部門加強業務輔導與審核,提升申報通過率;稅務部門強化稅收征管,對達標企業及時推送線索,實現“發現—培育—入庫”閉環管理。
下一步,我市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著力解決培育進度不平衡、儲備力量不足等問題,確保圓滿完成年度培育目標,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